孩子很愤怒,家长如何来“扑火”?

时间:2022-05-18 02:03:27

孩子很愤怒,家长如何来“扑火”?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大发雷霆、歇斯底里地喊叫、扔东西等等。父母要么十分生气,要么束手无策。亲子之间本来是融融的亲情,但是因为双方不同的个性和角度,所以会产生矛盾。当矛盾以一种比较激烈的方式爆发的时候,融洽的亲子关系就会受到挑战。

父母观察

找出孩子愤怒的导火索

没有履行诺言

爸爸带5岁的扬扬坐公交车,上车前答应让扬扬刷月票卡。上车后,爸爸担心孩子刷卡太慢,耽误别人上车,就没让他刷。扬扬生气了,一定要重刷一次。爸爸没有同意,扬扬非常愤怒,说爸爸是骗子,并且威胁道:“下一站我就下车,你不要跟着我!”爸爸觉得孩子确实不只是生气,而是十分愤怒。

预防对策:幼儿和小学生接受了诚实教育后,就对守信诺言的理解具有刻板性,因此,他人不履行诺言常常是激怒他们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对孩子实践诺言的复杂性具有预见性,并跟孩子解释。本例中的爸爸在答应让扬扬刷卡时,应该告诉他:“如果车上人少,你就刷卡;如果人多不方便,就由爸爸刷卡。”虽然只是简单的交代,却有利于避免触动孩子的不良情绪,以训练孩子善于根据事物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被剥夺权利

国庆节期间,妈妈给涛涛报了几个兴趣班。涛涛很不情愿,向妈妈提了一个要求:每天练完琴,要看下午16时放的动画片,妈妈同意了。但每到看动画片时,妈妈总是委婉地批评他:“唉,看动画片这么积极,要是练琴、画画也有这股劲就好了。”有一天,涛涛由于急着要看动画片,所以练琴时心不在焉,妈妈就宣布取消涛涛看动画片的权利。涛涛气极了,打开门便冲了出去。

预防对策:孩子的权利被剥夺,或者不能按自己的期望行事时,他极易愤怒。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孩子却常常不领情。父母希望孩子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的舒适,孩子则不太擅长思考未来与当下的关系。但是,孩子有享受童年生活的权利。如果父母总是“夺人之爱”,必然隐藏着使孩子愤怒的导火线。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要给予一定的自由,帮助孩子协调好游戏与学习间的关系。

心生强烈的嫉妒

据《辽沈晚报》报道:辽宁省鞍山市某位初三女生学习成绩优秀,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她的一名同学非常嫉妒,因为父母督促她向那位同学学习,甚至会当着那位同学的面批评她反应慢。她十分愤怒,在一次放学后买来硫酸泼向同学的身上。

预防对策:本案例中的恶性事件是由嫉妒燃起的火焰。愤怒分为明怒和暗怒,明怒表现在面部表情、言语方式或者行为举止上,具有即时爆发性;而暗怒隐藏在内心,虽然具有延时爆发性,但破坏性更强。当父母发现孩子因别人超过自己而过分不安时,就要防止孩子产生嫉妒情绪。如果父母再用别人的长处数落处于嫉妒中的孩子,他很可能将嫉妒转为愤怒,发生一些非理。

专家看法

安抚孩子,父母要从自己做起

嘉宾 曾顺平(赣江学院中专部校长)

对于大孩子而言,愤怒有时能激发他的拼搏动机,但对小孩来说,由于他不善于从反面理解事物,愤怒容易挫伤他的自信和动力。所以,父母对小孩子宜采用正面教育,冷却已经燃起的愤怒火焰。

家长生气之时深呼吸

有的父母性子比较急,说话嗓门大,批评孩子时大喊大叫,甚至伴随着敲桌子、踢板凳、摔门等动作。这种方式也容易激起孩子的愤怒,如果孩子顶嘴,父母的怒气则更旺,结果导致愤怒升级。心理学家建议,父母在生气时要强迫自己数数或深呼吸,将要发怒时,立刻闭上嘴,在心里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10次,或离开现场。这些都是帮助父母学会控制自己,腾出心理空间找到理性的言语和行为。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济于事,父母最终还是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亡羊补牢”:真心地向孩子道歉,并告诉他,父母也会犯错误,但你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并改正错误。

把愤怒的火焰转向自己

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不要直接批评孩子,如果自己承担事后的痛苦,可能会起到更大的教育作用。如果父母把批评和惩戒理解为对孩子体罚、大骂或拍桌子,那么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这些做法使孩子觉得犯错的结果就是受苦而已,从而不能有效地认识错误。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常常让孩子感觉到有了成绩,父母比自己还高兴;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比自己还痛苦,这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让孩子在父母痛苦的神情与沉默的气氛中感受到父母的激动情绪,由此促进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改正。

避免老账新账一起算

一位母亲很疼爱儿子,然而儿子有爱顶嘴的习惯。儿子有不适宜的行为,妈妈就大声责骂。儿子一顶嘴,她就老账新账一起算:“要你做事认真点,你偏不认真!”“你总是马马虎虎,上课不认真听课,写作业不检查!”“除了玩还是玩,你还爱干什么?洗碗打破碗,扫地还要我扫第二遍,你长大能干什么?”……这些旧账,儿子不知听过多少遍了,他不但不接受,反而嘀咕:“随你怎么说,反正我就这样了。”这位母亲的批评方式大大降低了儿子的悔改之心。要想使批评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是不能感情用事,父母只对孩子的这次错误行为本身进行教育,而不能数落以前的事情,更不要夸大问题的严重性。

小招数

试试看,这样帮孩子转移愤怒

写下反击的话语 当孩子受到他人欺负而愤怒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纸上写下只给自己看的反击话语。父母要告诉孩子,他可以自由地表达愤怒。

进行亲子练习 孩子和母亲或父亲背靠背坐着,其中一人不受打扰地说3分钟,倾诉想要表达的任何感情,另外一人只需“嗯嗯”附和。3分钟后,他才能说话。双方轮流说话,直到想要说的全部说完为止。结束时,两人应该至少在一起说5分钟。

用飞镖投掷目标 当孩子向父母倾诉完后,还需要释放愤怒情绪。在卧室墙上挂一个投掷板,每次用飞镖投掷目标时,孩子继续发泄出怒气。能够进行此类练习,表明孩子是在感情丰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孩子而言,重要的是要知道:愤怒并不是“不良”的情绪,我们的生存要依赖它。

让孩子哭出来 阻止自己冲过去帮助孩子,这并非易事。但是,父母应该知道,哭泣是给孩子经历自己感情的机会。几分钟后,父母只需揽着孩子,轻声对他说几句安慰的话。如果孩子冲进卧室并关上房门,父母也不要打扰他。几分钟后,父母再进去安慰孩子。

上一篇:成长,离不开“马路课堂” 下一篇:线下选网上购,“记客”轻松省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