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成长,从减负做起

时间:2022-05-17 11:34:27

关注孩子成长,从减负做起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身为一名小学教师,亲身经历和目睹小学生沉溺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被剥夺了少年的自由和童趣,不但束缚和影响了少年儿童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挥,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果能为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找出具有实效性的方法和手段,对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正确解读“减负”的含义

“减负”工作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解决好“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教师要“增责”才能落实“减负”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如何让学生真正“减负”

1.教师在“减负”中要加“责”

“减负”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学校要求教师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向45分钟要效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还要求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方法,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优化教育方法;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研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获得成功,使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得到新的提高。

(1)作好充分的课前备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整个的课堂设计,并对课堂作好必要的预设。其实,真正的备课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用自己的一生来准备每一节课,这样方能做到厚积而薄发,为实现高效课堂打好坚实的基础。

(2)激发活跃的课堂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玩中学”的情境,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3)提供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4)抓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要提高作业的效率,就必须精心设计练习。新课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崭新的舞台。要想用好新教材,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这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处理能力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深挖教材,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一个自由的空间。

2.学生在“减负”中要增“效”

(1)培养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预习了,听课就能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更加高效。

(2)培养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积极思考,达到课堂高效收益,从而减轻训练时的负担。

(3)培养课后巩固习惯。要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

3.家长在“减负”中要多“思”

学校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在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不要再添加练习,应适当地给孩子一点自由支配时间。比如:让他们看看电视,适当地自我放松;让孩子读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书,开阔视野;让孩子到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美,领悟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家长应尽量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打球、下棋、散步、谈心,交流思想,倾听孩子心声。

要正确对待孩子学习的进步与退步,不要对孩子的分数看得过重;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意识到成长中的起落;进步时告诫孩子不骄傲,退步时鼓励孩子不气馁,用平和的心态坐下来,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更找出其闪光点。

总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并且密切配合和协作,才能使学生真正“减负”,使众多小学生脱离题海,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活动,学生可以有展示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使其思维活跃、敢于创新、自主学习、团结协作,还孩子们一个天真、愉悦的童年,同时也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爱心与奉献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究 下一篇: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