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浪明长城的现状与保护

时间:2022-05-17 06:57:51

浅谈古浪明长城的现状与保护

[摘要]明代长城也叫边墙,古浪县境内有三道边墙通过,现存150.8公里,敌台烽燧103座。本文对古浪明长城的分布、夯筑方式、存在病害、保护维修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古浪;明代长城;长城保护

[中图分类号]K92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8-0070-02

古浪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连景泰,西接凉州,南依祁连山脉,临腾格里沙漠,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蒙古部落退至沙漠后,古浪遂成为边防前沿。明朝在县境内筑营堡,修长城,派兵遣将,屯田戍守。现在,遗存的明长城横亘于古浪大地,雄风犹在。2009年,笔者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古浪明长城进行了调查,现就古浪明长城现状保护情况做一探讨。

一、古浪明长城修筑概况

明代长城也叫边墙。古浪县境内有三道边墙通过,现存150.8公里,敌台烽燧103座。一是黑松驿到泗水边墙,即凉庄长城,俗称旧边,大体为南北向,在国道312线附近,修筑于弘治、正德时期。二是胡家边,大体为东西向,环绕土门堡,修筑于嘉靖时期。三是泗水至大岭长城,俗称新边,大体为东西向,在省道308线附近,修筑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明长城修筑方式,一般为遇山削崖、遇沙卤挑壕、平地起墙。根据现在古浪当地的夯筑墙体方式,可以还原明长城修筑方式。修筑时,首先筑墙用土进行处理,按选土、过筛、加湿、闷发程序进行。其次,用两块大小一致的木板,按墙体宽度,在墙体两侧固定,木板间穿三四道绳索再加固。然后在木板间填入湿土,进行夯筑。为了坚固,夯筑时往往使用小型石杵。从墙体中出土的石杵,白砂石质,上下平面为圆形,高20厘米,上面直径20厘米,底径12厘米,上大下小,上面有凿孔,孔径5厘米,用以安装木柄。夯筑墙体,视宽度安排夯手人数。如用6尺长的墙板,夯筑1丈宽的墙基,安排三列夯手,每列两人,沿墙体方向,从中间向两侧密集夯实。夯杵所到之处,不能有“虚窝”出现。如此反复。一层板夯筑结束,上加一层,逐层夯筑。在不同部位,使用的木板高度也不一致。为了坚固,在墙基部分,木板窄低,在墙体中间和顶部,木板较高。有时在夯筑墙基时,使用木椽代替木板,也是为了达到坚固的目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夯土层,墙基较薄,墙体中间和顶部夯土层较厚。

二、古浪明长城保存环境

(一)自然环境

古浪属欧亚大陆内陆腹地,介于北纬37°09′,东经102°38′至103°54′之间。南面是祁连山支脉乌鞘岭、毛毛山,北面是腾格里沙漠,中间是绿洲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处于祁连加里东板块缝合线一带。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特点。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360.7毫米,山区年平均蒸发量2807毫米,山区年平均蒸发量1777毫米。

(二)人文环境

古浪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县内分布有马家窑马场、半山等类型文化,以及齐家文化、沙井文化等。周秦以降,先后有匈奴、吐蕃、突厥、党项、鞑靼等游牧民族驻牧。修筑长城,是中原王朝御防游牧民族入侵的有效方式。明代修筑长城就是为了御防河套、松山蒙古部落入侵。现在,长城沿线有许多村庄,大多地段人口密集,公路、铁路、水渠穿越长城。人类活动对长城破坏较大。

三、破坏明长城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由于古浪处于祁连加里东板块缝合线一带,历代地震对夯土筑造的长城形成破坏。酥碱、潮湿,以及乌鸦、老鼠、虫子等动物掏蚀墙体,墙体上生长植物等因素,都对墙体形成潜在危害,加之风吹雨蚀、昼夜温差等影响,久而久之,小患积大患,导致墙体形成片状剥蚀、冲沟、裂隙、坍塌凹进、掏蚀等病害,最终垮塌。

(二)人为因素

相对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长城的破坏要大得多。建国后,由于人口发展较快,原有土地无法满足生存需要。许多地方拆除长城,平整土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一些农民认识不到长城的重要价值,或铲削墙土,当作肥料;或在墙体上掏挖洞口,开辟便道;或靠长城墙体开荒种田,引水灌溉,种植作物;或依墙体修建猪羊圈舍,对长城形成致命危害。当时一些单位,为了图省事,道路随意穿越长城。后来,随着《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长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多单位和个人都认识到长城的重要价值,破坏长城的行为逐渐减少,破坏案例不断降低。

四、明长城墙体维修工艺

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古浪县实施了泗水段明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主要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遵循了合理的维修程序,采取了科学的墙体维修工艺。维修过程,按照勘察―维修―完善的程序进行。

(一)时间选择

施工时间选择在气候温和适宜的3~10月,每天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的高温期。这一时间段有利于维修后土壤的结合。

(二)病害处理

针对不同病害,采用不同工艺。主要有填补、夯补、砌补、注浆、锚杆加固等工艺。

其一,掏蚀维修。由风力、酥碱、坍塌等原因造成。特别是在墙体基底的掏蚀,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病害。对于该病害的维修,主要是填补。首先选择水分、成分含量一致的土壤。由于泗水段明长城夯筑时,为就地取土。故在维修时,逐段都采用墙体附近相似土壤进行修补,使土壤成分一致,便于凝结。选土后,先对土壤粉碎,再过筛,除去草根、碎石等杂物。加入掺料后用水拌合均匀,闷发2小时备用。之后对掏蚀部位处理。清去掏蚀部位浮土,用水反复喷洒,备用土壤湿度略大于掏蚀部位湿度。待湿度合适时,在掏蚀部位填入备用土壤,用石杵捣压,使之结合。

其二,洞穴维修。对于人为掏挖的较大洞穴,采用夯补方式。夯补时,要层层加筋,使之坚固。对于较小洞穴,只能采用砌补方式,砌补要结实,外补墙面完整统一。

其三,裂隙(缝)维修。裂隙(缝)由墙体内不同原因形成。往往是冲沟或坍塌发生的前期条件。对于先有墙体,后又补筑加厚的墙体,顶端容易产生沿墙体走向的裂隙。对较小裂隙,可采用注浆方式维修;对较大裂隙,先用锚杆加固,再用填补或夯补方式维修。

其四,冲沟整治。冲沟一般上深下浅,采用填补方式整治。

其五,散水处理。墙体底部泛潮,是古浪明长城存在的共性病害,多由排水不畅造成,为此要处理好散水。可在备用土壤中加大掺料成分,采用夯筑方式进行,坡面不小于15度为宜。

以上工艺有时综合运用,比较难掌握的是收顶和墙体收面。收顶和墙体收面都要考虑到排除雨水问题。还有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如乌鸦、虫子、老鼠等动物对墙体的掏蚀,野草在墙体上生长等,有待以后探索解决。

(三)周边环境治理

长城附近,有历史上形成的道路、农田、水渠等,有的紧靠墙体。水渠泄漏、农田浇灌、树木生长等,都会对墙体形成极大危害。需要文物部门与地方基层政府精密配合,进行长期整治,优化长城周边环境。

五、明长城保护措施

(一)完善“四有”工作

是解决“管什么,谁来管”的问题,是依法开展长城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中长城保护员是不可缺少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既是宣传员,又是信息员,也是管理员。古浪县聘请了53名长城义务保护员,这些义务保护员,积极宣传长城保护法律法规,第一时间提供保护信息,及时制止危害长城行为,为长城保护管理做出了贡献。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是解决长城“怎么管”的问题。《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标志着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为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有力推进了长城文物保护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时出台长城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以解决本地长城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

(三)加大维修保护力度

按照“先救命,后治病”的思路,分期分批进行维修。一期选择墙体保存较好、较为连续、病害极为严重、分布区域在人类活动密集区的进行维修;二期选择遗址保存一般、墙体坍塌成土垄状而形制不可辨或可辨形制的遗存病害较为严重、分布区域不在人类活动密集区的进行维修;三期选择遗址保存较差、大多数坍塌成土垄而形制不明、遗存不连续、分布区域在非人类活动区域进行维修。

利用围栏保护,是预防人为破坏的有效措施之一。虽然与国际上文化遗产开放式保护有差距,但在目前,为了“救命”,无论在人口密集区还是偏远地带,围栏保护都是保护长城本体行之有效的手段。

(四)积极开展展示利用

借鉴嘉峪关关城的成功案例,以长城为平台,修建一批长城博物馆或展厅,结合乡村旅游、文化观光等,开辟旅游线路,向社会开放,让群众面对面感受长城文化的魅力,使长城旅游产业化、规模化,达到以长城促进旅游产业、以旅游促进长城保护的目的,真正让长城活起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长城保护融入当前经济发展中。同时,可以围绕长城开展徒步健身、摄影等展示活动。

(五)建立专家咨询制度

邀请专家咨询,能够及时解决明长城保护中遇到的难题。古浪县在泗水明长城施工中,经常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提高了施工质量,解决了保护难题。

(六)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对于明长城,基本家喻户晓。但对于其重要价值和保护政策,群众知道的不是很多。需要通过网络、媒体、开展活动、散发资料等方式,全方位进行宣传,特别是对重点案例进行宣传。通过宣传,起到教育群众、普及法律、营造氛围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中学体育课堂创新模式 下一篇:论漆画艺术在装饰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