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17 01:59:34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探索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84例在围产期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患者,将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4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患者中,发生器官损坏的患84者数有70例(83.3%),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数为65例(77.4%)。足月产的新生儿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人数为55例(74.3%),早产儿为10例(100.0%);无宫内窘迫的新生儿为13例(52.0%),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为37例(75.5%);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为23例(56.1%),剖宫产的新生儿为22例(51.2%)。结论:新生儿窒息容易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且早产、宫内窘迫以及在脐带异常的情况下阴道分娩均增加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不全

窒息会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相继或同时出现致命性的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以及日后的健康成长,现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新生儿窒息后的多器官功能不全所导致的死亡占新生儿总死亡率的20%~30%,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中,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所致的死亡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2]。了解掌握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对治疗降低新生儿的致死以及致残率有很大帮助[3]。为熟悉掌握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现选取我院84例围产期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84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4例,女性4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患者有41例,剖宫产的新生儿患者有43例;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患者有49例,无宫内窘迫的新生儿患者有25例;满37周的足月产新生儿患者有74例,未满37周的早产新生儿患者有10例;有脐带异常的新生儿患者有39例,无脐带异常的新生儿患者有45例。

1.2 诊断依据

1.2.1 脑损害的诊断依据:根据脑CT及MIR的影像学诊断,脑部有颅内出血或缺血缺氧性脑病。

1.2.2 肺脏损害的诊断依据:围产期新生儿容易发生羊水和胎粪的吸入,引发吸入性肺炎,从而造成呼吸衰竭,经胸片联合血气分析能诊断出肺出血和肺动脉高压。

1.2.3 肾脏损害的诊断依据:患者会出现少年甚至无尿,尿常规检查可见血尿、蛋白尿或者管型尿,血液检查可见肌酐升高,可>88.4μmol/L,血尿素氮升高,可>7.14mmol/L。

1.3.4 心脏损害的诊断依据: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甚至心力衰竭,听诊可见心律紊乱,心电图可见心电图异常,酶学检查可见心肌酶谱明显增高。

1.2.5 胃肠道损害的诊断依据:可出现胃肠道应激性溃疡性出血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2.6肝脏损害的诊断依据:患儿会出现皮肤黄染,血生化检查,肝酶明显增高,谷草转胺酶>96.5ummo1\L;谷丙转胺酶>106.4umo1L.

2 结果

84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患者中,发生器官损坏的患者数有70例(83.3%),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数为65例(77.4%);其中发生胃肠道损害的患者数为12例(14.3%);发生心脏损害的患者数为70例(83.3%);发生肾脏损害的患者数为3例(3.6%);发生肺脏损害的患者数为10例(11.9%);发生脑损害的患者数为67例(79.8%)。54例患者发生器官损害的详细情况请见下表1。足月产的新生儿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人数为55例(74.3%),早产儿的多器官宫能衰竭的发生人数为10例(100.0%);无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多器官宫能衰竭的发生人数为13例(52.0%),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多器官宫能衰竭的发生人数为37例(75.5%);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多器官宫能衰竭的发生人数为23例(56.1%),剖宫产的新生儿多器官宫能衰竭的发生人数为22例(51.2%)。围产期因素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的关系的详细情况请见下表2。

表184例患者发生器官损害的详细情况

患者总数(例) 发生胃肠道损害的患者数[例/(%)] 发生心脏损害的患者数[例/(%)] 发生肾脏损害的患者数[例/(%)] 发生肺脏损害的患者数[例/(%)] 发生脑损害的患者数[例/(%)] 发生肝损害的患者数[例/(%)]

84 12/14.3 70/83.3 3/3.6 10/11.9 67/79.8 65/77.4

表2围产期因素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的关系的详细情况

足月产儿 早产儿 无宫内窘迫的新生儿 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 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 剖宫产的新生儿

总人数(例) 74 10 25 49 41 43

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的人数[例/(%)] 55/74.3 10/100.0 13/52.0 37/75.5 23/56.1 22/51.2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死亡和智力发育障碍,等。研究探索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能有效指导医生在产妇的围产期进行有效的指导,减少新生儿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从而减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以及智障。早产儿的各个器官系统还未发育健全,从母体到自然环境中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若发生窒息,新生儿的各个器官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很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在宫内已经发生缺血缺氧的情况,各个器官系统的状态已经很不好,与无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相比,在窒息后更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若胎儿的脐带异常,如:过短或过长等,此时如果经阴道自然分娩很容易造成胎盘早剥、脐带绕脖等现象,且阴道分娩比剖宫产的时间长,所以更易造成窒息以及之后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经总结可知,新生儿窒息容易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且早产、宫内窘迫以及在脐带异常的情况下阴道分娩均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马海燕,刘翠青.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57-59.

[2] 刘保华.新生儿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11-12.

[3] 虞人杰.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基本论点及新热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041-1043.

上一篇:老年病人术后精神障碍与麻醉手术的相关分析 下一篇:广州地区汉族儿童群体肿瘤坏死因子βNcoI 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