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外敷疗法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17 12:11:35

中药热奄包外敷疗法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敷疗法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1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3.55%,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先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奄包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关键词 中药热奄包外敷疗法 针灸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造成神经受压症状和体征的颈椎疾患之一,占颈椎病发病的50%~60%,2009年3月~2010年3月采用中药热奄包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西医诊断标准:本组患者61例,男27例,女34例;年龄17~70岁,平均61岁;病程3周~20年,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项肩臂疼痛和患肢放射性疼痛及上肢麻木等症状,每个患者经X线或CT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椎间孔变小,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突出[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型:①风寒阻络证,主症:颈部感受风寒而发病,畏寒肢冷得温则舒。次症:颈项僵痛,活动不利,肢端麻木疼痛,四肢拘急,或肌肉萎弱,手指麻木。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或沉迟;②气滞血瘀正,主症:因颈部外伤或损伤而发病,颈项僵痛,动则加剧,痛点固定不移。次症:常伴肢体麻木,舌质淡红,或紫暗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疗方法:①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热奄包外敷疗法,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②针灸治疗。取穴:①主穴:风池(双侧)颈3~7、夹脊穴;②配穴,根据中医辨证及其临床症状上肢麻木、放射痛配患侧肩、曲池;姆、示、中指麻木配合谷、列缺;小指、无名指麻木配后溪、中渚。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取0.35mm×40mm毫针,颈夹脊穴针尖朝向颈椎两棘突之间快速刺入1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使针感传向脊背及手臂。肩曲池等配穴均按常规取穴刺入,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SDZ-Ⅱ型针灸治疗仪选用疏密波治疗30分钟,1次/日,10次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中药热奄包外敷,1次/日,每次30分钟,注意避免患处烫伤,7~10天1个疗程,共3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转阴,恢复正常工作;②显效: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基本能从事工作或轻工作;③有效:症状与阳性体征减轻,但未能完全缓解,仍需治疗;④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症状与阳性体征无变化,不能从事工作。

结 果

对照组30例,有效率76.67%,治疗组31例,有效率93.5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热奄包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讨 论

中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属于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指明本病病因及类型。本病是由于“污秽之血不行,乃至瘀血内结”,使局部的经络气血循环受阻所致。针刺颈椎病变处的风池、夹脊穴配合手三阴经的肩、曲池、合谷、后溪、中渚、列缺等穴,能够起到疏通经脉,散风祛寒,利湿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方中麻黄、黑附子、土茯苓、荜拔、肉桂、高粱姜、天仙子、干姜8味药皆可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止痛;针灸治疗结合中药热奄包外敷疗法,有效率达93.55%以上。另外,治疗期间,起居要避免风寒湿气侵袭,并且要注意精神调养,加强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方向明.改良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5例的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2009,28(5):367-368.

上一篇:治疗乳腺增生病300例 下一篇:液门透中渚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落枕100例临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