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教学札记

时间:2022-05-17 10:56:32

古典诗歌教学札记

内容摘要:针对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现状,笔者从培养情感、了解写作背景、寻找物象、体味意境、探究主题、形成经验等几方面阐述古典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古典诗歌 情感 背景 物象 诵读 规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文学正是以诗为源头开始了她丰富而精彩的旅程,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但学生读诗、赏诗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许多学生虽会背几首诗,但总读不出诗味,品不出诗情。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怎么样把学生从死背古诗的桎梏中解救出来成了教者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就自己在教学中获得的些许经验谈一些个人的陋见,供同行指正。

一.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为赏诗奠定审美的底蕴。

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审美的趣味无不在诗歌中觅到它们的踪迹,在学诗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者应在教诗前上好这一节思想品德课就显得极其重要。只有有了情感上的动员,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之意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的铮铮铁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的兼济天下的气魄……

只有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了做人明理的种子,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古诗词的学习就一定会穿越时间的长河和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只有这样,才能教出情感,带出气氛,学生也才能在不自觉中受到启迪。

二.了解写作背景、作者人生经历,为作品寻找情感的源头。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任何一篇优秀的诗文,必表现作者彼时彼地的情感,这种情感因何而发,会抒什么情就成了读者要解读的重要内容,因此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成了学诗的重要一环。

比如: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友人离去,借酒浇愁,空有凌云壮志,却“报国欲死无战场”,闲居近二十年。

只有了解了辛弃疾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才能透悟辛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悲”和“壮”,才能体会那种想有朝一日驰骋沙场,报国杀敌而坐立不安的爱国之心,也才知道词人为何酒醉了还要挑灯看剑,睡梦中还要骑马作战。

三.找出诗中所写物象,发挥想象,填充空白,揣摩诗歌主旨。

所谓“物象”,就是指客观事物,是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主要为言志、言情、言心声。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不错的,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要了解作品的主旨不妨先从诗中的物象入手。

诗歌的语言精炼,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诗语讲究简洁含蓄,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有时甚至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达到“情在词外”的审美标准。而诗歌的这种空灵之美、含蓄之美正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填充,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的探究。

例:《天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以极其省俭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寒秋中游子思归的画面。曲中物象“藤、树、鸦、道、风、马”具体却并不清晰,因此光光找出这些物象还不够,只有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物象作具体的描绘,才能透过“形”看到“神”,挖出作品的主旨。

有两种方法可用:

(1)绘画法

找出班上善于丹青的学生,当然教师如有这方面的才能更好,首先勾出这些物象:藤缠树,树上落鸦;桥、桥下水、水边住家;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这是第一步。然后点染成色,枯黄的枝藤,漆黑的鸦,清澈的小河,苍茫的古道 ,落日的余晖……学生在绘画之时多用冷色调,一股肃杀之气顿时充溢画面,这是第二步。最后再赋予静态的画面动态感:枯藤是纠缠挣扎的,昏鸦是瑟缩的,村居里冉冉的炊烟,古道上诗人的孤独与落寞……这样,整个诗意立即变成活脱脱的画面,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在绘画中揣摩,很多东西并不需教者苦口相教而不言自明。

(2)作文法

确定好物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填满作品留给我们的空白,教师可在此曲基础上适当点拔,多介绍一些与此情此景相似的佳作,开拓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无声的铅字才会变成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才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诗歌至此才会达到它最大的张力。

正是通过这两种方式,学生准确把握了作品中的物象,领略透了作者笔下秋的味道:荒凉肃杀。再来揣摩作品的主题就显得轻松多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画面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巨大反差使游子思归的情绪不言自明,正是由于前面景的铺写,才使这一份情感有了依托,也正是这些物象勾起了游子思归的情绪。

“情景相生”,“由景生情”,诗歌创作至此达到最大的成功,而读者也于想象中、作品的再创造中达到欣赏的最大满足。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诗歌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较好的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准确传神的诵读能很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作的内容,是诗歌学习中很好的辅助方式。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声交错组合,节奏鲜明,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在学诗中对诗的形象、诗的情味、诗中语言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在指导时要教给学生断句的规律,平仄的规律,千万不可读破句子,读错字音。

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真正进入角色,诗既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又可以读得委婉含蓄,只要与诗情诗境吻合教师大可不必强加干预。

正是通过诵读法,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强了艺术鉴赏力,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通过诵读让学生学得快乐,读得欢畅,沉浸在诗意盎然的中华文化的氛围之中。

五.总结规律,注重知识迁移

达尔文在《自传》中说:“我的智慧变成了一种把大量个别事实化为一般规律的机制。”是呀,教学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如果我们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学生只是为了学而学,辛辛苦苦十几年,学生只能够记住课本中大部分课文而不能读报、写作,那我们所花费的大量精力岂不是白费,这是教者的悲剧。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古诗词璨若星河,一个学生不可能读尽所有,教师必须授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普遍方法,方可让学生在陌生的诗词面前不至乱了方寸。让学生在学习中概括那些拥有共同本质的不同材料,形成普遍规律,指导课外阅读,这种概括越抽象就越有普遍意义,这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把剪刀让他学会了裁衣,还要让他会用剪刀去剪精美的图案,更要让他在不同的场合,触类旁通会用手术剪、理发剪……这才是我们这些教者的成功。

诗歌内容虽然包罗万象,风格各异,但鉴赏它仍然有它的规律,这些已在前面叙述过了,在这里仅作简单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背景,了解生平。

2.寻找物象,探究情感,领悟意境。

3.熟悉诗歌基本结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景入情,主旨常在后。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读诗,更会赏诗,将来还会写诗。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味和素养将一直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濮爱武,江苏省江都市职教集团教师。

上一篇:用环保的旗帜引领大语文课堂 下一篇: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