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朗读”与“有感情地朗读”

时间:2022-09-09 03:40:51

“用心朗读”与“有感情地朗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朗读”的外显形式和内隐机制出发,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的不科学性,进而从朗读的内涵、感情与情感的区别以及国外母语教育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作者建议“用心朗读”的提法更科学,更能体现解读者的姿态。

关键词:朗读 审美 感情 科学

朗读,历来是我国语文教育中的重要阅读方法之一。仅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来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重要性无须赘言。问题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感情朗读,依然不能摆脱“学生腔”的影子,即朗读者往往热情高涨、放声疾呼,却有口无心,虽诉诸听觉,却不抵人心。这固然与朗读的技巧以及文本理解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有感情”与“朗读”,人们尚有不少认识有待提高。从实际的阅读情况来看,“暗流涌动”式的默读、浏览是最为普遍的阅读方式,而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阅读方式,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与有限性,此处,仅在这个意义上探讨什么是朗读。对此,大家的表述不一而足,现列举几种常见的理解如下[U1]:

《现代汉语词典》: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冯淑惠《朗读漫谈》:朗读是用语言的声音形象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式之一。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朗读是出声的阅读,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并通过喉头、声带和嘴唇的发声动作读出词和句子的阅读活动。这是一种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它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4]

由上[U1]定义,不难看出人们对朗读的认识不外朗读的外显形式与内因机制这两个方面。简言之,朗读是读者心理机能的外显形式。从朗读的外显形式看,它是视听转换的声音传播。强调朗读主体用声音传递信息与表达情感的功能,这体现了作为音意结合体的语言最基本的属性――表情达意。就朗读的内隐机制而言,是人的心理机能表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记》)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朗读中的目视、脑想、唇动与耳听等环节无不与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现象密切联系。其中,情感作为朗读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广泛地弥散并浸透于其他心理因素之中,成为触发其他因素的诱因与动力。因此,人们才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称之为“美读”课文。在朗读中,如果没有主体的情感体验,美感也就不复存在。其实,人们早已注意到朗读与审美的关系,只不过还仅将朗读视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殊不知,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层次的朗读必然是有感情的。对此,英国艺术理论家科林伍德早有论述:“感觉因素和情感因素两者不仅在经验中结合起来,而且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样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样式可以说成是感觉先于情感。先于在此并不意味着时间上在前,如果是那种情况,就不会是一种经验而是两种经验了。”所以,朗读不单纯是一种发声行为,也不纯粹是一种普通的心理活动,而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审美活动。

但从另一方面看,“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提法又不够科学、严谨。

首先,朗读不仅可以传情,亦可启智、明理,“有感情地朗读”,容易单纯地追求朗读的情感化,甚至情绪化。尽管情感是朗读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最重要的因素。朗读的心理研究早已证实,朗读是感知、想象、情感与思维等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审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提法容易弱化感知、想象与思维等心理因素在朗读中的协同作用。因为,有感情地朗读中,朗读者在情感上首先就是以一种顶礼膜拜式的“欣赏者”的姿态去揣摩,甚至迎合作品的情感基调,他们没有用自己的心智去深入解读、理性评价,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免单一。而就教师的朗读指导而言,过于丰富,夸张的表情、语调,挤占了读者想象的空间,缺乏对读者完整心智的尊重与开发。

其次,“感情”不完全等同于“情感”。通常,人们在使用中没有对它们进行严格区分,如“感情丰富”,亦可说成“情感丰富”。然而,任何词语的形式总是对该词语的功用作了不同程度地分工与规定,从而体现人类思维的丰富程度与认知的不同倾向。因此,词语结构、语素顺序的不同,本质上必然意味着概念的精细差别,如人们常言“有感情地朗读”,却不说“有情感地朗读”。这固然有语用习惯的问题,此处暂且不对“感情”与“情感”的区别作语法上的深入剖析。单从语义看,《现代汉语词典》将“情感”解释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对“感情”的解释是:“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可见,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作为日常用语的“感情”,却又可以表示个体在活动中肯定的心理反应,即对客观事物的关切、喜爱。因而,“有感情地朗读”,首先强调的就是读者应喜欢朗读,能用心地、专注地朗读,或全身心投入到朗读活动中。读者“感情”投射的对象首先是朗读活动本身,其次才是文本中的艺术形象,这是对朗读者的心智状态与动机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读者积极的心智准备,何来朗读的情感表现。

最后,国外母语教育中并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笼统要求,而是在关注读者的兴趣、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反思性精神的基本原则下,根据文章、读者的差异,分别提出或大声的、或流利的、或有表情的、或想象性的、或批判性的、或反思的阅读要求。

鉴于此,与其“有感情地朗读”,不如“用心朗读”。这一提法较为科学、直观、易懂。不仅对读者的心智状态与动机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突出了朗读过程中是读者的感知、想象、情感与思维等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认知规律,从而能以“解读者”而不是一味的以“欣赏者”的姿态参与朗读。

参考文献:

[1]洪宗礼.柳市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5)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2.

[2]洪宗礼.柳市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6)外国语文课程标准译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2.

[3]冯淑惠.朗读漫谈 [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

[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张亮,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上一篇:朗读让课堂更精彩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异读现象的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