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价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17 06:28:50

我国粮价研究论文

1.粮食价格的概念

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体系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在不同的背景下,曾出现过不同的价格概念,如统一的收购价格,统一的销售价格,超购价格,国家定购价格,专储收购价格,国内市场价格,议购议销价格,批发价格,消费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定购混合平均价格,零售混合平均价格以及最低保护价格等,使得对粮食价格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变得很复杂。

在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体系中,主要的价格包括以下几种:国家定购价格,国家议购价格,国内市场价格,市场收购价格,最低保护价格,批发价格和消费价格。第一,国家收购价格是与统一收购价格一脉相承的:1985年实行“双轨制”以前是统购价格,1985年以后是定购价格。它是国家与农民签订的合同收购价格,合同定购的目的是保证定购粮食任务的完成,保证对城市居民,军队和大中专学生的口粮供应。第二,国家议购价格是指农民再完成国家定购任务以外,向国家交售农产品时的价格。由于我国粮食的国家定购价格一直比较低,为了鼓励农民多交售粮食,国家以高于定购价的议购价格收购农民的合同外交售的粮食。第三,国内市场价格一般是指有形的城乡农产品批发或零售市场的价格。在谈到粮食的市场价格时,通常是以一些大中城市粮食市场的价格作为代表。第四,市场收购价格也称为集市贸易价格,是粮食产地自由市场的价格,是农民出售粮食所获得价格。该价格直接受市场供求影响,对农民的收入又很大影响。第五,最低保护价格是政府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规定收购粮食的最低价格,以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当自由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格时,农民可以按照保护粮食价格全部卖给政府。第六,批发价格是反应从收购价格到零售阶段的粮食流通,主要由粮食批发市场的供求形成,直接反应粮食流通流域的情况。第七,消费价格是市场价格的一种,指城镇居民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对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武拉平,2002)

本文中,研究的粮食价格为市场价格。以前引发的粮价与通货膨胀关系讨论,也主要是指市场粮价变动和通货膨胀关系。在确定了市场粮价指标之后,还需要判定是利用哪一种市场粮价。市场粮价又可分为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等不同种类。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市粮食交易规模越来越大,粮食批发,零售等流通环节的管理体制和政策经历了市场化取向改革。然而,国家仍多方管理粮食市场,粮食流通市场化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在这一背景下,考虑到数据的时间连续性及经济学含义以及CPI是零售物价指数,所以应当选取粮食零售价格与CPI匹配。

2.粮食价格波动的运行轨迹

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粮食价格在波动中上升。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我国开始进行以价格改革为着力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国务院决定从夏粮上市起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其中计划内收购部分提价20%,超计划收购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加价50%。当年中央掌握的六种粮食(小麦、稻谷、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每50公斤加权平均统购价格由10.64元提高到12.86元。由于超购加价粮食比重上升,当年全国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上升30.5%。在此后几年中,陆续开放了农村粮食初级市场,允许农民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后,实行政府和农民间的议价交易;重新开放粮食集市贸易,以公社为单位,在完成国家征购、超购任务之后,允许社员个人上市出售余粮,价格随行就市。由此粮食价格一改过去长期固定不变的僵局,开始呈现波动态势。全国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1978年~1984年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格为11.03元、12.96元、

12.95元、13.64元、13.12元、13.17元和17.35元,分别比上年上升-0.45%、17.50%、-0.08%、5.33%、-3.81%、0.38%和31.74%。虽然各年度之间价格有涨有跌,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1984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上升57.3%。从粮食的相对价格来看,1978年~1984年全国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上升0.7%、30.5%、7.9%、9.7%、3.8%、10.3%和12%,平均每年递升10.4%。除1979年由于政府调整粮食价格力度较大,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上升30.5%外,其余年份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在10%左右。

第二阶段(1985年~1990年)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增大。1985年政府推出了具有明显市场化取向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将实行了30多年的粮食统购制改为合同定购制。合同定购的粮食品种为小麦、稻谷、玉米和集中产区的大豆,定购价格实行“倒三七”比例价,定购以外的粮食允许农民自由出售,价格随行就市;当市场粮食价格低于原统购价时,国家按原统购价敞开收购。尽管当年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上升1.8%,但合同定购价比统购价下降1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食生产,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埋下了隐患。同时,由于合同收购与市场收购相结合的“双轨制”正式确立,即粮食商品总量中的一部分收购数量、方式和价格由政府确定,另一部分收购数量、渠道和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使市场调节的成分增多,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增大。1985年~1991年粮食价格波动呈现“∧”形特征,1985年~1989年粮食收购价格逐年上升,全国三种粮食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格为17.71元、19.42元、20.69元、24.31元和28.98元,分别比上年上升2.1%、9.7%、6.5%、17.5%和19.2%;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8%、9.9%、8.0%、14.6%和26.9%;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收购价格分别累计上升51.6%、92.2%、69.1%和71.2%。1989年后粮食收购价格连续下降,1990年~1991年全国三种粮食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格为26.85元、26.12元,分别下降7.1%和2.7%;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下降6.8%和6.2%,是改革开放后粮食收购价格总水平的首度下降。在这一阶段,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增大,波峰1989年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上升26.9%,波谷1990年粮食收购价格下跌6.8%,峰谷落差达33.7%。

第三阶段(1992年~1996年)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在1990年和1991年全国出现“卖粮难”和价格连续下降后,政府加快了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1992年在提高粮食定购价格20%的同时,开展放开粮食价格、放开粮食经营的试点。由于广东等地改革试点顺利,全国各地迅速推广。至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县(市)放开了粮食价格,完成了从计划定价和市场定价的双轨制到市场形成价格的单轨制转变。但由于改革政策不配套,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加之各地对放开粮食价格的理解存在偏差,在粮食供求矛盾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1992年~1995年全国三种粮食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格为28.43元、35.8元、59.44元、75.11元;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上升5.3%、16.7%、46.6%和29.0%;1995年与1992年相比,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上涨154.8%;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累计上升133.5%。面对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升,国务院在1994年两次发出通知,规定除承担国家粮食收购任务的单位和具备规定资格并经核准的粮食批发企业外,其它单位和个人都不许到农村直接采购粮食。1994年10月,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收购资金进行封闭式管理。1995年建立“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规定省级政府必须对本省粮食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负全面责任,并在总结粮食价格波动和宏观调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为核心的调控措施。经过调控,1996年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上升幅度由1995年的29%回落至5.8%。

第四阶段(1997年~2002年)粮食价格出现持续下降。1997年后,受宏观经济形势和粮食连年丰收出现供大于求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持续下降。尽管政府对粮食流通体制实行了“四分开、一完善”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但粮食价格仍在波动中走低,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运行。1997年~2002年期间,除2001年粮食价格小幅上涨外,其余年份价格持续下降。1997年~2002年粮食价格停止了前一阶段的上升,转而呈现下降趋势。这6年中,有5年粮食生产价格是下降的,成为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价格下降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例,6年内全国三种粮食每50公斤平均生产价格为65.09元、62.05元、53.04元、48.36元、51.50元和49.24元;2002年与1997年相比,价格下降24.4%。同期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下降9.8%、3.3%、12.9%、9.8%、-9.8%和4.2%,累计下降27.9%。这一阶段粮食生产价格下降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波及面宽,所有粮食品种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豆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四种主要粮食品种累计下降幅度分别为29.6%、27.1%、23.1%和31.3%。

第五阶段(2003年~2007年)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受1999年~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供求关系趋紧等因素的影响,2003年10月中旬开始,全国粮食价格普遍上涨,粮食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200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和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为主的新一轮流通体制改革推向全国。同年3月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先后发出通知,宣布2004年早籼稻、中籼稻、粳稻和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公斤1.40元、1.44元、1.50元和1.44元,当年全国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升28.1%。随着国家各项惠农、利农政策的落实,2004年全国粮食喜获丰收,产量大幅增加,国内粮食供求状况随之大为改善,使2005年粮食生产价格小幅下降。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政府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2003年~2007年粮食价格波动的特点是震荡上行、恢复性上涨。除2005年全国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小幅下降0.8%外,2003年和2004年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上升2.3%、28.1%。2006年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升2.1%,当年全国每50公斤稻谷、小麦、玉米平均生产价格分别为78.51元、70.64元、58.47元,三种粮食加权平均生产价格为71.98元。2007年全国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升10.3%,其中谷物、豆类、薯类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22.6%和9%;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价格上涨5.5%,稻谷价格上涨5.4%,玉米价格上涨15%,大豆价格上涨24.2%。尽管这一阶段粮食价格震荡上行,但它更多地属于恢复性上涨。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每50公斤生产价格为76.01元,仅略高于1995年75.11元的水平。

2.2.3粮食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引起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十分复杂,每次粮食价格波动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粮食价格形成的内在机理出发,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运行轨迹,笔者认为,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原因之一:市场供求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波动是供求矛盾运动的结果,由供求总量失衡、结构失衡等原因所引起。粮食供给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粮食产量、粮食储备量、净进口量等因素。通常而言,粮食价格会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减而出现反向变化。如1978年~2007年我国出现“上期粮食产量增加——当期粮食价格下降,上期粮食产量减少——当期粮食价格上升”现象后,即形成“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价格下降——粮食产量减少——粮食价格上升——粮食产量再增加”的循环运动轨迹。改革开放初期,在政府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刺激下,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84年全国粮食丰收,产量达40731万吨,粮食供给状况大为改观,出现了第一次粮食“过剩”。由此1985年部分粮食价格呈下降之势,当年全国平均每50公斤小麦收购价格为21.37元,比上年21.90元下降2.4%。其后的1985年全国粮食产量则比上年减少2820万吨,直至1989年粮食生产仍未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受其影响,1986年~1989年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上升9.9%、8%、14.6%和26.9%。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上涨使1989年和1990年粮食产量分别增长3.5%和9.5%,随即又出现1990年~1991年粮食收购价格下降。1991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1095万吨后,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在45000万吨左右徘徊,致使1992年~1996年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1994年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上升46.6%。1996年全国粮食产量达50454万吨,人均粮食突破400公斤,再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由此1997年~2000年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低迷。从2000年开始粮食产量连续4年大幅度下降,2003年粮食产量下降到43070万吨,为1990年之后的最低水平,粮食市场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03年粮食价格开始回升,当年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升2.3%。2004年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升28.1%,在刺激粮食生产的同时,粮食进口量明显增加,使粮食供求矛盾逐步缓和。2005年全国粮食丰收,进口增加相对较多,粮食消费小幅度增加,致使当年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小幅下降。粮食价格波动不仅受其供求总量的影响,还与供求结构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口粮需求逐渐减少,粮食需求正在由主食型向主副食型并重转变,但粮食供给结构并没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玉米,由于其深加工产业尤其是燃料乙醇产业的迅速发展,2006年使用玉米达2300万吨,占国内玉米产量的17%,导致玉米价格持续攀升。2006年10月到2007年6月期间,玉米价格则从每吨1324元涨到1617元。

原因之二:生产成本推动。生产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如果商品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出售,生产成本中已经消耗的组成部分,就不能全部由出售价格得到补偿。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预付资本价值就会消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成本是制定其价格

的基本依据,生产成本的上升或下降,往往会推动价格相应上升或下降,从而引起粮食价格波动。一般而言,粮食价格会随着生产成本的升降出现同向变化。从1978年~2007年粮食生产成本与其价格波动的关系来看,呈现“粮食生产成本上升——成本收益率下降——粮食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下降——成本收益率提高——粮食价格下降”现象。2007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三种粮食生产成本上升389.62%,平均生产价格上升589.12%。粮食生产成本变化是其价格波动的先兆,生产成本上升往往会迫使政府提高粮食价格。1978年全国三种粮食每50公斤生产成本为11.46元,成本收益率为-3.73%,农民种粮食不但没有收益,反而亏本。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1979年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当年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收购价格分别上升31.1%、30.2%、30%和24%。1984年~1996年期间,除1986年粮食生产成本下降8.3%外,其它年份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1996年与1983年相比,全国三种粮食平均生产成本上升485.3%。粮食生产成本的刚性上升,使同期三种粮食平均生产价格上升448.9%。1997年~2001年粮食生产成本下降9.5%,同期粮食生产价格下降20.9%。2002年~2007年粮食生产成本再度上升,粮食价格也随之在波动中上升。

原因之三:自然灾害因素。粮食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统一,生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因素,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靠天吃饭”。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风调雨顺时产量就增加,遭受自然灾害时产量就会减少甚至绝收,因而自然灾害是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减产幅度比较大的年份,主要是因为遭受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不仅使当年粮食减产,而且对灾后几年的粮食生产都会造成影响。如果抗灾救灾措施不力,或连续受灾,不仅几年内难以恢复,而且会持续影响粮食生产,引起粮食价格波动。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对粮食价格波动的传导轨迹是:自然灾

害增加——粮食减产——粮食价格上涨。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是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诱因。1980年全国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44526千公顷,成灾面积29777千公顷,当年粮食产量即比1979年减少1156万吨,减幅为3.48%。受其影响,当年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上升7.9%。2003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54506千公顷,成灾面积32516千公顷,特别是粮食主产区遭受洪涝灾害使当年粮食减产2636万吨,成为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升2.3%的重要原因。2004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3710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1.9%,其中旱灾面积1725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599千公顷;涝灾面积731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1894千公顷。全年因干旱和洪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975亿元,比上年减少50.0%。受全年全国性的气候较为有利,经济环境对农业生产刺激明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农业政策措施等影响,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当年粮食产量增长9%,以致出现了2005年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小幅下降0.8%。

原因之四:国际市场传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与互动日益加强,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走势不但影响到我国粮食的进出口,而且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粮食价格

的影响,两者的联动效应逐步增强。1996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基本保持一致。1996年~2002年期间,国内粮食价格随着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升降而升降,两者在趋势上基本是一致的,仅是升降幅度上的差别而异。2002年与1996年相比,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米价格分别下降26.4%、38.8%、43.9%,同期国内小麦、玉米、大米价格分别下降34%、18.4%、24.2%。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各国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增加,但粮食产量下降。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03年美国各州大豆的产量同比下降10%,创1996年后的最低产量。由于美国大豆连续减产,国际期货市场上大豆价格暴涨,大豆现货价格也随风而上。受其影响,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度上升。当年我国大豆生产价格指数上升20.6%,大大高于其它粮食品种的价格涨幅。2004年我国粮食净进口2484万吨,占当年国内粮食产量的5.3%。受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当年我国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升28.1%,其中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生产价格分别上升31.2%、36.3%、16.9%和20.2%。据国际粮农组织统计,2004年世界谷物产量达20.42亿吨,比上年增产8.4%,创历史新高。2005年世界谷物需求量为20.04亿吨,总产量高于需求量,世界谷物库存量增加到4.41亿吨。国际市场上除稻米价格仍然维持高价位外,玉米和小麦价格则降到2003年的水平。受此影响,当年我国稻谷生产价格指数微升1.6%,小麦、玉米、大豆的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下降3.6%、2%和4.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6年进口量达2827万吨,分别占国内大豆消费的64%、世界进口总量的44%。国内大豆市场与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芝加哥价格每上涨10%,带动国内价格上涨0.5%。与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4月美国大豆价格同比上涨23.7%,导致同期我国国内大豆价格同比上涨19.7%。

上一篇: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优质小麦栽培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