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爱孙辈等

时间:2022-05-16 09:40:02

马老师:

我们的孩子本来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上学第一年就当上了三好学生。后来,孩子的姥姥来了。姥姥就这么一个小外孙,真是心肝宝贝。她看孩子每天写字念书,怕孩子累着,就让孩子看电视,还不让我们管;她看我们不给孩子零花钱,就总往孩子手上塞;孩子把钱送给了游戏厅,成绩下滑。父亲气极了要教训儿子,姥姥出面给孩子护短说情。就这样,孩子成绩一个劲滑坡。您说怎么办?

陕西铜川 冯玉华

冯玉华家长:

姥姥哪承想会把外孙惯坏?她不过是爱自己的外孙,可这样的爱反成了害。目前,隔代教育的确是家教中的一个难题。许多孩子的父母跟我诉苦,想解开这道难题。我想,这里主要得跟孩子的祖辈们聊一聊。

有人说“隔代亲,更动心”。老年人的确更疼爱孙辈。这是为什么?一是因为老年人自己年轻时在子女身上可能留下一些遗憾,现在要在孙辈身上弥补。二是因为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卸下生活担子,心理上多少有些“失重感”,就把生活的希望和欢乐更多地寄托在孙辈身上。三是因为老年人的年龄和角色,心理上更看重与孙辈的情感维系,而淡化了理性方面的教育责任。应该说爱孙辈原本没错,需要的是对爱的情感来点理智的调控,讲究爱的方法。

祖辈究竟应该怎样爱孙辈?

首先要爱而有度。爱过了头就是溺爱,孩子的心灵就会在爱的中被淹溺。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越是什么都满足的孩子,孩子就越没有幸福感。您该把疼爱跟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其次要配合默契。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别看电视,您却“圣旨”一道:“没事,看!”这样最坏事。老年人应主动地跟孩子的父母配合,不能倚老卖老给孩子当挡箭牌。即使当父母的确实教育有误,您也该背后指点一番,别让他们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不然,他们还怎么当家长?

再次要养教并重。疼爱孙辈,从物质需要上关心,吃啊,穿啊,玩啊,这自然不错,孩子的吃喝冷暖是得有人挂在心上。但老年人也该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使之有健康的人格,您疼爱的孙辈才会成才。

最后要架好桥梁。老年人对孙辈的爱不能替代父母之爱。有的父母工作忙,或长时间工作在外,老年人在孙辈身上自然要多费心思。但您别忘了再花上一份心思,也就是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架上一座情感的桥梁。一面督促父母抽空关爱孩子,一面教孩子敬爱父母。亲子之情加深了,您不也更为欣慰吗?

相信姥姥读了信会有反思的。当然,这位妈妈也要多多理解老人,与他们多多沟通。

怎样看待孩子的吵架

马老师:

您说面对孩子们的吵架,成人应该怎么办?就说那天,我看见9岁的儿子和一个男孩在楼下争执起来。没吵几句,那男孩就一拳拳地擂起我的儿子。目睹这情景,心里很不自在,但我没有直接去干预,想看看儿子反应如何。那男孩的拳头停下了,儿子涨红着脸始终没有还手,显然是缺乏勇气。于是,我对孩子说:“如果一个男孩在受到欺负时,他只能低头说,‘告诉老师去,告诉爸爸去’,这样的孩子很难长成个像样的男子汉!”可是,孩子的母亲却认为我这样不对。请您谈谈看法,好吗?

江苏南通 朱成为

朱成为家长:

关于孩子的吵架,自然不免见仁见智:应该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应该教孩子学会宽容;应该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策略;应该教孩子学会用知识和能力竞争获胜而不用暴力;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冲突和纠纷……

但是,有一点肯定是共识,那就是:不管大人们是什么态度,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孩子们的吵架多是由于自我意识发展较低,自我评价的批判性差,觉得自己有理才去吵架,极少有恶意欺负人的情况。又由于其情感很不稳定,他们之间的冲突往往具有暂时性和浅表性,所以他们常常是今天吵明天好。电就是说,孩子们争吵打架的实质往往不是谁欺负谁的问题,而是孩子们学习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是孩子们获得社会性知识的一个机会,是孩子们社会化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孩子们成人的必修课。正所谓“不吵架,长不大”。因此,对孩子们的争吵打架,我们无需使劲地摇头。“争吵”也好,“打架”也好,都是“学会生存”,学会为人处世。所以,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在争争吵吵中辨是非、明情理,最好不直接介入,以免把孩子们的吵架演化成大人们的冲突。大人们的介入,一是可能出现危险时加以制止,以免事态恶化。二是事后提供指导,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学会处世为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怎样防治孩子的“任性”

马老师:

您好!我家的孩子犯起性子来,说也不听,打也不成。天还挺冷的时候,她要穿裙子。告诉她天还冷,别那么早就穿裙子,她连哭带闹,任性地大发脾气。这不,暑假开学后,新换的这个书包她不喜欢,她就给你哭得憋过气去。您说孩子怎么这么任性?怎样治好这个毛病?

江苏盐城 陈 静

陈静家长:

您好!实话说,孩子任性,往往是大人“教”的。有多少父母和祖辈,孩子刚一哭闹耍性子,就心软了,就“投降”了,就百依百顺了。任性这个“法宝”,要是大人不“主动”交给孩子,孩子永远也找不到。

如果您想防治孩子的任性,下面的方法不妨试试。

一是防患未然法。您留意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犯拧劲。掌握了规律,当可能在诱发孩子犯拧的那种情境临近时,事先向孩子提出要求,“约法三章”。比如,孩子和祖辈在一起时容易任性,那么您带她到姥姥家去之前,就该打打“预防针”。

二是说理引导法。孩子有些要求是无理的或不能满足的,您应赶紧利用故事、童话等方式,给孩子讲清道理,这也常常可以避免孩子犯拧。但一定要及时,别等孩子拧劲上来了再去说理。

三是激将夸奖法。小孩子好胜,更喜欢“听好话”“戴高帽”。在孩子出现任性的初期,您或者顺向地夸奖他的某一长处,为孩子“转变”找“台阶”;或者反向地激将,说他“不会怎样,不能怎样”,孩子可能就来了“我能……”的劲头儿。这样,也往往可以使孩子摆脱任性的情绪状态。

四是注意力转移法。孩子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吸引转移到其他方面去。针对这一特点,您可以在孩子出现任时,利用当时的情境特点,设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吸引孩子的一些别的新颖的事物上去。用好了这一办法,还会不知不觉中淡化孩子的拧劲,消除任性的毛病。这一方法越是任性初期越有效。

五是不予理睬法。在孩子任性地耍脾气时,料定没有什么“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不去理睬他,听任他闹一阵子。当他感到任性哭闹这法子不灵时.大多会停止哭闹。事后再行说理教育。

六是自我强化法。比如,孩子一犯拧劲就不吃饭,拿不吃饭要挟大人。那么好,您就赶紧收拾饭桌,反正是星期天,耽误不了上学,就让孩子好好饿一顿。这饿肚子的感觉就是最好的负强化。再比如天气还没到穿裙子的时候,孩子犯拧非穿不可,如果其他办法都不管用了,那么就让孩子去穿。受凉挨冻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注意,您可不要太心软!

上一篇:五琚《杂诗帖》赏析 下一篇:国外父母教孩子如何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