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建构“和融·实信”课程体系

时间:2022-05-16 12:10:02

多元建构“和融·实信”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滋养学生成长的“土壤”。一所有追求的学校,应当有自己的课程哲学和课程文化。在“和・信”文化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和融・实信”课程文化。和融,是指和谐融汇,为学生创建多维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实信,是指充实自信,以学生个性成长为目标,开展丰富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自信成长。

在“和融・实信”课程文化的引领下,学校构建“和融・实信”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力求给予学生充实且丰富的成长养分。

学校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设计包含“乐学课程”“育德课程”“健体课程”“美心课程”“特色课程”五个方面的蝴蝶型的课程体系,让每个孩子在课程中像蝴蝶一样实现化茧成蝶的蜕变,成为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更加快乐的少年。

乐学课程――开展乐学课程旨在激活学生乐学的品质。在课程设置中,我们以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为基础性课程,并从中延伸出英语课本剧、朗诵、儿童创作等拓展课程,从而激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善思乐学。

育德课程――开展育德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在课程设置中,我们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基础性课程,并结合丰富多彩的“月月精彩”主题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净化心灵,在感悟中提高修养。

健体课程――开展健体课程旨在锤炼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课程设置中,我们以体育为基础性课程,并从中延伸出篮球、多维棋、国际象棋、跆拳道、轮滑、软式排球等拓展性课程,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掌握运动方法,使其健康自信地成长。

美心课程――开展美心课程旨在滋养学生的心灵。在课程设置中,我们以音乐、美术为基础性课程,并从中延伸出打击乐、民族舞、少儿拉丁舞、剪纸、琵琶、合唱等拓展性课程,引领学生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让艺术熏陶心灵,使其拥有品位。

特色课程――开展“走进西南物流”特色课程源于学校紧邻北京市最大的物流公司――西南物流中心。我们挖掘地域资源,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开发“走进西南物流”校本课程,并将“西南物流”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不仅学习物流知识,感受内在的精神,同时让学生通过体验,提高探究能力,学会交流合作,拥有更多的自信。

学校的课程评价分为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活动情况的评价。评价的基本原则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并对照每项课程的评价标准或目标体系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写活动观后感、写日记、集体交流、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评价、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自评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请不同的人员参与不同形式的评价,如家长、同学、老师,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访谈、学生间互评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依据课程要求制定评价标准。

教师按照学校课程建设目的、学校“和・信”文化建设总目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对照自己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育内容、形式、效果等进行自我评价。同时,采用他评和学生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学校对照课程建设目的、学校“和・信”文化建设目标体系、校本课程标准和学校课程建设总方案进行自我评价;请专家对学校课程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并征求来自学生、家长及同行的意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及时地对课程建设内容、方式进行评价、调整;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写成书面报告。

“和・信”文化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建设,推进了学校三级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交流、尊重与合作的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了学校发展,学校课程渐成体系,建立了三级管理机制,凸显了学校“和・信”文化特色,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

上一篇:“美优教育”让学校更美、更优 下一篇:户外混龄游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