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优教育”让学校更美、更优

时间:2022-10-04 12:58:03

“美优教育”让学校更美、更优

北京市第九十七中学围绕“重精细管理、塑优秀教师、育合格人才”的办学总目标,创新实施“美优教育”。 美是美观、美好、美德的意思,优是优良、优秀、优质的意思。“美优教育”的核心就是使人高尚,即成为道德品质高雅、行为端正的人。学校通过“以人为本、精细管理、科研引领、课程育人”的办学方略,实现学校的内涵式转变。

1.营造“美优”管理文化

管理制度精细化。我们制定了《北京市第九十七中学常规工作标准规程》,对原有的规章制度按照精细化的要求重新修订、充实、完善,使之真正发挥激励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作用,进而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体系,真正实现用制度管理人、教育人、评价人,使制度规范成为教师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管理行为服务化。行政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变要求为服务。如实行周安排制度,让周安排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指导单,成为学校和教师之间和谐沟通的桥梁。又如,我们转变工作方式,减少会议,用更加精细的文本布置,便于教师留存和对标落实。

管理平台信息化。学校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利用QQ群、飞信群、微信群、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信息交流平台,建立集管理、办公、教学、学习、沟通、生活为一体的校园信息化平台,有效整合学校业务和管理体系,提高教师办公效率,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2.培育“美优”教师队伍

构建教师培训模式,搭建发展平台。通过组织骨干教师专题交流研讨和“每周献一课”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和示范作用;依托“青年教师协会”开展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和“成长杯”教学基本功大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将每周四设立为“教师成长研修日”,通过让教师进行“个人SWOT”分析和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发展意识,以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健全教科研制度,挖掘发展潜力。创新教科研活动内容,本着问题即课题、需求就研究的原则,倡导教师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小课题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发现教学问题―着手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行动―做好教学反思”的“四环节”校本教研操作流程。学校将科研课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创新实施“小课堂行动”,并将“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作为校级课题,实现了科研引领、课堂落实、质量提升的工作目标。

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提供发展动力。建立“教研组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的个人行为融入教研组,强化教师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以正向激励的方式取代以往批评教育的评价机制,使教师们感到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3.构建“美优”课程体系

我们重新建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从内涵、外延和发展三个层面设计,形成了“一个主导、两个主线、三个结合”的“美优”课程体系。一个主导,即以做合格学生、做高尚的人的育人目标为主导。两条主线,即一方面突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学有所长,为学生个性化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三个结合,即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紧密结合、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与教师的内涵发展和专业提升紧密结合。

为避免德育活动的“碎片化”,我们梳理构建了德育的“四育课程”(价值观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成功教育)体系。其中,价值观培育课程从三个层面实施,学生层面落实活动育人、评价塑人,实现学生自尊自信;班级层面落实打造文化、注重量化,实现班级自主自律;班主任层面落实凝聚团队、分享智慧,实现教师自立自强。养成教育课程通过发挥学生会六部委组织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值周班、学生会和班委会为核心的学生自我管理系统,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抓手,促进学生自主自律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走进场馆,走进基地,走进自然,走进社区”的“四走进”过程中,体验教育课程让学生适应社会,增强自尊自信。成功教育课程以“九七星级评价”体系为载体,尊重学生差异,通过设立“文明之星”“劳动之星”“健康之星”等,让不同的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自觉践行“美优”课程的核心价值观。

上一篇: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篇:多元建构“和融·实信”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