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时间:2022-05-15 11:13:59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提出了以下教学观点:

一、让学生知礼仪、懂廉耻、善言行,做文明之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礼仪廉耻是每一个人在文化修养和素质上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更是决定着他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规范的礼仪和言行,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通过规范的礼仪和言行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也要让学生懂得友爱和宽容,现在大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往往也比较自私,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着去与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避免孩子养成孤僻的性格。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会宽容,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不愉快时常发生,并且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着去原谅别人,培养孩子们宽大的胸怀。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次奖励,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快乐的。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所需要的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谦虚谨慎的品德

我个人认为,作为德育教育最为关键之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触摸历史,给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激起学生心中深切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撒下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地求知非常重要,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谦虚的品德,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在治学的过程中要保持谨慎的学习态度。

四、做孩子道德成长的同路人

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新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作为小学教师要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取得成功。

上一篇:以生为本,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CBMS在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