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15 10:40:49

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背景下,单纯的知识和既能的传授,已经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成为了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意义;培养方法

一、美术实践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美术实践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审美体验

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了解和掌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比如对教材的学习和教师授课的聆听,就是一个间接经验的获得过程。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体验,即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感受和体验。美术学科无疑是一门具有直接体验特性的学科,特别是对于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类知识,需要学生们亲身的去体验才能掌握,这就需要一个平台和载体,各种各样的美术实践活动,就是这种直接体验的最佳选择。例如我们在教材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地方民间美术的知识,掌握这些民间美术的大致状况和特征,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到这些民间美术的发源地,有机会观看甚至亲自体验一下这些民间美术的创作,那么则会让我们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有一个本质的提高。又如我们都觉得罗中立先生的《父亲》画得好,画得真,但是怎么好,怎么真,往往就表达不出来了。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有机会真切的观察一下一位中国的中年农民,我们就能体会到罗中立这幅画中的所蕴含的深刻的精神性特征。而这种感受,只能是通过实践才能得来的,这些不同的审美体验,对于从事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大学生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关乎到他们一生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及审美能力、审美体验的提高。

2.美术实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志曾深刻的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美术研究和美术创作,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中国的美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种各样的美术实践,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着诸多的益处的。或者说,美术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美术实践中,往往都是一个相对宽松和和谐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具体的实践,往往都处于一种相对兴奋的状态中,愿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兴奋会让思维处于一个高度积极的状态,而这种高度积极的思维状态,正是创新思维的原始形式,在此基础上,学生们会自主、自觉的去做各种尝试和探索,每一次的尝试和探索,可能会经常伴随着失败,但是失败本身也是一种收获,而且在不断的努力之下,相信每一个同学都会获得自己的创新收获的。美术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尽可能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和平台,而正是这个平台,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新潜力。

3.美术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现出来,而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来说,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成为了一个当务之急。对美术专业的培养过程,也要进行全新的审视。我们的毕业生,往往具有着较高的理论素养,但是实践能力却相对匮乏。要知道一个人实践能力的高低,早已经成为了用人单位的标尺。理论能力突出,实践能力不足,往往会给人“纸上谈兵”的感觉,而且现在很多和美术相关的工作,本身也都充满了实践性特征,对于单纯的理论研究人才需求很少。如果我们在大学四年的培养过程中,始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就业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每一个学期都有相关的实践类课程开设,学生就会觉得学校并不是封闭的,社会上的工作跟自己并不遥远,特别是由学校联系和组织的到各个单位的定期实践,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当他们真正面临毕业和找工作的时候,一切就会变得自然和轻松,因为之前自己已经长时间的接触过了相关的实践,所以说,积极开展各种美术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1.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类课程

要想切实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类的课程数量明显不足,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首先要在课程数量上,对实践类课程予以完善,从市场和就业的角度出发,增补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其次是在课程的设置中,改变以往的时间安排。以往的实践类课程,往往都集中于大学最后一年开设,但是大四往往是同学们最忙的一年,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所以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使实践类课程贯穿于四年之中。最后是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以往那种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旧模式,而是从“实践”二字出发,尽可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实践类课程的特征。

2.搭建各类实践平台,满足实践需要

各类的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展开的基础。首先是固定基地的建设。包含学校的各种实验室、操作室等,真正的能够面向同学们敞开使用。其次是由学校和院系出面,主动的联系当地的一些用人单位,签订长期的用人协议,将其发展成为学校的固定实习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和事,锻炼其应对任何问题的胆量和各种环境下创作的信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今后的就业,都是受益匪浅的。最后是要大力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学校要在人力、物力上对于美术活动的开展,予以大力的支持,鼓励学生们全力参与。比如对于美术社团的充分支持,每年予以专门的经费,在场地、器材、设备上大开绿灯,并委派专业的教师予以协助。又比如对于画展的举办,将活动的管理权交由学生会、团委等承担,策划、展出等权力完全下放,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力求全员参与。每个具体环节选定负责人,由负责人组织。学生强化了责任心、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协作能力,活动形式和内容推陈出新,管理与组织工作有条不紊,真正意义上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建设,保证实践质量

师资建设作为学校软实力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必须注重对于大学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再培训,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大致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大学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在系统掌握专业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操作能力的工程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大学中担任兼职教师,这类人员的引进,可以使学生和学校切实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具方向性。通过这两方面的改革和调整,不但可以推动学校实践教学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经常观摩。观摩完之后,教师把每一位学生在观摩中出现的问题记录好,作出改进的方法、计划,然后把改进后的教学方法用以实践教学,力求让每一次观摩都是一次交流、沟通的渠道。

综上所述,“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重视实践,历来都是为知识分子们所有为重视的,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来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美术实践,大力开展美术实践,以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仲・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关键Ⅲ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8)

2.容富艺.美术类艺术实践活动的双重[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04).

上一篇:篮球教练员在团队凝聚力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艺术概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