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时间:2022-05-15 06:46:08

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摘 要]本文从当前中职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难以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目的是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来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实用型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 双师型 内涵 师资队伍 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中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当今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各行各业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大批的技能型人才,由此,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同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技能人才的重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培养建设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实用型的教师队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支队伍既不同于高等学校的学者型教师队伍,又不同于基础教育纯理论知识的教师队伍,而是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技术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队伍,称之为“双师型”教师。面对现实,我们中职学校在面临着诸多困惑的同时,“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称得上是一个“硬件”工程,如果这项工程完成不好,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更难应对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挑战。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一、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必要性

(一)“双师型”教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点,培养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满足社会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实用型、技能型初、中级人才必须依靠“双师型”教师来肩负这一重担。要求中职教师具有既是教师、又是师傅(或技师)的双重能力,在理论教学中指导学生实践,在课程教育中指导实作、实训,并能将最新科学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为企业、行业培养合格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学生掌握真实本领的需要

教学问题关键是教师问题,“师高弟子强”对职业教育来讲最为现实和直接。只有“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快更好的“弟子”,只有“双师型”教师才能把学生教得精、教得活、教得好。学生学起来才有兴趣,才学得生动,并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专业知识转化成技术技能。

(三)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来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教师自身发展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使之成为现代技术的工程师,为企业培养出一批批的产业大军,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企业、行业的欢迎,并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就业铺开广阔的大道而受到学生的爱戴。

二、难以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政策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尚未真正进入主流教育体系,还存在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三类学校管理体制各异,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职业学校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尚未形成。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按标准规定中职教育的师生比1:16来配备教师;在评职称问题上,有的地区还存在没有实习指导教师系列评审体系,专业教师只能评助讲、讲师、高讲等重理论型的职称,对国家规定的“双职称”制度根本难以实施,造成了师资来源不畅通。

(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体系未形成

首先表现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数量少,无法跟上各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招生规模;其次,现有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功能发挥不足,资源利用不足;第三缺少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师资培养;第四缺少企业的合作与支持。

(三)教师自身的问题

教师自身也存在着严重阻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淡薄,对从事的职业教育缺乏事业心,消极应付,缺乏进取精神。第二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拥有了这两张证书就已经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造成与实践相脱离的后果。第三偏颇现象。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同志一般年龄偏大,他们的学历较低,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缺乏终身教育的理念,认为自己马上要退休了,只要操作技能过得硬,没有必要再去学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另外一种就是年轻的,或刚从学校毕业的,他们拥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这部分人缺少理论联系实践的经验,缺少专业技能水平,往往这部分人自己也只想向理论型教师发展。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几个对策

(一)领导重视,纳入制度

中职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是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职业学校的事,更是各级政府的事,同时也是企业、行业的事。要从根本上提高这一认识,才能解决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过程中的“梗阻”。一是政府要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学校和企业、行业制定建设培养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建立健全培养经费的保障机制,拓展培训学习的空间;三是深化改革“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四是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五是学校要深化改革分配制度,要为“双师型”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体现“优劳优酬”的价值意义;六是企业、行业要广泛参与,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与企业技师的提高培训纳入一体,优化人才资源,促进校企合作。

(二)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

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认真总结我们国家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国际上成功的作法和经验。德国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看作是国家经济振兴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已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体系。其培养渠道:一是在综合类大学中,设技术师范学院或系,培养职业学校专职教师,保证“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来源,中职学校要按照师生比为1:16的要求,保证配够配足职业教育师资数量。二是专职教师通过国家考试,取得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资格。三是坚持持有资格证书才能任教,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必须是职业学校毕业,具有两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须经师傅学校培训获得有关证书。四是设立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学院,负责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也为在职教师的再培训提供了保障措施。

(三)择优培养,严格考核

一方面对现有专业教师坚持继续教育制度,帮助教师建立清晰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在职研究生的职业资格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学校工作实际。同时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要求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或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仅学知识,而且还贡献知识,发挥他们的能力,让“包袱”真正变为“财富”,受到企业的欢迎。同时在培训时,我们要严格选择“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象,对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望强烈,富有奉献精神,具有责任感事业心的青年教师纳入培养对象。学校要按规划、分专业择优择重培养。为“双师型”教师打通成才之路,搭建发展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分阶段、按步骤派送到校外企业、行业进行顶岗培训,投入到产品加工、产品开发、经营管理之中去,促进“双师型”教师具有综合性才能,全面锻炼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按照科学的考评体系,实行定性和定量考核,按期公布考核结果,同时在培养、培训中发现优秀人才、科学地使用人才,逐步建成一支知识丰富,技术过硬,德能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引进企业人才,实行专兼结合

国外一些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充分利用企业人才资源、广泛聘用在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职业教育,作为兼职师资,其积极作用是:通过他们既可以把当今最新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又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合平,从而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为学校注入教学活力,同时达到精简专职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五)转换教育观念,健全考核和评价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作为搞职业教育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通过各种会议、讲座等进行宣传教育,使教师们明确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是大势所趋,从而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提高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专业理论基础强而缺少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与技能水平高而缺少专业理论基础的教师互相结队,取长补短。

其次,在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同时要加强教师聘任后的管理和考核,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教职工岗位职责考核范围,制定科研工作量核定和计分办法,并对教师进行教育和教学、实践环节、技术服务为主的全面跟踪考核,逐步完善合理、科学的考核量化指标,在工作量统计、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时作为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健全有关的考核机制,有了严格的考核机制后还必须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如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等等,在鼓励和激励教师参加进修,职业教师进修的途径、形式灵活多样,基本上都有短期、中期、长期,不强求一律。教师参加进修可以向学校或地方学区申请补助经费,在职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一级学位,其薪金和待遇会随着学位的升迁而提高。

总之,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关键在教师,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教办学的特色,只有具备了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人才,使职业技能成为连接教育和生产的纽带。面对千载难逢的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期,作为职教人一定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自加压力,在抓好基础建设的同时,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推动学校向内涵发展,为造就数亿百计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数学计算》 下一篇:运用“诱思探究教学”实现学生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