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15 12:33:4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针对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措施。突出了实践环节的加强及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课改思路突出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导向。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创新能力;实践环节;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54-02

《机械原理》是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在机械工程人员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学生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环节。在基础课到专业课之间起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一、机械原理课程的学科现状

目前的机械原理课程目标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造成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实践技能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在课程结构上,学习内容受到限制而产生狭隘和滞后的弊端,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在制造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今天,学科现状不能满足需要。第三,在课程实施上,课程教学基本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最大的弊端是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教学质量检验的滞后性。

传统机械原理的教学特点是:教学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与实际应用有一定距离。授课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知识,以逻辑推理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学生能力培训的环节,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很不利。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是先理论后实践,容易产生实践与理论分离的现象,教学很难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的需要。为此,进行教学改革,开展项目教学,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与实际工作项目的顺序来优化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械原理》课程改革方案

(一)改革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改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增加或删除,而是在专业化的前提下,优化组合了相关内容的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思维整体性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围绕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调整。

1.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学时的调整

多年来,机械原理课程存在着理论课课时过多,实验和实践课课时偏少的现象。我院自机制专业成立以来,每学期理论课和实践课学时分别为:理论课为70学时,实践课4学时。近一年,增加一周课程设计时间,但试验课受条件限制,很少开展。针对这一现状,在课改方案中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理论课课时针对模块化教学的需要,设计为55学时;单独开设试验与实践课程,课内试验为12学时,此外进行为时2周的课程设计(课外进行)。加强了实践课时量,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同时,理论课教学也基本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

2.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大幅度调整

以前的机械原理教学侧重于基本知识点的分析方面。内容上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的分析、常用机构的设计等方面;机械运转及速度波动调节和机构的平衡等方面很少涉及。现在,随着机器向着高速、自动化、精密化方向的发展,机构如何在高速下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机构的多样性创新需要各种机构合理综合与合理选型。因而,教学内容方面要适当调整。在总的理论课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调整的教学内容更接近于工程实际,更具体化。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宽而精”。“宽”就是知识面广,涵盖的内容广;使学生在设计时能做到思路开阔,激发出潜在的创造性。“精”就是对机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做详细的阐述,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未知机械产品时,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本着这些原则,课程内容上压缩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的分析的课时,机构的结构分析保留原有的内容,因为杆组分析法对机构的多样性设计和创新设计方面,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常用机构的学习中,减少推导性内容,重点介绍机构设计的方法,增加了机构的组合设计、转子动平衡和机械调速等内容。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符合现代工业设计对学生总体知识掌握水平的要求。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长创造才干,锻炼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试验与实践教学中,始终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明确试验教学任务,更新试验教学内容,改革试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试验教学考核,提高试验教学质量。

在试验教学方面,以往实验课内容偏少,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且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完全按照指导书提供的步骤进行,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试验内容上增加了《机构认知实验》和《转子动平衡》等实验。这些实验密切联系实际,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创新设计实验,大大丰富了实验课的内容。课程设计方面,尝试增加《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次融合,提高学习兴趣。

此外,实践教学涉及的实验及课程设计要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地进行。为此,将机械原理中涉及的实验与实践分为三个阶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基本内容为:第一阶段,机械认知实践阶段,学生通过参观实训车间的设备、动手拆装减速器装置,了解轴、齿轮、轴承等常用机构与零件,加深对机构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机械基础实践阶段,让学生利用学期内安排的钳工、车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环节了解与机械原理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实习时间,掌握更多知识,又在不占用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加强了实验、实践教学效果。第三阶段,机械综合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建立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例如,机械原理实验中,前面分别学习了常用机构的设计,也进行了相关的认知实验,此时可布置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用图解法对牛头刨床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构件受力分析,确定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确定原动件的平衡力矩。通过这一阶段的实验设计,使学生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系统的培养与锻炼。

此外,可以采用灵活方式设计一些综合实验,只布置实验任务与最后要求,而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则由学生自己确定。例如,布置一个能实现将回转运动转变为往复运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很多种,让学生自己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这样,学生完成实验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创建一个适宜的环境。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改革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教师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目的只有一个: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机械原理》的教学中,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带着学生层层推进,逐步引导学生领会相关内容。例如矢量图解法分析速度和加速度的内容,可以改变教学顺序,先讲相对容易些的速度分析;在熟悉矢量多边形应用的基础上再讲解复杂的加速度分析,学生就能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对于简单的概念性较强的内容,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辅助以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印象。例如学习四杆机构的演化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介绍曲柄摇杆机构演化成曲柄滑块机构的方法;再介绍机构演化的基本途径,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教材中几种导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区别,总结这几种机构是如何由曲柄滑块机构演变来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很容易发现规律,不仅深刻领会了学习的内容,还对机构的多样性演变方法有所启发。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积极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方面,开设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基于研究和开发的学习,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的开放性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结合教材内容,并根据我院现有的设备,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对机械原理中部分知识内容划分为多个学习子情境,在各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去学习,查阅资料,听取教师的理论讲解,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资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决策;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最后教师参与学生工作成果的检查与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真实的工作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这种以“项目”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贯穿在一起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的项目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企业实践中的众多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应对实际问题、解决机械工程难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教学计划,教师拘泥于课本的教学,已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有必要探索具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之路,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永林.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薛铜龙.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张晓玲.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4]符炜.机械创新设计构思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张晶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化教改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11,(6).

上一篇:公民参政背景下政治传播的策略 下一篇: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