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财务风险规避研究

时间:2022-05-15 11:44:16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风险规避研究

摘要: 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办学基础不牢固、筹资困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社会捐赠落后等问题,需要采取风险识别、分析评价与分级、风险处置、规避和反馈等环节,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风险成本降到最小,推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务风险;风险规避;监控;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64-0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蓬勃发展,但是相当多的民办高校出现了资金不足,资源紧张,运转困难,投资效益低的现象,造成教师整体收入水平低、办学条件不完善、科研条件较差等问题。甚至部分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保守经营和资金链中断而衰落或勉强支撑,以至于一些民办高校难以为继,最终破产的结果。因此,构建民办高校筹资体系,规避财务风险,对推动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办高校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实施的专科以上并从全国高考考生中招收学生的高等院校[1]。民办高等教育在缓解升学压力、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0年,我国现有民办高校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在校生476.68万人,其中本科生280.99万人,专科生195.7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0.61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836所,各类注册学生92.18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以学费为主,基础设施以贷款为主,社会捐赠较为落后,政府拨款几乎没有的境地。这些财务问题严重制约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1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状况

一般来讲,那些规模大、条件好、特色强、模式新的民办高校,以及校园环境、设备投入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学科专业设置更趋市场化的高校,学校生源稳定,财政资源较为充足,形成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而另外一些高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规模偏小,导致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较差,进而影响学校的声誉,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不得不破产关门。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民办高校相比而言,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社会捐赠贫乏,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的学费,一般都只能维持正常教学,很难在校舍和教学仪器设备上进一步改善,而现行的教育模式越来越要求依赖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场所的修建、教学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加上外聘教师工资,使部分民高校举步维艰。据2004年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对1134家的全国民办教育机构名单跟踪调查:已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停办或无法查询,有过一成的学校被其他机构兼并,基本正常运行的学校不足总数的四成[3]。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办高校进行投资决策时,缺少科学的投资指导,对民办高校筹资体系缺乏认识。

2010年民办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398.07元,生均事业收入9390.77元。举办者团体和个人投入694.3元,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我国民办高校自产生以来定位不明,一方面不能获取政府的投资和支持,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社会捐赠和投资,导致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4]。随着教育组织理论发展的逐渐成熟,必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民办高校筹资体系(见表1)。

根据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我国民办高校筹资体系主要由社会力量投资、政府财政投资、学生缴纳学费和民办高校自筹资金等四个方面构成,不论哪一类型的民办高校,学费都是筹资的主要来源。许多学校完全依靠学费办学,像黄河科技学院学费占学校年收入的比例达95%,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则达到100%。以生养学,在学费收入和学生上学有限的情况下,资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制约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由于大学的公益性特征,各国政府通常把大学作为“准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来管理,一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各界资助。因此,社会捐赠在国外高校筹资来源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美国私立大学经费来源,20%来自捐赠,25%来自学费,25%来自联邦政府,30%来自大学自己的营业收入。公立大学则是9%来自私人捐赠,13%来自学费,31%来自政府拨款。[5]据美国新闻(U.S.News)调查统计,在美国754所私立大学中,2009年平均捐赠基金达到2.96亿美元。哈佛大学2008年捐赠基金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70亿美元,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捐赠基金下降到2010年捐赠基金达到269亿美元,但仍然比第二名的耶鲁大学高出100亿美元。[6]一般来讲,美国民办大学每年把捐赠基金盈利的5%用于学校发展,雄厚的捐赠基金为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物质基础。如,哈佛大学年运行经费的三分之一来自捐赠基金的盈利,这为哈佛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卓越成就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相比之下,我国民办高校所吸收到的社会捐赠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民办高校捐赠不足的存在,有很多因素,最主要的还是民办高校自己没有把捐赠作为大学校长的首要任务来抓使然。

2 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原因

我国民办高校筹资的困境首先表现在办学经费总量不足。由于资金总量不足,教学设施更新困难,师资力量不能得到有效扩充,办学质量提高困难。由于办学效益不高,很难得到金融机构、民间资本以及其他投资者的信赖,资金来源的渠道不能拓宽、筹资困难,形成资金链的恶性循环。

其次,民办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以学费为主。2010年我国民办高校收入总额510.77亿元,收入总额中学费占80.1%;杂费占4.6%,捐赠占0.33%;财政资助占3.76%,其他占1.51%;举办者团体和个人投入占6.48%;而民办高校开展校办产业方面的收入只占0.17%。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和社会捐助很少,民办高校最主要的经济收入还是学费,占全部收入的80%以上。而民办高校开展校办产业方面的收入只占0.17%,收取学生学费、以学养学是大多数民办高校获取办学经费的唯一选择。(见表2)

上一篇:浅论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数学教学 下一篇:石油化工废水处理移动罩滤池系统的改造技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