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成县妇幼卫生监测主要指标分析

时间:2022-05-15 09:50:53

2006~成县妇幼卫生监测主要指标分析

通过开展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地妇女儿童健康主要指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确认高危人群和范围,了解引起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发现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并对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为改进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县2006年被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确定为甘肃省新增的监测县,是全省10个监测区县的农村监测点。2006年确定为部级监测点后,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和孕产妇死亡监测以县为监测单位,以5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为监测对象;出生缺陷监测以县医院和妇幼保健站为监测单位,以监测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围产儿为监测对象。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和《中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妇幼卫生监测工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指标

2010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2009年相比都有所下降,与2006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幅度较大,均>20%,见表1。

5岁以下儿童死因死亡率监测指标

2010年与2006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0年排在前4位的主要死因死亡率依次为: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与2006年排在前4位的主要死因死亡率相同。2010年与2006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死亡率相比下降幅度最小的是肺炎,达4.44%。

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总发生率

2010年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总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由2007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的221.64/万,下降到2010年的99.21/万,见表2。

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排序

2007、2009、2010年排在首位的主要出生缺陷为神经管缺陷,见表3。

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

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排序为产科出血、颅内出血、妊高征、重度贫血、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前三位的死因为产科出血、重度贫血、颅内出血。

孕产妇死亡率

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2006年64.84/10万下降到2010年的28.89/10万。2006~2009年共上报9例孕产妇死亡,其中4例死亡地点在县级医疗机构,5例孕产妇是在家中分娩死亡的。通过县级专家组讨论评审,4例为可避免死亡,5例为不可避免死亡。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降消”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妇幼卫生监测项目的实施,使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住院分娩率从2006年的65.11%提高到2010年的93.87%。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群众的保健意识较低,需要政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妇女儿童两个死亡率降低。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危重孕产妇及危重患儿急救绿色通道,制定相关的转诊制度,救治经费全省统筹,提高救治经费的报销比例,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妇女儿童的氛围,也是降低妇女儿童两个死亡的有效措施。

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出生缺陷监测范围,扩大出生医院监测的范围,在监测县医疗保健机构都应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同时在监测县将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内容和经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提高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妇幼卫生信息资料的质量。

省级妇幼卫生监测机构应继续加大对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将妇幼卫生监测县开展工作的情况纳入年度省级目标责任书考核,使卫生行政部门更加重视妇幼卫生监测工作。

表2 2007~2010年成县出生缺陷监测总发生率(1/万)

表1 2006~2010年成县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表3 2007~2010年成县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排序(1/万)

上一篇: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普查分析 下一篇:自体输血在Rh阴性血型维吾尔妇女异位妊娠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