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15 03:09:58

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 要: 网络信息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何尽快使学生适应基于计算机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很多教育家的共识。本文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意义,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自主学习 认知能力培养

1.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不断加速。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及自主式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引进大学课堂。这些改变必然要求学生学习方式加以改变。面对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部著作中,特别强调了两个观念,即“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其中“学会求知”是基础。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更加努力寻求学会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的种种机会中受益”。由此可见,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急不容缓的教学任务,是时展的需要。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性是一个繁杂的任务,需要各方面配合,如何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自主学习模式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帮助学生提高学科综合能力的同时更要通过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这将会有效地强化学习效果。

2.自主学习的含义

许多学者对“自主学习”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Holec是这样界定的:学习者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他指出,自主学习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学习者必须有能力负责管理学习,二是必须有一个学习机构,学生在这个机构里能自己支配学习。学习的目的不仅要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自主学习的基本精髓: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的,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并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技能和锻炼培养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设定目标、计划、策略及最后阶段的学习自我评价,使得学习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之上的“坚持学”。

3.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应试教育模式和压力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如何提高测试成绩过分关注,主动性学习比较缺乏,依赖性强,而新模式又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他们的传统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受到挑战,也对主观意识方面的接受带来影响,因为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衡量起来要困难得多。由此,如何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模式的”过渡是关键所在。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的自主性是动态的、变化的,绝不能只简单关注某一阶段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变化。

4.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4.1加强元认知策略训练

元认知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方面,其核心是培养认知能力的自我认识、自我反馈及监控和评价自我学习的能力。基于计算机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具有自主学习能的学习者需要具备以下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以及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能力的训练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被认为是效果显著的,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对元认知策略教学训练会对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认知策略的训练是进行元认知能力训练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策略,才能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对元认知策略的研究中,通过对某种学习技能的培养进行认知的训练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应包括:元认知意识的培养,了解元认知策略与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之间的关系,其中涉及了学习态度、自信心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总体而言,在实际操作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在新的学习阶段开始前制订完整的计划,了解学生有关元认知知识和策略方面的情况,并根据情况在训练开始阶段采用指令直接、明确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学习策略的目的和价值,督促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教会他们如何选择学习策略和如何监控与评价自我学习。

4.2唤醒自主学习意识

著名自主学习的意志理论者科尔曾指出,“自我意识”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高度的自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只有个体具有自主学习的愿望时,即自主意识被唤醒后,才能积累起丰富的意志控制策略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自主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发展,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国外自主学习者提出学习的兴趣越高,个体就会产生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就越强。

教师要教会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方法,使他们能为自己制定一个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导向,它在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调整、控制教与学的策略、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3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并被越来越多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这导致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由个别化教学模式向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模式的转变。这也是教育者们为了改变计算机教学的低效率现象所进行的探索。在课堂演示模式下,计算机可同时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使得计算机可表现的信息更加丰富,增强了课件的表现力,同时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另外,许多多媒体制作平台也投入使用,增加了课件制作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制作课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改变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其基本出发点都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刺激的新颖性、醒目性、变化性、奇特性,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学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他们自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唤起求知欲,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

4.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握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挖掘思维问题,营造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训练学生从新的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含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敢于质疑、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迁移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层次的能力,这不但涵盖了其他各项能力,更蕴含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迁移能力的直接体现就是在课堂上利用问题创设新的情境。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法,将掌握的基础知识加以重新组合,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提供“独立解决历史问题”的空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创新思维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培养问题能力。质疑是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先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又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是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研究表明:培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

5.结语

现代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在完成高校教育后仍需继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发展自我,才能适应竞争与变化,这种终身教育的要求,决定了大学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如何尽快使学生适应基于计算机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信息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突出和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获得和提高元认知能力和各种认知能力。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Anderson,J.R.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Boud,D.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New York:Rogan Press,1988.

[3]陆根书,于德弘.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庞维国.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论奖学助学体系与高校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加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