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时间:2022-05-15 12:43:05

企业会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摘 要: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其自身会计风险控制水平高低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市场经济朝着多元化发展,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也随之转变。然而,当前企业过分追求经济价值的创造,忽视了对会计风险控制工作的关注,导致企业运营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及弊端。为此,本文针对企业会计风险表现、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会计风险控制策略,为企业改进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会计风险;经济效益;防范对策;体制疏松

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助推下正迎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稳步前行,其在市场中的发展空间以及潜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增强。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内部会计风险控制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加。虽然当前我国企业经营逐步朝着规范化发展,但对其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内部会计风险控制工作相对混乱,管理手段以及信息化程度相较于发达国家企业明显处于偏低水平。故本文现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风险表现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今后的企业会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企业会计风险表现

1.经济效益差强人意。企业会计风险在企业经济效益差强人意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时材料购买以及制作成本费用过高、企业收益毛利率低下。而其资产进行投资后的获利效率以及投资回报金额都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从企业长期运营角度来讲,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的获利能力就是企业在未来生产、经营过程中现金收益能力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其还是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生产状况好坏进行衡量的最为可靠和重要的价值指标。从实际会计风险控制来讲,企业在现实运营中对债务进行偿还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其在进行日常投资后所收到现金的实际流入量。一旦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无法获得超出或与资金流出量相等的资金收益情况下,企业将无法对已经到期的债务进行偿还,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将承担较高的财会风险。

2.资金周转能力有限。企业会计风险在资金周转能力有限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运营资金匮乏、总体负债金额及比例过高、企业社会信用度较低以及在进行多方渠道融资时的能力较差等。在现实运营过程中,企业进行适度的资本负债,可以通过财务杠杆的调节来获取与之相对应的收益,但是一旦企业资本负债行为过度,导致企业承受的债务水平超出了自身偿付能力,便会使企业在市场中的信用度受到严重影响,再次向市场及社会公开募集筹措运行资金时,将会变得举步维艰。与此同时,企业负债额度过高,还会相应削弱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偿还及支付能力,对企业自身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恶性循环之下,企业在市场中的信用链条一旦崩断,其运营所能够获取的实际现金流入量将会明显降低,将有可能影响企业到期偿债能力,引发企业财会风险,严重者将会造成企业解散。

3.法人管理体制疏松。企业会计风险在法人管理体制疏松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在对企业会计风险控制工作进行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在对企业流动资金进行管理时缺乏相应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得企业的运营资金在进行投资后得不到相应利润的回馈。因此,企业法人管理体制在当前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的下属员工无法根据制度的具体要求进行工作,尤其是会计核算部门。因为对其缺乏相应严格的管理,使得会计部门在进行工作时并不能够进行准确无误的登记与核算,甚至会出现漏报错报的现象而引起财会风险。

二、企业会计风险存在的原因

1.财务核算准确度不够。企业内部财务核算准确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过程中,并不对其运行过程中的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的金额进行区分管理和统计,对企业生产的成本费用采取胡乱登记,并将一些不能称之为是成本范围内的非运营性支出金额强行列入到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成本账目当中,其中包括企业的资本金额支出以及企业营业金额支出等,这样的做法严重违反了企业相关的资金成本管理与核算制度,并最终使得企业的成本审计不良现象逐渐增多,企业的运营水平及相关利润的获取受到了严重影响,进一步削弱了企业会计风险控制效果。

2.财务管控机制不健全。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制度的建立是用来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合理规范的基础保障。但目前我国各类企业在财务管控机制构建过程中,相应工作往往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落实,甚至有些企业并没有构建财务管控机制。已经构建财务管控机制的企业在进行日常会计管理、财务成本核算及报表制作过程中,大部分内容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相矛盾,如企业运营中的利润额度、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数额等,相应记录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与此同时,企业在建立财务管控机制过程中,并没有树立明确的控制目标,使得财务管控机制在建立后无法适应企业财会人员的日常管理需求,影响了财会部门的管理实践与健康发展,继而使财会控制的最终效果得不到良好的体现。

3.财务信息公开化程度不足。在企业财会部门对运营情况进行收支统计时,财务信息是能将其运营效果进行良好展现的重要方式。财务信息公开化程度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下一步监督管理工作内容制定的事实依据。同时也是对企业财会部门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途径。企业财会部门通过公开企业每季度的财务信息,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效益得到准确的表达,与此同时还会增加企业内部会计部门对财务信息进行录入的透明度。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会计部门在对外界进行展示财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时间只是向管理层人员提供简单的财务信息,并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科学的财务信息依据。此种现象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法对企业运营做出有效判断,同时企业自身会计风险较高,财务控制工作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4.会计管理模式的相对滞后。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经营水平得到了相应提高,但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使得大部分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无法与新时期会计管理要求相适应。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会计管理部门的管理者思想过于保守、观念比较陈旧,故使得其在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自主意识较低,不良的行政干预做法比较明显。这一系列的现象都使得企业会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和改进,继而使会计部门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时出现一定的风险。

三、提高企业会计风险控制水平的对策分析

1.明确工作方向,完善核算体系。在对企业会计风险进行控制管理过程中,应明确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方向,并对相应的财务核算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会计部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管理不但可以推动企业规模的提升,更可以实现企业资金方面的有效管理。故想要防范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会计风险,就必须对传统的财会核算体系进行改革,将财会核算制度与企业运营制度进行有机结合,继而有效提高企业会计部门在对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时的准确程度,降低企业会计风险的发生。

2.加强财务控制,健全监督机制。在对企业会计风险进行防范过程中,应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财会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可以对企业的资产安全进行合理保护,并且能够保障企业内部各类运营活动朝着多元化、实效化以及法制化发展,继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效果,并实现对企业会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必要成本支出。

3.改革报表制度,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在对企业会计风险进行防范过程中,还应对企业会计部门的报表制度进行改革,以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化。在企业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企业内部财会信息进行合理的披露可以使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员能够对企业内部财务情况以及资金流量和运作业绩成效进行了解。企业的会计部门将企业日常的经济运行报表进行透明化公开,可以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具体收益状况进一步了解,并能够对企业是否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具体的收益回报情况进行预判。与此同时,企业的会计部门还应对企业的生产物资采购、销售以及处理等环节资金用度进行准确登记,继而使得企业内部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维护,降低生产成本错误登记现象的发生。

4.深化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在对企业会计风险进行控制管理过程中,应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以实现企业会计部门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在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首先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相应审核,并建立健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充分落实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使得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在有效的监督情况下进行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企业会计部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工作,以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得企业会计人员能够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工作作风,继而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各类企业内部会计风险控制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将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故企业为了能够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其自身内部的财会控制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会计风险控制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继而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小明.新准则下股指期货的会计风险及控制策略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07(12):68~70.

[2]张金隆,丛国栋,陈涛.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IT外包风险控制策略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1,01(33):126~134.

[3]许新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构建与控制策略研究[J].财会通讯,2012,03(26):139~140.

上一篇: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 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