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视力发育,你了解吗?

时间:2022-05-14 11:28:38

孩子的视力发育,你了解吗?

“奶奶看不太清,囡囡眼睛最亮啦,来帮我穿个线。”“宝宝,妈妈今天带你到电影院看电影开不开心呀?”“这孩子又抄漏字了,还跳行了,写作业要仔细一点。”……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怪的小事,其实隐藏着孩子视力发育的秘密,大人若不了解,可能就下了错误的判断。

人眼的构造精细而复杂,而孩子的眼睛更加娇嫩、脆弱,且处于视觉发育的重要阶段。爸爸妈妈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一些特点,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从小爱护眼睛的意识和习惯。若孩子眼睛出现异常,父母也能及早发现,引导孩子纠正过来。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特点

有的父母面对孩子被诊断为“屈光不正”有些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人眼的屈光状态分为远视眼、正视眼和近视眼。正视眼是指没有屈光度数的眼睛,不需外物辅助调节就能看清楚5米或5米以外的物体。通俗地讲,正视眼就是无远视、近视、散光,即常说的好眼睛。屈光不正则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等。

孩子出生后,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屈光状态从远视逐渐向正视发展,这是一个“正视化”的动态过程。若不注意保护视力,甚至会朝近视发展。孩子一般在5~6岁时视力发育接近成人。

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视力

年 龄

(月龄)

2~3个月

6~7个月

10~12个月

2~3岁

4~5岁

6岁

及以上

视力

0.01~0.02

0.05左右

0.08-0.25

0.5~0.6

0.8~1.0

1.0及以上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视力发育的3个显著特点:

孩子的视力不是从小就完美的。儿童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育成熟,达到成人水平。所以,父母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视力的好坏,否则,就会把孩子各年龄段正常的视力误以为弱视。

学龄前儿童大多存在生理性远视。如果孩子没有出现视力下降或斜视等情况,远视度数在相应年龄段的正常范围内(3~4岁远视≤200度,4~5岁远视≤150度,6~8岁远视≤100度),父母不用过分担心,这是孩子眼睛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Tips 孩子多大会看视力表?

一般3岁及以上的孩子,经父母或老师的教认,大多能辨认“E”视力表。父母也可买一张标准的“E”视力表,挂在家里光线充足的墙上,让孩子识别。检查时,务必让孩子交替遮盖眼睛,不可双眼同时看,以防单眼弱视被漏检。此外,父母可每半年至一年带孩子到眼科复查一次,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视力发育。

孩子的眼睛有很强的可塑性。学龄前儿童处于视觉功能发育的敏感期,若出现异常,父母能及早发现,引起重视,大多不会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好在大部分幼儿园每年都会对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发现视力异常的小朋友,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父母切勿听信能对孩子视力恢复有奇效的药物广告。如果经医院散瞳验光确诊为屈光不正,眼睛度数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佩戴合适的眼镜则是治疗的基础。如果诊断为弱视,还需进行相应的弱视治疗。若延误治疗(如超过10岁),易导致终生视力低下,会缺乏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和精细的立体视觉。

重要提示:父母若发现孩子看东西时很费劲(如喜欢凑近看、眯眼看、歪着头看、不能稳定地注视、眼球会抖动),甚至出现眼斜;或眼酸、眼红、眼胀;或孩子因难以判断物体的距离感,导致走路易跌倒等异常情况,则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保护视力,6件父母需关心的事

1.教孩子日常所需物品的正确用法和禁忌,预防眼外伤。例如,筷子不能拿来玩;手握笔、尺、剪刀、树枝等带尖角的物品时不能跑来跑去,特别是用剪刀时,家长应在一旁指导和监督;若带孩子去医院打针或家中有老人输液,告诉孩子不能拿针头玩耍等。此外,父母需将家里的洗涤用品、各类喷雾剂等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2.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和游戏。父母为孩子选玩具时,需避免挑选带激光的玩具,还有一些会闪光的玩具也要少玩或将它的闪光关闭;避免选择弹弓、子弹枪、飞镖等投掷性的玩具等。

3.帮孩子改掉用手揉眼的坏习惯。孩子用手揉眼睛,很容易把手上的病菌带到眼里,导致眼睛发炎,还可能把粘在手上的灰尘、沙子、木屑、小虫子等异物带入眼睛,损伤眼结膜、眼角膜。父母需让孩子认识到揉眼的危害,告诉孩子早晚都要认真洗脸,眼部的分泌物和眼睛周围得到定期清洁就不会常痒,可避免或减少揉眼睛的动作。

4.吃对了,对视力也有帮助。人眼需要较多的叶黄素,这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为类胡萝卜素家族的一员。但它是人体无法制造的,须靠外部摄入。因此,日常饮食中可给孩子补充一些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玉米、菠菜、甘蓝菜、西兰花、南瓜、西红柿、胡萝卜、芒果、猕猴桃、葡萄、橙子、蛋黄等。其实,只要孩子不挑食,营养均衡,一般都能满足视力发育对营养素的需求。

5.户外活动是防治视疲劳的好方法。孩子出生后,视功能是在自然光线等的刺激下发育成熟的。良好的视觉刺激是视觉发育的重要条件。当前很多父母都特别忙,但还是建议每周带孩子到大自然活动,增加接触广阔视野的机会。亲近自然,可以帮孩子的眼睛正常发育。需注意的是,父母应告诉孩子不要直视太阳。若在冬季的雪地里玩,阳光中的紫外线在积雪上的反射量增强,会对眼角膜造成损伤,可以戴深色的太阳镜来防护。

Tips 当孩子长大一些,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因为当眼球追随目标时,在眼部肌肉的协同作用下,可以促进眼球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眼部新陈代谢。

6.眨眼、远眺、闭目、转头、热敷,“小动作”不能少。正常人数秒钟就会眨一次眼,每次眨眼会使泪膜(由眼部分泌的水质、脂质、黏液组成)均匀覆盖于眼球表面,保持眼球湿润。若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使眨眼次数减少,易引起眼干、眼红、酸涩,看东西模糊。且屏幕发出的光线中含有大量蓝光,会伤害眼睛。另外,孩子在阅读、弹琴等近距离用眼时,眼睛也往往高度紧张,此时为了能看清楚,人眼会自动调节,这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睫状肌痉挛,而闪烁的荧屏刺激眼睛容易使眼疲劳、酸胀,甚至头痛,引起近视。

而适当地眨眼、远眺、闭目、转头,若条件允许可用温热的湿毛巾轻敷一下双眼,这些小小的动作能让眼睛得到休息,促进眼泪分泌,缓解干燥、酸涩的症状,还能起到按摩放松的效果。和孩子一起试试吧,让眼睛休息一下!

作者简介

宋蕾,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眼科主治医师,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婴幼儿泪道阻塞、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等小儿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治。

上一篇:记忆里的师爱 下一篇:模块化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