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导向驱动力

时间:2022-05-14 07:54:29

语文课堂的导向驱动力

语文能力是在语言活动中习得的。语文教学要在一定“语言活动训练场”中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语言鉴赏、语言评价等语感能力。因此,语文课堂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语言训练场”,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而疑问具有强大的课堂驱动力。

一、疑问是语文课堂的导向驱动力

头脑中有了疑问,就拥有了解决疑问的天然动力;课堂中有了疑问,就获得了语文教学的内在驱动力。不管这疑问是经由教师设疑激发产生,还是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产生,都能在学生心中设置一个悬念、引发一个兴趣。疑问驱使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有所行动,疑问引导学生沿着一定的路径参与活动,语文课堂在疑问的激发下活力四射。

比如张溥《五人墓碑记》,这是一篇碑记,而且又是文言文,让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往往困难重重。新授课之初,我便从解题入手设计了一个疑问:这五人是苏州非常普通的市民,而作家张溥却是闻名遐迩的文学家,为什么一个大文学家会为几个普通的市民写碑记?这一疑问一出便吊足了学生的胃口,顿时激起了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疑问激发并引导着学生参与到一系列枯燥的文言学习活动中,诵读文言段落,梳理文言词句,概述五人故事,评析对比效果,感悟五人的生死。学生在“文”与“言”相互交织的学习活动中,领悟到课文围绕着“义”所阐明的深刻的生死观与价值观:“亦以明死生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文,到课文结束才恍然大悟:本文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明代作家为“激于义而死”的苏州普通市民所作的碑记。

疑问不仅能够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还能够引导思考方向和活动方式。疑问既能激发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方式。

二、去伪存真有效设疑

发挥疑问在语文课堂中的驱动作用,最大难点在于设计有效的疑问。

1.做好铺垫,在有疑处设疑

学生终究是学习的主人,设计疑问应始终考虑学情,在学生的有疑处设疑,将问题设在学生的心坎上,对学生的问题适当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但是,学生的疑点可能千奇百怪,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可能各有不同,我们除了考虑学情,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活动环节,设计适当适度地铺垫,在学生心中种下疑问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激发疑问的灵光。

比如劳伦斯的《鸟啼》,描写“鸟啼”由微弱到萌发、由吃力到悦耳的形象,蕴含丰厚的象征意义。如果我们仅仅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些语词形容鸟啼的特点”,“鸟啼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学生可能更多的只是了解了“鸟啼”的特征,也会隐约理解“鸟啼”的象征意义。但如果我们事先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文中的“鸟啼”形象,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等,让学生事先感受到古典诗词中“鸟啼”所代表的春暖花开、欢乐愉快的美好形象,做好一定的背景铺垫,然后再让学生感受劳伦斯笔的“鸟啼”形象,在强烈的形象对比中,学生可能就会生发疑问,“为什么劳伦斯笔下的‘鸟啼’形象会如此阴暗、痛苦、艰难、死亡、血淋淋”,老师再顺势提出疑问,“本文描写‘鸟啼’形象为何会如此不同?”这正是学生心中迫切要解决的疑问,在进一步探讨文本过程中不但深切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哲理,感悟到“向死而生”的主题,更深入理解到作家通过“鸟啼”形象所反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以及作者的良苦用心,“面对人类如此惨烈的死亡阴影,作者希望人类能像鸟儿一样向死而生”。

2.前后勾连,有系统地设疑

语文课堂中的疑问是相互联系的,前一疑问是下一疑问的铺垫,后一疑问是前一疑问的深化,前后勾连,疑疑相扣,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比如伯尔《在桥边》,小说以“我”为线索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我”在受伤后被他们派到一座桥边数人数,“我”爱上了一位姑娘,没有把他计算在内,主任统计员检查工作时夸奖“我”忠实、可靠,最后“我”被派去数马车。不管“故事”如何简单,却是理解一篇小说的最初入口,教学时应该从故事设疑:“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如果一来就介绍“废墟文学”,然后设疑:“‘我’在小说中是个怎样的形象”,且不说“废墟文学”与小说人物有什么必然联系,单单开篇便设疑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却显得突兀、不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如果能够前后勾连地去设疑,先设疑理清故事情节,使学生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设疑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我”这个人物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物质层面的单调“计数器”,而“姑娘”只是他枯燥单调的计数生活中美好的精神寄托,学生就能深入理解伯尔在文中反映的战后“精神废墟”的主题。

3.直指核心,在思维深处设疑

语文课堂应该重视主问题设计,直接指向核心教学内容和思维深度。疑问如果能够指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人生体悟,语文课堂便会方向明确,主题突出,就能使学生在对主问题的思考中培养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

例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主问题:(1)从小说故事来看,你认为小说主人公是老贝尔曼还是琼珊,为什么?(2)作者把贝尔曼设计成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的老画家,其用意是什么?(3)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小说通过贝尔曼的形象表现什么主题?

这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感受贝尔曼形象;第二个问题感知人物细节,旨在深入感受老贝尔曼真实丰满的形象;第三个问题理解情节构思,旨在进一步领会“留白”艺术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第四个问题把握小说整体,旨在探究小说的主题。这四个问题分别从人物、情节、主题等维度设疑,每一问题都富含思维深度,共同指向对人物老贝尔曼的解读,共同指向对小说主题的解读,将语文课堂导向深入。

作者单位:浙江玉环县玉城中学。

上一篇:新奥迪A6L未来属于创造它的人 下一篇:精彩的“引”快乐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