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窥镜所见及其鉴别诊断

时间:2022-05-14 10:49:27

早期胃癌内窥镜所见及其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内窥镜下表现及诊断特点,为临床早期胃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内窥镜检查,观察和记录诊断结果。结果 40例早期胃癌病灶以胃窦及胃角为主,分别为42.5%、30%;内窥镜分型中以Ⅱ型为主,占45%;活检组织学中高级上皮内瘤变65%,其次为局灶腺癌,占22.5%。结论 早期胃癌以Ⅱ型最为常见,且好发于胃窦部位。早期内窥镜下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窥镜;鉴别诊断;表现

早期胃癌指的是癌组织仅存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若早期未发现或置之不理则会发展成中晚期胃癌,威胁患者性命[1]。相关文献报道胃癌病死率较高(恶性肿瘤中死亡率高居第二),生存率较低(全世界5年生存率在20%左右),为此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行内窥镜检查,旨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其中,男性31例(77.5%),女性9例(22.5%),年龄在36~73岁,平均(55.5±1.5)岁,其中小于40岁者3例(7.5%),40~50岁者12例(30%),51~60岁16例(40%),超过60岁者9例(22.5%)。临床表现:无症状体检者2例(5%),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者38例(95%);其中上腹痛23例(57.5%),腹胀、纳差18例(45%),恶心呕吐5例(12.5%),黑便12例(30%),呕血1例(2.5%)。

1.2 方法 本组40例患者均接受内窥镜检查,检查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患者内窥镜检查相关知识,让患者自愿签订内窥镜检查知情书。严格按照标准取材,对于直径在1cm以下的病灶来说,全部取材;对于直径在1cm以上的病灶来说,选样取材。利用石蜡固定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检查病灶组织类型、浸润程度及是否淋巴结转移。

2 结果

2.1 早期胃癌诊断 40例患者内窥镜检查后胃窦17例(42.5%),胃体5例(12.5%),胃角12例(30%),贲门下胃底6例(15%)。活检组织学类型中高级上皮内瘤变26例(65%),低高级上皮内瘤变3例(7.5%),局灶腺癌9例(22.5%),局灶印戒细胞癌2例(5%)。见表1。

2.2 内窥镜分型 Ⅰ型(隆起型)8例:①基底较窄结节状隆起,表现为表面呈现颗粒状或者状,大不一;②基底较宽的结节状隆起,表现为中心凹陷,充血肿胀;③基底宽的多峰息肉状隆起,表面浅糜烂且附有苔膜。Ⅱc型5例:①粘膜表面呈现小且不整浅糜烂、小出血特点,附有白苔;②大部分被破坏的粘膜与附近正常粘膜间有明确的界限,部分模糊不清,糜烂形状多样(尖锥状、V字形等),且没有光泽;③部分病灶浅糜烂面积跨度大。另外Ⅱa为浅表隆起型,Ⅱb型为浅表平坦型,共5例。Ⅲ型4例:与良性溃疡病变表现基本相似,大多数不平整,边缘出现小结节状隆起特点,边界部分清晰。

3 讨论

早期胃癌没有特异性,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症状及表现类似,易造成误诊,延误胃癌治疗时机,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3]。为此了解早期胃癌与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类似疾病的区别,尽早的诊断出早期胃癌至关重要。早期胃癌内窥镜分型包括Ⅰ型、Ⅱ型及Ⅲ型,即隆起型、表面型及溃疡型,而Ⅱ型包括Ⅱa、Ⅱb、Ⅱc三个亚型[4]。其中Ⅰ型易与良肉诊断混淆,而良肉大小通常不超过2cm,且形状比较平整,基底窄细,表面光滑且没有糜烂,鉴别时从病灶直径、形状及光滑度几个方面入手。Ⅱa型要与良性微隆起病变区分开来,Ⅱa型内窥镜下为病变相对较小,形状为半球形或圆形,表面光滑且有细小颗粒;初步诊断若鉴别不开,则需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5]。Ⅱb与炎症性粘膜性状类似,其鉴别关键在于观察局部粘膜是否存在发红、无光泽、粗糙等症状,若存在则可初步诊断为Ⅱb型,但需行组织活检进一步确诊,等等。本研究40例患者内窥镜分型中Ⅱ型检出率最高,为45%。另外,病灶部位以胃窦为主,所占比例高达42.5%,同时病灶直径以1~2cm为主,占70%。可见早期胃癌主要特征为病灶多数位于胃窦中,病灶直径多为1~2cm。由于早期胃癌诊断易受内窥镜操作、医师认识水平等影响,为此需进一步诊断医师专业水平,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仔细的检查,不同病灶部位采取相应的诊断手段,同时医师要熟悉掌握不同类型早期胃癌的特点,且能正确鉴别早期胃癌与慢性胃炎等相似疾病,提高内窥镜诊断水平。

综上所述,早期胃癌以Ⅱ型最为常见,好发于胃窦部位。加强患者内窥镜及相关辅助检查,尽早确诊早期胃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芳,郑勇,黎永军,等.26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07):653-656.

[2]包静龙,夏惠治.早期胃癌32例胃镜检查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9):4748.

[3]李军.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1(33):60.

[4]闫同庆,史文忠,张允定.胃镜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2(17):76-77.

[5]李秀荣.48例早期胃癌的内镜特点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04):42-43.

[6]Lehecrtt T,Buhi K,Dueek M,et al.Two-stage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perforated gasstric cabcer[J].Ear J Surg Oncol,2000,26(8):780.

上一篇: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观察... 下一篇: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尿激酶注入治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