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时间:2022-05-14 04:38:33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第一,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自1995年以后,银行存贷关系从原来的贷差转向存差,存差数额从1995年的3000多亿元快速增长到2006年末的11万多亿元,并且还有加速的趋势。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格局下,存差快速扩大与贷存比持续下降是流动性过剩的一种直接体现。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行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来,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增速明显低于存款余额增速,而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幅下降(见表1)。2006年末,金融机构存差达11.01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8%;存量的贷存比为67.17%,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67元转化为贷款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其他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第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超额准备金既可以发放贷款增加资产,又可以支付存款减少负债,其金额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是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另一个重要表现。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2000年4000亿元增长到2006年末1.6万亿元。2005年3月人民银行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后,金融机构上存央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只升不降。2006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达4.8%,有1.6万亿元资金转存中央银行,体现出商业银行过多的流动性找不到合适的渠道。超额准备金高企,不仅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临着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大打折扣的压力。

第三,从货币供给角度出发,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截至今年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双双提速。M2余额为3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M1余额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1%。M1同比增速创下37个月以来的新高,而M2增速较1月份有所回落,两者之间的倒喇叭口为3.2个百分点。M0余额为3.1万亿元,也同比增长25.1%。这些数据表明: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仍然增长过快,短期流动性过剩压力有增无减。

第四,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反弹过快。2007年前两个月,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98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实际新增贷款额的1/3,同比多增263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银行流动性过剩刺激了银行信贷的过度反弹,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走高,更大量地涌入资本市场,积累资产泡沫风险。这可以从贷款结构的分析中得到印证。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反弹明显强于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力度。2007年1月份,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增幅为11.3%,较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而同期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则同比增长21.1%,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2月份,新增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达到2227亿元,已经超过当月新增1867亿元的中长期贷款。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过快,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

二、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虽然反映在商业银行,但实质上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居民收入情况、消费情况、投资情况,也涉及国家宏观调控等诸多因素。

1.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增长过快。储蓄长期强于消费的倾向,导致公众将大量货币资金转化为银行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占比较大。2006年末我国各项存款总额为33.54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6.42万亿元,居民储蓄率上升到49%。尽管自去年以来,股票市场异常火爆,部分资金从储蓄迁移到股市有利于减缓流动性过剩压力,但从流动性供给因素看,高储蓄倾向与高储蓄率仍然是导致目前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居民高储蓄倾向的原因有三:一是财富向高收入人群集中。社会财富的集中和积聚直接导致高收入群体用于日常消费的比例很小,更多的钱用来储蓄和投资。除了一部分资金用于资本市场投资以外,从风险控制考虑,高收入群体的储蓄愿望仍然很高,更多地选择把钱存人银行,致使银行资金供应充裕,并成为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来源。二是不确定性预期增加。近年来,我国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制度改革。虽然这些改革措施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从短期看,中低收入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使老百姓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预防意识明显增强,直接导致消费信心的缺乏,“预防性储蓄”增加。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中低收入阶层储蓄意愿增加,成为当前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三是消费环境不健全。在投资渠道狭窄情况下,消费环境的不健全是出现目前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储蓄替代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居民高储蓄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消费支出却没有同比增长。除了居民对未来不确定预期因素外,行业垄断、商业欺诈、信息不对称、流通存在问题、产品不对路、供给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等消费环境的不透明、不规范等也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致使中等收入阶层更多被动地将收入存放银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流动性过剩(司徒珑瑜,2006)。

2.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内流,造成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双顺差和外汇储蓄的较大幅度增长。据央行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2020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一方面联系着国际收支平衡,另一方面联系着国内货币投放。因为我国每增加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就需要向市场投放80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在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下,随着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加,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所进行的各种套利行为,导致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投放迅速增加,货币流动性大增,则给当前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不少难度。外汇占款增加直接推高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也随之快速增加,也成为国内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3.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压缩了银行信贷市场空间。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减少间接融资对银行的依赖,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全面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逐步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在此情况下,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得短期流动资金或长期项目资金,对银行的依赖性开始降低,使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大中型客户为贷款导向主体的信贷盈利模式受到直接冲击。而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客户很难通过相应的贷款利率浮动获得资金来源。受大客户资金需求减弱和商业银行内部对贷款风险控制的严格管理,加之银行贷款定价水平的能力欠缺,大量富余资金无法通过贷款增长得到有效运用(戴莲,2006)。

4.资本充足率改革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配置。2004年3月1日,银监会全面借鉴巴塞尔资本协议监管框架,颁布实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在资本监管方面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要求在2007年1月1日之前所有银行均要达到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要求。这对商业银行经营构成了很强的压力,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股改争取上市的推动下,执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预期使其放贷行为明显收敛,纷纷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压缩风险资产、降低贷存比例,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的比重,适当提高本外币债券投资比重;在信贷资产中,逐步降低一般性贷款的比重,逐步提高个人信贷比重;在公司贷款中,逐步提高贸易融资比重;在表外资产中,适当对承兑和担保进行压缩。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必然降低银行贷款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和贷存比例,有的商业银行甚至通过出售风险资产和压缩风险资产规模,以确保达标。这也是引起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5.不良贷款大量剥离。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形成了数量较大的不良贷款。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加大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力度。1999年,通过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近14000亿元的不良贷款。2003年底对中、建两行股份制改造核销建设银行569亿元、中国银行1400亿元损失类贷款;2004年6月,通过剥离和核销手段,集中处置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合计4364亿元不良贷款;2005年5月工商银行2460亿元损失类不良贷款被等值剥离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5年6月工商银行4590亿元可疑类不良贷款按地区分为35个资产包出售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的剥离与核销,结果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调整,贷款余额下降,但并不影响负债存款余额,因此存贷差相应扩大。金融,银行-[飞诺网]

三、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将面临一些困境。当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使得银行存款负债被动膨胀。如果银行采取措施约束存款负债被动增长,将使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成长步伐减慢,进而影响资本形成能力和资本积累规模;如果银行迫于流动性过剩或流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压力,在风险掌握能力不到位的情况下,过度投放信贷,则可能在提高当前收益的同时积累下新的长期风险。笔者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危害之一: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随着商业银行改制的逐步推进,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越来越多,资本充足率对贷款的硬约束逐步缓解,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冲动增加。过多的流动性会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盲目地竞相追逐大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贷款利率,这些都将放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刘震,2006)。

危害之二: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阻碍货币政策传导能力。由于商业银行持有的证券资产中,央行票据占了大部分“江山”,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多地沉淀在央行,既无法支持实体经济,又给央行带来巨大的操作成本。同时,商业银行大量持有央行票据,超额准备金率高。但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盈利动机和风险意识明显提高,即使央行通过放松货币达到放松信贷的目的,也难刺激商业银行大规模扩大信贷,货币传导的效力明显减弱。

危害之三:流动性过剩不利于缓解资金的结构性不平衡。从整个银行体系看,由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连通渠道,结存在货币市场上的“过剩”资金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相当有限。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地下钱庄和民间高利贷成为其资金来源的补充渠道,这说明货币市场上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资本市场和部分实体部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的一种相对过剩。因此,流动性过剩可能是金融改革中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合理风险溢价进行补偿的一种表现。

危害之四:过剩的流动性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由于流动性困境的存在,商业银行面临着“盈利困境”,盈利空间遭受多重挤压。一是商业银行由于无法准确确定贷款风险溢价水平,使富裕的资金通过贷款增长得以有效运用,从而导致银行的利息收入明显下降;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程度的收益损失。目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低回报的央行票据和人民币债券,其收益率甚至低于吸收存款的资金成本,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这种利率倒挂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将来市场利率持续走低,那就很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如果未来利率上升,则前期低息买进的大量央行票据和债券资产按市值重估后存在缩水的风险(连建辉,2006)。

危害之五:银行将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存在,将导致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如滥用利率手段非理性争夺市场,银行之间甚至一家银行内部分支机构之间,通过互相降低贷款利率去争抢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和战略客户;降低信贷门槛,放松授信审批条件等,这些都将放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不利于商业银行资金经营管理。

四、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中国经济内生性矛盾的反映,,而更多的是来自银行体系的内部矛盾,是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与实体资金结构性匮乏并存的流动性过剩。因此,根本的应对之道是银行更多地着眼于通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和金融产品的推出,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逐步改变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

(一)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

从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来看,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和投资,这两类资产占到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0%左右,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因此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应该调整贷款和投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或者优化每类资产中的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当前机遇,适度保持贷款类资产的平稳增长,改善贷款类资产的内部结构,提高中小企业和消费类贷款的占比,降低贷款增长给商业银行盈利的冲击和波动,使贷款类资产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稳定和主要来源之一。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其吸收资金的边际成本已高于运用资金的边际收益,再次证明失衡的融资结构降低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因此,直接融资比例亟待提高。而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无论在总量还是作用方面都处于主导地位。债券业务的发展可以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改善商业银行资产的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占比过高的问题,同时也是消化商业银行资金的有效途径之一。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以债券工具为主,一般占市场份额的2/3,权益类工具一般只占1/3。美国债券市场规模相当于GDP的143%,日本为136%,欧盟为82%,全球债券市场规模相当于GDP的95%,相比之下我国债券的总额仅相当于GDP的30%左右。在债券工具中,企业债是主体,其他为公共债和机构债。而在我国,企业债市场发展相对落后,企业债融资量占比较低,一方面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富余资金没有相应的投资渠道。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我国以债券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丰富商业银行的投资渠道,稳步提高商业银行的投资占比(李刚,2006)。

(二)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中外资银行共生的时代即将来、,临,银行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以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为主体的国内各商业银行的收益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等多元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空间。

在利率日益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率的变化成为商业银行收入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种影响对于资产负债结构比较均衡的商业银行来说,主要通过存贷款产品利率变动过程中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增减表现出来;对于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的商业银行来说,则还要通过货币市场的筹资成本或投资收益体现出来。国内商业银行要尽快选择适当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建立以利率为主要变量,面向收益管理的精细化经营模式。

通常来讲,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有三个来源,即吸收存款、向其他机构借款和发行债券。相比之下,发行一般性金融债券,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改变存款占绝对比重的被动负债局面。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大多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管理的需要,主动发债以募集资金。2005年招商银行发行的3年期金融债利率仅为2.13%,低于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1.11个百分点,大幅降低了融资成本。在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通过存款利率下浮、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吸收低成本资金,降低高成本资金占比,在总量上降低成本或减少多余的资金来源(邹新,2006)。

(三)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更加注重提供量身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如今,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集中表现为理财的新需要,表现为综合化、差异化服务的新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从吸收存款和贷款人转变为投资理财顾问,从风险承担者转变为风险者,从融资者转变为市场撮合者,组织架构也应由按产品设置转向按客户设置、按流程设置,逐步转变为优秀的金融服务者。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出发,国内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着力点应逐步转向以财富管理为基础的新兴业务,通过将财富管理引入批发和零售业务来增加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扩大业务范围,并以此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拓宽业务领域,推动和促进存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是继续巩固以结算、代收代付、汇兑、存款账户管理、保管箱、国债承销与兑付业务为主的传统业务品种,积极扩大市场份额;二是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广包括销售、资信调查、资产评估、银团贷款、资金清算等为主要内容的中间业务品种;三是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出以企业财务顾问、投资咨询、个人理财、资产证券化、现金管理、资产托管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业务;四是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的趋势下,着手进行投资银行、证券承销、风险投资、资产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等新兴业务的探索和研究,为综合化经营做准备。

(四)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

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较,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是转移和分散资产的金融风险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从银行自身来说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拓宽资金运用的渠道,拓展利润空间,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型,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逐步改变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是以产品创新来疏导流动性,在向综合经营发展的同时强调专业化经营,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利用网络优势进行产品组合销售,实现产品收入的多元化,建设完整的产品和服务系列。二是积极推动经营方式创新,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票据融资等信贷产品,有效提升信贷业务需求。商业银行要抓住国家实施一些重大政策和战略措施带来的商机,继续大力拓展基础设施行业市场,积极进军中小企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信贷市场,努力发展住房、交通、信息服务等消费增长点相关信贷服务,并加强相关中间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全面金融服务。同时,要把握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有利商机,努力开拓新的区域信贷市场。三是加快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一方面银行可以将中长期资产变现,加快资金周转,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居民购买银行债券,使银行存款数额减少,银行利用变现资产进行再投资,投资与储蓄相互转化,改变目前银行资产单一的状况,增加银行的盈利性。四是提升资本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其中包括运用利率机制、抵押贷款机制、担保贷款机制、现金流贷款机制、信用贷款机制和风险定价机制等,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优化资产结构,通过资本的分配和调节,引导银行各业务线的合理扩张与收缩,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五)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

随着实体经济企业“走出去”,银行机构和银行运作的“走出去”必然提到议事日程。要改变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双路”格局,银行业必须“走出去”,要改变外汇储备快速增长,银行巨额存差资金的多难选择,也必须为中资资金拓展国际空间,因此,探寻“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已势在必行。建立“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贯彻“跟随战略”,即中资银行机构跟随着中资工商企业的海外发展“走”,尽可能为这些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二是贯彻国际规则,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来界定中资银行机构的海外业务和操作机制,保障他们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三是实行控股公司制度,保障中资海外银行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运作的独立性,改变由总分公司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尽可能通过股权收购、合资和合作等方式,设立中资海外银行机构,减少由新设机构进行市场开拓可能引致的风险。

(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银行业发展

1.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金融生态建设的内容之一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通过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可以大大减少金融风险。征信公司可以根据金融机构要求,广泛收集信息,从而减少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发放贷款和科学定价,减少逆向选择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银行系统可以据此大幅度提高信用风险评价能力和贷款定价能力,从而加大贷款的投放力度,有效减少流动性资产的沉积,增加盈利空间和竞争力。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金融生态的建设,要求不断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运用资本市场分散风险和风险补偿机制,防止由于间接金融比重过高形成的银行风险过度积累,在市场基础的层面上降低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制定新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广大优秀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提供国内上市融资的渠道,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企业投资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建设刺激了直接金融的发展,从而使企业和个人的闲置资金不必全部选择存放在银行系统,有效降低流动性过剩。

摘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商业银行信贷反弹过快等四大表现。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会对我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一些危害,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发展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量;资产结构

上一篇: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 下一篇:银行业监管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