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艺术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5-13 08:07:53

国外艺术教育的思考

1.关于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渴望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人们在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地以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进程中发现,审美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一个不会审美的人是一个不完全的人。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最具普遍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下一些问题的看法上,我们和国外同行形成了基本的共识;而国外学校在这方面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

1.1实现公平的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和谐

发展是艺术教育的宗旨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让每一个社会人得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既是构建和谐、健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重要的标志。艺术教育应该充分重视每一个生命的自主和谐发展,包括有智力障碍或肢体障碍的人在内,同样应该得到关爱,获得艺术教育的公平权利。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为每一个愿意接受艺术教育的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本的保证。2006年3月,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了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各国文化、教育界的官员和有关人士应邀出席会议。从与会代表提交大会的论文和大会组织的发言以及专题讨论中可以发现,各国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受教育对象中的弱势人群。几乎所有的国家代表都认为,艺术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关注全体受教育者。实现艺术教育的公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得重要。很多国家不仅对所有学校都提出了实现艺术教育的要求,而且对有智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学生提供了特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2005年10月,我们在英国考察艺术教育,在伦敦东区的一所普通小学看到,有语言障碍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分别由专门指定的教师在一个专用房间进行个别辅导,有的在练习吹小号,有的在搭积木,有的在制作手工艺品。一名学生有一名教师辅导,教师辅导十分耐心,学生也有明显进步,并能主动大方地向客人介绍自己。我们注意到,在国外所到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都不是单向的、告诉式的,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双向合作的过程。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给人的印象是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多变、气氛生动活泼的。他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培养他们对艺术的一种关注、认识和体验。艺术活动的成果并不要求有多高的水平,而是看重学生的自主参与,看重艺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感悟、体验和发展状态,这种成果是学生集体共享、师生共享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绘画也好,唱歌也好,都不存在一种技能上的等级化的要求,所以,学生都是十分愉快地参与活动,没有任何负担,不需要担心考试成绩;学生更多地是把艺术教育当成体验审美、宣泄情感、彰显个性、发挥才华的平台。我们曾有机会在柏林出席一场犹太人的合唱音乐会。令人感动的不是演出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全场观众热情文明的举止,由衷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欣赏音乐时如痴如醉、全身心投入的精神状态。德国的艺术教育专家认为,一个高水平的演奏家,未必能造就成千上万高素质的听众;但成千上万高素质的听众,一定会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演奏家。一个民族,固然需要培养自己的画家、歌唱家、演奏家,但同时更需要培养大批有艺术修养的观众和听众。在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既然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学校艺术教育就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既然“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那么,我们的学校就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的接受大众化的艺术教育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有“能够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修养。大家还特别注意到,在当下技术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包括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在内的人类精神领域的活动,是一种与高科技相平衡的力量。艺术教育和审美活动有利于克服“心理暴力”,引领精神追求,塑造健全人格,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培养创造力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艺术教育对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感染方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积极作用以及潜在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所难以替代的。艺术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富有个性的才华得到发挥,充分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艺术构想和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价值。国外教育界同行认为,学生幼稚的构思可能正是某种天才的表征。在艺术教育中,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也许比什么都更重要。国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英国文化委员会从1999年开始,启动了一个投入资金7000万英镑的项目——“创造与合作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综合艺术教育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提高。该项目重点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寻找改革的机遇,促进教育发展。目前已经在英格兰的37个不同地区推进。伦敦东区一所小学是该项目的参与学校。我们在该校看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一项模拟的考古活动,并就此进行专题研讨。这些专题研讨活动的内容包括:从地下挖出瓷器的碎片,围绕这一事件开展系列活动;访问专业考古工作者,了解有关知识;凭借已有的知识、并通过想象,绘制这个瓷器的完整图形和图案;发挥想象,填补色彩,绘制彩图;在此基础上写一篇短文,用文字记录整个过程;想象并讲述一个与瓷片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是古代的、外国的);用陶土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器皿这个专题系列活动会延续较长时间,让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训练和启发,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美术能力,特别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该校校长骄傲地带领客人们参观校园——不是因为校园建设投入了多少钱、建设得多么漂亮,而是因为校园中亭子的设计、地面花砖的铺设、滑梯的奇特造型等,都是根据学生自己富有创意的构思设计,再由艺术家们制作完成的。德国的学校艺术教育特别强调和鼓励由学生自己创造美术作品、制作音乐节目。很多学校的艺术教育课堂不是像我们国内一般概念上的专用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而是类似手工作坊的工场。学生在这里有动手操作的空间,可以获得充分的创造机会。学校负责人总是非常自豪地带领我们观看学生制作的那些显得很“另类”的美术作品。我们在法国一些中小学校舍的墙壁上,看到的不是正规印制出版的名人语录或是电脑仿制的世界名画之类,而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或“涂鸦”的作品。这些绘画、雕塑、手工艺品,虽然看上去没有章法,颇为凌乱,但是这样的作品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学校所鼓励的,正是这种自己动手、自主参与、积极创造的精神。国外有研究者发现,创造型人才都具有比较完善的人格结构和智力结构,包括积极乐观富有激情的生活态度、宽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科学的批判精神。艺术教育对于造就创造型人才具有独特的功能。艺术教育要唤醒创新意识,鼓励奇思异想,激发审美追求。当艺术教育点燃了学生的创新火花时,他们就会进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创造性思维状态。

1.3艺术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动手能力

艺术活动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劳动。艺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解读和鉴赏的能力,提升审美品位,构建精神家园,引导人文回归。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态度、协调能力能够获得感性的体验和有效的训练。艺术教育更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英国文化委员会“创造与合作工程”项目的主持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就艺术教育来说,是感悟、想象、获得灵感的过程,也是思考、发现、合作的过程。艺术领域中没有一蹴而就的神话,不论是音乐,还是美术,一种技艺的养成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训练意志力、提高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艺术教育更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意大利中小学艺术课程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而是由学校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自行选用教材;小学和初中毕业不用分数的形式给学生作出结论,而是由教师给出一个定性描述的评语。初中要求每个学生学一样乐器,但并不提出任何水平的要求。

2.关于艺术教育资源

国外学校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综合利用,因为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是保证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在意大利和英国的几所学校看到,学校具有较好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具有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氛围。两国的教育官员和学校校长都认为,艺术教育必须具有必备的物质基础和和谐的环境。艺术的价值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我展示、自我欣赏和自我实现,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情感的慰藉,是精神世界的自我观照。艺术也有竞争,但是艺术的竞争更注重的是才华的展露,而不应该是功利的得失。艺术审美具有超功利的性质,所以,艺术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让艺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教育的接受者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和宽松的环境中,满足审美的需要。英国很多学校都聘请社会上的艺术家担任学校的艺术教育辅导工作,其中有的就是在校学生的家长。这种聘请一般不发生费用的问题,因为,国家已经给予艺术家经费上的支持和赞助,而这种赞助要求艺术家每年必须为学校提供一定的服务。如果必须支付费用,则由学校向有关的基金会提出申请,通常给艺术家的报酬是一次200-300英镑。不过,很多艺术家并不是为了获取这份报酬而到学校的,因为他们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有教学相长的收获,可以从孩子们那里获取丰富的创作灵感的启发。我们去过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葡萄牙等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数量众多、馆藏丰富的各类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成为取之不竭的艺术教育资源。这些国家都有明确规定,这类博物馆免费对学生开放。中小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艺术教育。我们在这些国家考察期间,天天都可以看到一群群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兴味浓厚地参观学习,有的艺术课就在博物馆、美术馆或是公园里上课,讲课的老师就是讲解员、管理员。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接受熏陶和濡染,自然有益于培养高雅的艺术趣味。

3.关于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

3.1从国家政策引导上看,特别重视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通过课程设置,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普及艺术教育,让每个孩子从小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养成欣赏艺术的习惯,具有初步的艺术审美修养,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学以后,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意大利实行8年义务教育(小学5年、初中3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均开设艺术类课程。小学对课时数量没有硬性的规定,给学校更多的自,以便学校根据各自情况作出更好的安排。初中每年开设66-99课时(平均每周2课时),留有较大的弹性空间。普通高中(5年制)实行分科教学,艺术课程不作统一规定。英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而14岁(初中毕业)以后则对艺术教育不再做统一要求,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爱好。

3.2从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来看,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灵活措施意大利国家教育部过去曾设有一个专管艺术教育的部门,现在该部门已经并入学校教育司,以便把艺术教育纳入整个学校教育,统一协调、管理。英国则由英国文化委员会承担教育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该委员会是一个由政府拨款(每年4000万英镑)、非营利性的组织,已成立71年。目前有总部人员760名,海外雇员7500名。

3.3从经费支持上看,除了政府投入经费,还争取社会、企业、慈善机构等的支持

3.4从组织活动来看,政府和学校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综合性艺术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意大利每年5月份举办以高中生为对象的音乐节,每年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各地通过选拔,遴选优秀节目到首都演出,演出地点就在教育部院子里。参加演出者由国家给予一定的奖励。

3.5从职业艺术教育看,针对人才需求多元化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很多国家都很重视职业化的艺术教育。这类职业化的艺术教育通常在初中以后开始实施意大利在高中教育阶段设有艺术类高中(学制4年),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学生,开设绘画、雕塑、建筑、色彩等4门基础课程。如果单独学习建筑,则要学习5年。另有一类艺术职业高中,学制3年,毕业后直接就业,为传统手工艺(如首饰加工等)培养接班人。这类艺术职业高中的课程开设具有很明显的专业性和地区性。全英国目前有近200万人从事多媒体传播行业。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NAPIERUNIVERSITY)设立了多媒体传播系。该系针对市场需要,开设了平面设计(绘画、摄影等)、音乐(演奏、电子音乐、media制作等)、语言交流与传播(报纸、广告、电视)等专业,目前该系有1300名学生(包括研究生),其中有20%的学生来自英国以外的国家(但无中国学生)。学费每年9000-10000英镑。该系毕业生被用人单位看好,就业率较高。

3.6从艺术教育的沟通与交流来看,各国同行都认为,艺术是跨越时代和国界的,艺术教育也应该是开放的意大利教育部负责对外交流的官员认为,促进两国教育界之间的交流是政府的义务,除了两国教育部长的交流外,两国很多学校之间也建立了交流关系。该国有4所高级教育学院在中国有交流项目。考察团访问了英国伦敦东区一所以当地移民子弟为对象的小学。该校校长来过中国两次,中国的基础教育使她受到很大启发。这所学校共有学生240名,孩子们来自世界很多国家,使用29种不同的母语,他们更加感觉到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副县长在创建旅游强县动员会上讲话 下一篇:艺术教学实施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