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促进

时间:2022-05-13 05:38:33

浅谈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促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课程改革似一股清新,风吹进了数学课堂,使沉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和理念,要求我们建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课程目标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由传授者、“独裁者”、“演员”、“家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虚心、诚实、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田”。尽管这对于教师来说很难,但是教师们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气,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变的意识。我们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尝试新的教法,勇于创新,自我反思,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中介者,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题目——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性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敢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敢做。课改前,老师讲的很精彩很投入,但是学生是用一种茫然的呆滞的眼光看,课改后,在老师的导学下,能积极的参与课堂的学习;课改前,上课铃响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是呆坐着,不知道动笔做做,尤其是数学中的函数问题,课改后,学生们能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课改前,发一套卷子,没有几个同学能完全完成,课改后,同学之间能主动研究,得出结论,课上展示。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双曲线时,为了引导学生,可以列举净化水塔的形状,让学生抽象出曲线;正弦函数图像时,可以举例,振动绳子的一端,形成的曲线抽象正弦曲线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将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认真的笔记,笔记记得非常详细,可是,做题却没有章法,课改后,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的参加到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即提高了兴趣,又促进了学习的动力,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局面。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利用导学案将教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和讲课的思路告诉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预习、训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半功倍。例如,幂函数的学习,学生借助导学案预习的很成功,为强化图像,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将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分别用纸画出写出,让六名学生拿着表达式,六名学生拿着图像,相互找朋友,看谁找的快,小组加分,学生们非常踊跃,课堂气氛非常好。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课总是给人一种严肃、刻板、死气沉沉的感觉,没有语文的烂漫、化学的变化,为了让学生积极的加入到数学的学习中,结合所学知识设置情境,利用艺术生的特长,设计适合的图案,小组合作等不同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数学基础差,课堂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习题,让学困生解答简单的习题,教师适时适当的鼓励,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习题时要有层次性,简答题、中等题、难题之分,这样就不会将学困生拒之门外。

三、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已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新课程改革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发生变化,教师熟悉的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要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适时的给予学生指导,避免学生偏离我们的教学重难点,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总之,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新课改,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力争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

上一篇:让兴趣成就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中关村:失控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