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策略

时间:2022-10-07 12:29:49

浅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语文课堂生态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实践。但是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我们依然会发现这些现象: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表现活跃,有的却不感兴趣,默默地坐在一旁;教师提问时,学生的头压得低低的,生怕会叫到自己,更别说主动回答和质疑了;学生回答不上来时,面红耳赤,场面尴尬……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参与程度严重不够,热热闹闹的背后却是“消极参与”“无效参与”。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全员、全程而有效地参与的课堂。

1943年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用这一理论指导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最大的需求是后三者。

一、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学生正处于心智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融入到周围的生活圈子里,与别人和谐相处。交往中幸福的体验,会有效激发其参与周围活动的热情。教师如果能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通过面对面交流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人心的温暖,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民主氛围的营造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学生对课堂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学生的思想、人格等受到了尊重,自然会产生做主人的自豪感,进而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首先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每个学习开始时,教师应详细深入地交代近期的教学安排;师生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能唯教师是从;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丰富课程活动,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其次是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角色转变;精心安排学生分组,小组内成员合理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应职责;活动设计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锻炼,都有表现的机会。

2.课外交流

许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缺乏课后交流。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和学生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学习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关系密切,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认同感。

首先,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喜好、学习能力,作为交流的基础。其次,借辅导学生、集体活动等机会,交流各自的爱好、理想、经历,淡化隔阂,拉近心灵的距离。再次,应主动关怀学业有困难、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用爱心温暖人心。

二、尊重的需求

这一需求要求教师必须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他们成长的精神支柱,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师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向上发展的动力。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激励性评价

鼓励和表扬是呵护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弥补不足,扬长避短。

首先,激励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具体而不空洞,适当点拨。例如“你的思考角度非常独特”“说得很好,要是能注意……就更好了”等鼓励性评价。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拔高,让人觉得不切实际,情感虚假。其次,激励方式不拘泥于使用口头语言表扬,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评价。如鼓掌、点头示意、跷大拇指、拍拍肩膀等,合理使用,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2.注意学生差异

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跟学生个体差异有较大关系。有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有的性格较为内向,那么在班集体的生活中,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沉默,在课堂上一言不发,乐于做一个旁观者。还有的学生可能因为一些生理方面的缺陷而不愿意参与课堂交流。参与过程中遇到挫折,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参与的热情。

首先,应仔细分析“沉闷”背后的原因,课后再用心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轻松的交谈中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其次,精心安排相关活动,让他们“被动”地参与进来。久而久之,这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便会放松心态,主动参与,逐渐融入到集体中。

3.确保发言成功

回答问题时遇到挫折,对于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产生很大的打击。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科学安排发言等教学互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对于学生的心智成长极为重要。

首先,设置的教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有话可说,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又稍有思考深度,不至于太容易而使学生不屑一顾。其次,在学生回答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重新表述问题,或者适当提示,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清晰完整地回答问题。再次,要学会等待。当学生反应比较迟缓,一时语塞时,就适当提示后让其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耐心等待他的回答。不要急着让别的学生代替回答,否则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求。在求知过程中,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对新知识好奇和表现自我的好胜心,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使课堂充满张力,达到让其有效参与课堂的目的。

1.教法激趣

教师科学的教法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唤醒他们不断探索求知的意识。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教师主导了学习方向,决定了学习效果。

首先,采用有效有趣的引导方法,如以生活小事引出话题,设置悬念和争论。其次,常开展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朗诵表演、知识竞赛、辩论赛、电影评论等。再次,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做到难易适度,由浅入深,适当拓展,不应忽视学生能力而过度拔高;要联系生活,避免用空洞的概念和定义满堂灌。

2.学法有效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成就感带来“高峰体验”。学生是否有“高峰体验”,是判定其是否有效参与课堂的重要标准。而自主学习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学法不科学,学习效率就会低下,容易使学生遭遇挫折。

首先要科学安排学习过程,对具体学习方法作详细指导,让学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例如课前预习的方法,课堂上研究、思考、讨论的方法,课后总结、温习、拓展的方法等。其次要及时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预习、课堂活动以及课后作业的效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提出改进要求。

四、结语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必须从他们的内心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不能实施简单粗暴的教学要求。“教学的成功或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吉诺特语)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引路人的作用,将学生领上一条快乐的阳光大道,让语文课充满温暖,充满爱。

上一篇:浅谈高考“艺考生”的历史复习策略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