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快速下降 物价裂口凸显

时间:2022-05-13 09:57:57

总的看来,中国经济走在增速回落的通道中,在内需持续放缓的背景下,短期通货膨胀看起来仍处于可以容忍的水平,但食品价格给未来几个季度带来的通胀压力值得警惕。

7月份工业增速较上月微幅回落至13.4%,经济环比回落速度放缓,这与7月份PMI降幅收窄是一致的。从行业细项来看,工业增速的回落仍由周期性行业主导,与此相应的,大宗商品和投资相关产品的进口增速也有所下降,这一方面反映了房地产投资在7月份继续放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向产能周期末端的应有状态回归――此前政策刺激的潮水终究还是退去了。

未来经济的增速将处在低位。考虑到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产能周期末端的阶段,以及经济增长的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预期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经济增速都会处于较低的位置。我们预期2010年全年经济增速在9.9%附近,2011年经济增速在9%附近。

投资增速回落,民间投资意愿低迷。从支出法数据来看,单月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落。我们预计,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投资在2010年下半年将持续受到抑制。

从安信证券主持的草根调研结果以及其他的一些微观证据来看,民间投资意愿似乎在2010年一季度的短暂爆发之后也重现低迷。我们预计2010年后续各月投资增速仍将保持下行趋势,全年投资增速在23%附近。

我们预计,今年第三、四季度出口增速分别约28%-33%、13%-18%之间,全年出口增长在25%-30%之间。消费增速在7月有所下降,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来自月度扰动。7月份出口增速的下滑,主要来自钢材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的放缓,这可能与全球投资需求在近期的放缓有关。7月份进口显著放缓,贸易顺差创下17个月以来的新高。进口回落和国内经济放缓趋势是一致的。在2010 年后续各月中,尽管月度数据之间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波动,但贸易顺差应该已经转入增长轨道。我们认为今年全年的贸易顺差大概较2009 年持平,上下波动不超过10%。

受内需放缓影响,7月份进口增速回落来自原油、铁矿砂、钢材、有色金属、汽车等大宗商品、投资品,增速回落的幅度超出此前预期。相应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速大幅提高。我们预计,贸易顺差在今年下半年将保持较快恢复的趋势。

新兴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自身需求的恢复节奏逐渐和发达市场脱钩。今年以来,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速要高于对发达经济体20个百分点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今年以来的出口增速。

7月份CPI同比创出年内以来的高点,同时PPI同比却出现加速下滑。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动量的下降,PPI在可预见的未来将趋势下行。但食品领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上涨压力,猪肉价格的上涨引人瞩目,粮食和蔬菜等产品价格上升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我们认为,上述领域都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着密切关系,并且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预计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尽管PPI趋势下行或保持在较低水平,CPI同比将逐渐攀升,同时CPI和PPI同比之间将呈现渐趋扩大的裂口。这种情况与日本在1960年代的情况相似。

*责编电邮:caimi@vip.省略

上一篇:“处女”巴菲特 九月“劝善”难 下一篇:跑马圈地4S店剑指中西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