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对外媒开放”期待“对内媒开放”

时间:2022-05-13 05:31:08

10月17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以下称新条例)。新条例于公布之日起施行。《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称旧条例)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以下称“奥运采访规定”)同时废止。

新条例的公布施行,对中国的对外开放而言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据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刘建超介绍,新条例将“奥运采访规定”的主要原则和精神以长效的法规固定下来,继续为外国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便利;同1990年颁布的旧条例相比,新条例有了重大变化,比如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不再必须由中国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外国记者赴开放地区采访,无需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

具体地讲,新条例、旧条例、“奥运采访规定”三者是这样一种关系:18年前颁布的旧条例,针对外国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做出了诸多限制,如外国记者来华采访须由中国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赴地方采访须经地方外事部门批准;2006年11月颁布的“奥运采访规定”,放宽了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的条件,取消了“由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等限制性规定;现在公布施行的新条例,将“奥运采访规定”中的原则精神固定下来,成为以“对外媒开放”促进对外开放的长效性法规。

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中国进一步打开了“对外媒开放”的大门,从一定意义上讲,“奥运采访规定”的出台,可以说是“奥运改变中国”的一个缩影;而新条例将“奥运采访规定”中“对外媒开放”的原则精神固定下来,是“奥运改变中国”效应在奥运会结束后的自然延续,可以说是中国继续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其中,与扩大对外开放相对应,深化国内改革实际上包含着“扩大对内开放”的内容,这就是说,一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惠及外商、外宾的措施,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也要逐步在国内实行,让国内企业、国内组织和个人也从中受惠。

按照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放的原则精神,中国要扩大“对外媒开放”,也要扩大“对内媒开放”,中国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的宽松条件和切实保障,也应当适用于国内记者的采访活动。

2006年11月“奥运采访规定”刚刚颁布之时,即有研究者发表文章,认为这个规定载明“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须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意味着“不再要求外国记者到各级政府外事管理部门办理有关登记审批手续,不再对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报道进行审查”,“按照平衡原则,今后中国的新闻媒体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也应当不必报请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审批,只须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即可”,因此这个规定的出台,堪称“中国新闻制度的划时代改革”。

按照研究者的设想,“奥运采访规定”虽然只是针对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活动的一个暂行规定,但只要将暂行规定变为长期规定,同时将针对外国记者的开放措施“平衡”适用于国内记者,就能够为国内媒体的采访报道提供更多的便利与保障,进而启动“中国新闻制度的划时代改革”。

现在,新条例延续了“奥运采访规定”的原则精神,将暂行规定变成了长期规定,上述第一个问题已经顺利解决。

接下来关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即如何“扩大对内媒开放”,让国内媒体的采访报道活动也享受到“外媒待遇”,以避免出现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外国记者可以享受“奥运成果”,中国记者却与此无缘,外国记者可以采访报道一些事件,中国记者却被勒令“不得采访报道”之类的尴尬。

从“奥运采访规定”扩大为“对外媒开放”,到新条例将“对外媒开放”落实为有法可依的长效机制,证明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许多进步和变化既已发生,就必将继续进步、深化下去,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逻辑。

如果我们相信改革开放不会走回头路,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奥运会在中国“启动”的这些进步、变化也不会走回头路。从奥运会给中国带来扩大“对外媒开放”的契机中,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扩大“对内开放”、推动新闻制度的深层次改革已经为时不远。

(作者为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上一篇:从视觉冲击力到精神感召力 下一篇:从“张丹红事件”看西方新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