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六学期、十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探索

时间:2022-05-13 04:08:12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六学期、十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探索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传统一学年两学期制教学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经验,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对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进行设计,并对实践学段教学要求及考核方式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多学期 分段式 教学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Six semester, 10-stage" Teaching Organization Mode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especiall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l,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year of two semesters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model can not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many year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and professional building experience, tak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for example, the design of multi-semester, segmented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model, and practice and learn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re emphas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multi-semester; segmented; teaching organization mode

1 教学组织模式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2011年9月29日,教育部以教职成〔2011〕12号印发《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出:“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目前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乃至更多专业教学组织模式基本上采用“2+1”形式,即三年中前两年四个学期时间都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第三年的两个学期才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自实施以来,根据各方面反馈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实习模式单一,实习内容简单、枯燥,不利于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学生实习时间完全按照各自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安排,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不协调,出现学校实习学生安排一头热的现象。学校一方因为大批学生待安排有足够的动力,而企业因为非用人旺季而动力不足,需求不旺,导致校企合作渠道不畅,效果不理想。

鉴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切实保证每位学生的实践锻炼时间和质量,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因为教学组织模式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采用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实践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灵活调配学习与实习实训时间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设计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探索设计中,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充分利用“校中厂”、“厂中校”、合作企业等校内外实习基地,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提升要求,将三学年六学期分为十个学段,第一、二学年各分为四个学段,第三学年分为两个学段。

第一学段主要学习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职业基本素养。

第二学段是认识实习阶段,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目标规划、安全教育及企业参观等。认识实习就是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带领学生到电子市场实地考察,使学生对电子元器件、集成模块等有深刻的印象。带领学生到“校中厂”或合作企业参观,初步了解企业的构架、运营模式等,从而使学生对电子产品整个生产流程有一定了解,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

第三学段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职业基本技能。

第四学段为职业体验阶段,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或“校中厂”进行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工艺员等岗位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电子工艺手工焊接、初级装调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熟悉生产管理、工艺管理,掌握简单的电子元器件识别、测试,初级电子产品装调等实践能力。在这一学段,可将企业初级工部分岗位标准加以转换,作为此阶段的考核标准。

第五学段主要学习专业专项知识,培养职业专项技能。

第六学段为适应性岗位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或“校中厂”实习,在电子产品制图制板员、电子产品工艺员、电子产品装调工等岗位上轮流上岗,培养SMT操作、焊接、装配、调试、测试等多岗位的专业能力。在这一学段,可将企业中级工部分岗位标准加以转换,作为此阶段的考核标准。

第七学段主要学习专业综合知识,培养职业综合技能。

第八学段为生产性岗位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或“校中厂”实习。在元器件采购与管理、电子产品参数测试与功能测试、电子产品故障诊断与维修、生产设备的操作与调试等岗位轮流上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生产组织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在这一学段,可将企业高级工的相关岗位标准加以转换,作为此阶段的考核标准。

第段主要学习专业拓展知识和职业拓展知识。

第十学段为就业性岗位实习阶段,学生到合作企业或预就业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学院专业指导老师一起,共同对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指导,同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报告的撰写与答辩等工作。在这一学段,可将企业技术员的相关岗位标准加以转换,作为此阶段的考核标准。

根据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改革思路,结合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运营情况,合理安排十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及实践时间,按照“学习认知实习学习专业实习学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逐步具有职业岗位能力,最终能胜任岗位工作。

3 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不是简单地将学期重新划分,而是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不可能一触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让师生逐步适应非一学年两学期的定式。

(2)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必然给教学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落实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系部教学管理一线的作用,让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催化剂,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功能,实现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要任务。

4 结论

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六学期、十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将传统的一学年两学期划分为一学年多学期,将以前一次性顶岗实习分成多个实习阶段,并且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既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专业办学的要求,又考虑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的需要。同时将企业的岗位标准转化为实习过程的考核标准,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目标明确,内容具体。随着课程学习和岗位实践的进行,学生能力从单一到综合逐步提高,一定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锦祝.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2(3).

[2] 熊宇,张堃,庄武良,梁奇峰.高职高专“多学期、五段式”岗位实习新模式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12(8).

[3] 张诺,张文秀,郑建华.高职院校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5).

[4]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浅析大学生入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理想教育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