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 第6期

时间:2022-05-13 03:36:00

云计算尚未进入黄金期,对于整个云计算生态圈的各方参与者而言,必须聚焦于云计算的业务价值,从业务需求和实践应用出发,才能够尽快跨越横亘在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那条无形的“鸿沟”。

2012年,本已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云计算市场再次加速。对于私有云的建设仍大力推进的同时,各大厂商又纷纷将公有云引入中国市场。一时间,祥云化雨、云已落地之声不绝于耳。相应的,一些通过采用云计算,获得成功的用户也踊跃现身说法。

“天津数字出版云中心正式运行8个月以来,服务客户数量约为100家,营收规模达到千万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启创董事长李亚琳如是说。

2011年,中启创在天津推出了国内首个数字出版云。如今,8个月时间过去后,当初曾倍受质疑的“数字出版云”已经初见成效。李亚琳介绍说,接下来将在北京建立北京数字出版云中心,“北京数字出版云中心涵盖了后PC时代、艺术云廊、数字文化社区、云@羽和云自助服务等领域,其中的数字文化社区同时也是北京数字出版云中心为数字文化及数字出版行业提供IT云计算服务及平台解决方案”。

中启创并不是唯一的个案。事实上,在很多行业内,通过应用云计算获得实际收益或价值的企业用户并不鲜见。这也使得一些厂商迫不及待地喊出:中国云计算已经进入发展黄金期。那么国内云计算的发展是否真的进入黄金期了呢?

“我个人认为云计算现在已经进入了黄金期。”在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浪潮电子信息公司总裁王恩东看来,云计算在国内已经全面进入了落地实施的阶段,“我们看到所有提供云计算的IT服务商,无论是原来做硬件的还是做软件的,都在围绕着行业云提供相应的产品方案和服务,并且都已经开始有一些落地的案例。所以,我认为已经进入了黄金期,只是离最高峰、最大的产业机会可能还有点时间,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不过,对于王恩东的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则并不认同。“我比较悲观,我认为现在的云计算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李伯虎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各界对云计算认识的深度还不够;第二,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还没有见到明显成效;第三,规模化应用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

当然,不同的企业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业务方向不同,对于云计算发展阶段认识肯定也会有所差别。

美国著名作家杰弗里摩尔曾提出著名的“鸿沟理论”。他认为,在一项新技术的采用生命周期中,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之所以出现这条鸿沟,是因为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对于新技术采用要求的不同。早期采用者一般具有很强的“变革性”,他们对于新技术、新模式有着很强的追求欲望。而且,通常情况下,这些早期采用者都是行业的领导者,他们有很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希望通过新技术的采用,强化自己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

而早期大众则更注重效率,更加实际。他们期望的不是颠覆性的变革,而是从已有的业务出发,能够给他们的业务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率或更大的价值,他们希望新技术能够和他们的业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大多属于行业中的追随者,中间群体。并不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一旦决定采用新技术,早期大众就希望它不仅能够正常地运作,而且还可以与他们现有的业务紧密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如果利用这一“鸿沟理论”对现在国内的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实我们还处于早期采用者这一阶段:虽然已经有一些成功应用的案例,但除了政府之外,其他各行业中采用云计算的基本是行业领先者。而对于行业内的中间群体而言,云计算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

显然,如果想要让国内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进入黄金期,让更多的早期大众,即各行业的中间群体接受云计算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显然不容易,因为横亘在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的那条鸿沟将会阻碍这一过程的实现。“目前确实有一条明显的鸿沟存在,如何跨越这一鸿沟,让国内云计算市场迈入高速发展期或黄金期,是摆在整个产业面前的十分现实的挑战。”红帽公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董辛乙说。

那么,如何才能跨越这一鸿沟,让云计算真正进入黄金期,为更多的用户所接受并真正采用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该从什么角度切入云计算。一直以来,关于云计算的切入点,各个厂商都有不同的争论。有些厂商认为,该从私有云做起;也有人支持将公有云作为主要切入点;最近两年,混合云也成为一些厂商所主推的方向。这些争论,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一些用户在面对云计算时的无所适从。

公、私、混合之争

由于公有云在国内市场面临着各方面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过去几年,各大厂商都把私有云作为其云计算业务的重点。2011年,这一说法更是达到了顶峰,“构建你的云”、“打造属于自己的云”等声音不绝于耳。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了帮助用户搭建私有云落地的路线图。去年年初,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喻思成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甲骨文现阶段云战略的重点侧重于私有云方面。“从企业发展趋势上来看,目前在中国私有云仍然领先于公有云的发展,现在有更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建设私有云。”

同样,VMware公司也是私有云的鼎力支持者。“在中国私有云就是云计算的起点。”在张振伦看来,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私有云无疑是开启云计算之旅的最佳选择。当然,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还是公有云比较适合。但问题是国内在公有云方面,并没有太成熟的服务,整个公有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仍是以私有云建设为主。“从私有云开始,再向公有云延伸,这是中国云计算落地最有可能的方式。”

不过,对于上述二人的观点,董辛乙并不认同。在她看来,云计算之所以未能大规模推广,就是因为很多厂商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云计算要想普及开来,必须让用户能够快速体验到云计算所带来的好处,这样用户才会有动力去进行云计算的变革”。

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要从公有云开始。“企业可以把一些非关键的业务放在公有云上,体会到云计算所带来的价值后,再为一些关键性的业务建设私有云平台。”但令董辛乙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云计算的建设并没有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厂商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在讲自己的云,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多私有云建成后,根本不知道其建设的目的是什么。”董辛乙认为,先从公有云开始,然后到私有云,最后走向混合云,这应该是国内用户使用云计算的合理发展路线。

对于私有云,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与SaaS专家委员会委员毛文波的批评则更为严厉。在他看来,私有云不是云而是炒作,“云计算更多的是IT以服务的形式存在,可使用但不必拥有IT本身,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云计算。私有云是企业内部的IT,可使用但企业拥有IT本身,所以就不能称之为云”。

相对于其他厂商,思科则显得独辟蹊径,在2012年提出了“云享架构”,该架构包含了企业构建、管理和连接公有云、私有云与混合云所需的一切基础要素,而不再局限于私有云或公有云。“思科认为未来是个‘多云’的世界,不会是一朵云就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要,所以需要一个支持‘多云’的整体架构,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提供有业务特色的云服务。”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说。

同样,HP也把目光从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争论上移开,聚焦于混合云,并推出了“融合云”的战略。“惠普融合云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是一个全面的云架构,可以在不同的云的种类上进行拓展。”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裁史蒂夫·吉尔介绍道,“首先我们给客户以选择的权利,把开放以及基于标准的架构作为我们的设计原则,能够融会贯通传统的IT基础设施,实现私有云、公有云和托管云的融合。通过融合基础设施架构,惠普能让客户以优化的方式去实现数据消费。所以,惠普的融合云能够让企业打造一个单一架构环境,实现这种混合异构的包容性。”

微软公司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则认为,企业选择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则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企业的大小,一个是应用的类型。在他看来,一般企业规模越大,IT能力越强,就越能充分有效地管理私有云;越小的企业则更多倾向于公有云服务。另外,企业还应该考虑部署的应用类型,有些应用有可能更适合公有云的服务,比如电子邮箱、高性能计算等;有一些应用有可能则更适合于私有云平台,比如与企业商业有关的流程管理、企业客户的客户信息管理等,则适合部署在企业内部。

一直以来,微软都以其公有云平台Windows Azure作为其云计算业务的主力军。不过,从微软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私有云也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点。2012年5月22日,微软更是在北京举办了其私有云产品会,了其新一代私有云及数据平台,也表明了微软对于私有云市场的重视程度。

谢恩伟表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处于向云计算过度的关键决策点,如何认清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对每个企业都至关重要。与传统的以虚拟化为核心的私有云解决方案不同,微软的私有云是一套全面提供云计算收益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当下的成长,更能让企业在未来从公有云中获益。

谢恩伟还强调,同其他厂商不同,微软的私有云平台以应用为中心,注重了解并交付业务应用程序,而不只是虚拟化。“同时微软私有云具有跨平台兼容性,对于多虚拟机监控程序环境、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框架提供跨平台支持,并可使用多种应用工具集开发应用程序。此外,微软还可以基于客户对云的定义和需求,为企业提供混合云模型的选择和灵活性。”

其实,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只是云计算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而要真正使云计算落地,还要回到云计算的基本出发点和本质。那么,什么才是云计算的本质和基本出发点呢?

过去几年,厂商在谈云计算时,经常会把节省IT使用成本作为最大的卖点之一。这虽然会吸引一些用户采用云计算,但这也恰恰是云计算真正普及和落地的障碍之一。

记者在对国内一大型银行CIO进行采访时,当问到云计算带来的IT成本节省是否能够吸引对方时,这位CIO坦言,对此他并不太感兴趣。“很多厂商销售在向我介绍云计算时,都说能帮我们每年节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成本,但这点钱对银行来说,只是一笔小钱,吸引力并不大。如果想要让我们采用云计算,厂商必须找到更有吸引力的切入点。”这位CIO说。

其实,对于企业用户而言,道理也基本相同。虽然很多CIO对于云计算给IT成本带来的节省很满意,但上升到企业老板层面,就未必如此了。“做企业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要如何的赚钱。所以,如果采用云计算,能够给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帮助,让企业看到直接的经济价值,那么对于我们无疑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一位制造业企业总经理说。

这位老板的话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聚焦云计算的业务价值,从实际应用出发,其实这才是云计算的本质,也是云计算对于用户而言,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云计算不是IT问题

但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绝大多数人都把云计算作为一项IT技术来看待,在为企业进行云计算建设时,也当做一个IT问题来解决。一个直接的证明是,IT公司在和企业用户讨论云计算时,很少会想到让业务部门也加入到其中,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IT部门才是云计算应用的主角。同样,在用户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云计算是IT部门的事情,和其他部门无关。“尽管一些组织有意利用云计算来解决其业务问题,但目前仍有很多企业用户将云计算归结于IT问题。”业内资深人士方亮评价道。

“他们还没有认识到云计算对于业务的重要性,只是将云计算推给IT部门,只是孤立把云技术作为云信息技术的一部分。” IBM副总裁Paul Moung说道。

但事实上,云计算早已超出了IT的范畴,如果将云计算局限于IT这一狭小的空间内,那么云计算的应用前景将被打上大大的折扣。而一旦将云计算从狭义的IT定义中解放,云计算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云计算的建设思路要逆转

传统的云计算建设思路是怎样的?一般情况下是先为企业规划云计算数据中心,购买大量的硬件设备;硬件平台搭建好后,再购买一些平台类软件和系统;最后则是在上面运行企业的一些应用。

而从业务角度出发的建设思路则是:企业首先要明确需要为用户提供怎样的服务,用怎样的服务方式、商业模式要怎么创新,这是第一步;之后再考虑如果将云落地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服务、流程和软件,最后考虑数据中心和硬件层面。

对比这两种建设思路,可以发现两者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导致这种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出发角度的不同:前一种是从IT的角度出发,而后一种更多的是从业务角度、从如何变革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

两种不同的建设思路,所产生的结果当然也会有很大差别。前一种建设方式,往往是企业投入巨资建立了大规模的云计算中心,却无法和企业的业务创新很好的结合起来,所起到的作用也和传统的数据中心没有太大差别。一位制造业企业的CIO就曾向记者抱怨,“我们花了上千万,建设了一个云计算数据中心,但和以前相比,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差别,反而是在管理和维护方面增加了复杂度。”

而后一种建设方式,则是以业务需求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出发点,所有的IT设备、系统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出发点而搭建,因此,云计算的商业价值也就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可见,仅仅将云计算作为IT的下一步其实是偏离了云计算的要领。因为云计算的真正目的并非只是改进IT,而是彻底改变业务模式。由于系统离散、冗余以及条块化运营,以IT建设的思路采用云计算的企业存在增加复杂程度并降低效率的风险。相反,从业务需求和商业价值的角度来采用云计算的企业,可通过创新捕获新的业务价值,以此作为技术定位的催化剂,巩固客户关系,加速产品上市时间,同时降低成本和复杂性。

“云计算的实施必须和用户的业务驱动相结合,从应用的角度去思考云计算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以及怎样利用云计算去进行业务创新,而不只是停留在IT层面。”谢恩伟分析道。

那么,从业务需求和商业模式创新出发来采用云计算,究竟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实践案例。

目前,汽油、电力、燃气等能耗支出虽然已占家庭生活开支较高的比例,但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对家庭的能耗使用情况缺乏认识。随着能源成本的逐年上升,未来家庭用户对能源的使用将会越来越重视,他们将会非常需要能源优化及管理手段。

试想一下,一个普通的民居,将电能、燃气能和自主采集的光能作为主要能源,在白天日照充足的时候,用光能支持电器、制冷等需求;而夜晚光能薄弱的时候,照明、供热等能源自动转换为电能或燃气能。用户使用能源将真正做到按需付费,甚至,当光能存储过剩的时候,用户还能够将剩余能源返销给供应网络。

这听上去确实十分吸引人,而且颇有些科幻意味。

事实上,这就是新奥集团的“泛能云”所带来的全新模式。“‘泛能云’将利用到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在多种能源的网管中部署传感器、控制器和特定功能的芯片,捕捉人们消耗的燃气、热量、电量等信息,再用可视化的方式动态地展现出来。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实时处理和智能分析产生高级应用,如分段计价、按需付费,可以为用户提供每天的能源使用情况,及时指出浪费、并提出优化建议,帮助用户合理规划能源的使用、降低能耗。”新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首席科学家、智能能源CEO甘中学介绍说。

在甘中学看来,泛能网的实质其实就是新的能源产业链的整合。据他介绍,“泛能云”的构想,源于能源网络和云计算的共同特性:虚拟化、相互融合、灵活的拓展性和随需应用性。“我们把云计算的理念渗入‘泛能云’的生产、储运、再生、调度及终端应用的各个环节,打通智能能源产业链,在云端整合行业资源,形成最佳的行动方案。同时,通过云计算将能源供应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可以在上游引进多个能源厂家参与,共享管网、供能等资源,实现能源产业链整体的信息交换和协同。”

从甘中学的话中不难看出,他并没有把云计算视为是一种IT技术,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商业模式,与企业的业务需求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产生了十分奇妙的化学反应,也给新奥集团带来转型的契机。

据悉,新奥和IBM正在共同探讨“泛能云”构想的落地,在一些城市建立能源物联网,在源管网中部署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芯片,从而随时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泛能云”平台,形成用户与能源服务企业之间的互动。另外,“泛能云”平台在获悉这些信息后,可以用其可视化终端来分析客户消费和使用习惯。“泛能云”最早将出现在园区的能源设施规划,工业/公用建筑的节能、环保改造,或是家庭用户的智能家居的规划与改造领域。“‘泛能云’是能源网、物联网、互联网有机融合,通过三类技术有效调度资源,提升能源系统能效,这种智能能源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新奥从能源提供商向能源服务商转型。”甘中学说。

如果进行仔细分析,可以看到,这个案例成功的关键是新奥集团找到了云计算与其业务需求的结合点,使得云计算的商业属性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

“所以,企业在做云计算建设时,首先要明确云计算的商业属性,才能将云计算更好的落地。”IB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兼新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毛新生如是说道。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在对云计算尚不是十分熟悉的情况下,想要找到其针对本企业的商业属性更是难上加难。“说实话,虽然我对自己企业的需求比较了解,但是我并不清楚,怎么样才能用云计算来满足这些需求。至于说,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业务模式创新,那就更无从下手了。”广东东莞市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CIO郑先生这样说道。

寻找云的商业属性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这些商业属性?或者说,在什么地方存在着云计算实践或应用的机会呢?

“透过对云计算实践的更多解析和洞察,我们发现在三种场景下存在着云计算的机会。”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首席架构师王静玺分析说。

首先,有聚集的地方就有云计算的机会。“成功的云实践表明,云是大量应用、大量客户、大量资源、多种机制的融合。”王静玺认为企业通常都有这样的机会,当某件事情大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单一企业很难将它单独完成,它需要共建平台、多方协作,这样的需求和情景之下云计算机会便随之而来。“今天,银行和电信等领域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大集中,跨区域整合,这些整合与集中就存在云计算机会。”

第二个场景则来自于行业生态链。“有链条的地方就会有云计算的机会。”王静玺介绍说,IBM GBS曾经对大学教育、大型家电零售以及汽车等行业的产业生态链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在这些行业生态链内,存在着大量应用云计算的机会。以汽车行业为例,从零部件制造到整机设计、制造、销售、维修等链条中,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立完成对所有环节的有效管理,也很难把所有环节、所有服务统统承担,而如此长的汽车服务产业生态链需要上下游协作,合作共建,显然这也是云计算的机会所在。

第三个机会则来自于终端消费者。“有终端的消费者的地方就会有云计算的机会。”王静玺说道。

在上面所说的三个场景中,第二个场景被很多人认为是云计算最有可能得到大规模拓展的领域之一,也就是行业云。

行业云作为起点

浪潮公司是行业云的坚定支持者,也在国内率先在提出了行业云这一概念。浪潮提出的“行业云”是指在一种行业内或某一个区域内,起主导作用或者是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建立和维护的,以公开或者是半公开的方式,向行业内部或者是相关组织以及公众提供的,有偿或者是无偿的服务。在王恩东看来,这种行业云的建设能够有效实现行业内部数据共享、数据活化;能够推动业务机构职能转变,真正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它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的东西。

红帽公司大众华区市场总监董辛乙认为,中国云计算开始的起点和突破点,一定是从行业云开始。

对于行业云的前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信息部主任雷万云也非常看好。他表示,中国医药集团也正在向这一方向演进,“我们首先会搭建中国医药集团的云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扩展,将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纳入进来,最终形成一个医药云,或者是健康云。当然,这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也要看企业自身的需求而定”。

为什么行业云会获得各方的一致推崇?

这和行业云的天然特性和优势有着直接的关系。相比于私有云,行业云的最大优势在于,不仅应用于企业内部,同时也能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所应用。这一变化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是收取一些IT服务费那么简单。通过行业云平台,企业能够实现对行业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聚合,从而使企业的商业流程和业务模式发生变化。

而相比于公有云,行业云由于其天然的行业特性,不会存在如公有云的缺乏用户或信任度等问题,更容易在行业内推广。另外,公有云平台发展最大的障碍来自于盈利模式,但行业云本身并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实现行业内资源的整合,这就使得行业云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具体到行业云的运营者,仍存在争论。目前,行业云的运营者,主要分为几类:政府协会、行业IT服务商、电信运营商、行业或供应链龙头企业。在这几类运营者中,笔者更看好行业或供应链龙头企业。因为他们对于上下游企业的聚合能力最强,对于行业业务的理解也最为深刻,而这两点是一个行业云平台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要想做好行业云平台就需要把行业中的共性特征沉淀下来变成行业的基本特性。比如,做供应链平台,可以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货物通关、物料编码、发票管理等特性沉淀下来集成于平台中,变成平台的标准化组件,能够进一步缩短应用的开发周期,这个行业供应链平台就拥有更多的差异化价值。”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如是说道。

而要做到行业共性特征的沉淀,行业内或供应链的龙头企业显然更有优势。而且,对于行业云平台,他们也有着更强的动力和积极性。

因为,供应链龙头企业可以通过云为上下游企业建立共享供应链平台,实现上下游企业在采购、销售、物流等环节的流程协同,实现整个交易链条的信息实时传输与共享,实现高效的端到端供应链协同。这对龙头企业本身还是整个行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

以家电零售行业为例,在家电零售及供应链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业务环节:电器的市场需求分析、电器制造、采购、分销、零售、运输、维修等。每个环节都有众多的专业服务提供商。而在所有环节中总有若干的“集中”节点,如大型零售超市,这种大型电器零售企业因其领先的行业地位,对产业链条中的每个厂商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电器零售企业具备领导行业云计算平台建设的基本条件:能够聚集相关客户,并且具备较高的公信力。而这两个条件,也恰恰是行业云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行业龙头企业还可以通过行业云的建设转型成为行业云服务商。这方面,亚马逊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典范。“对于行业领先企业,云平台不仅为他们带来业务发展的动力,更将成为他们构建未来新业务模式的重要选择。因此,这些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强大的云平台成为行业云服务的领导者与提供者。”王胜航分析道。

因此,无论是政府、各个行业协会或者IT服务商,都应有意识地对行业龙头或区域龙头企业进行支持,帮助他们建设并更好地运营行业云,这对于中国云计算产业跨越鸿沟,尽快进入成熟期乃至黄金期,显然是十分有利的。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些行业或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在进行行业云的建设。

以汽车行业为例,一些集团型企业,在建立了企业内部的云计算平台后,逐步将其云平台向外拓展,服务于企业上下游的一些中小型配件商、渠道商等。虽然尚不是十分完善,但可以看到,行业云的雏形已经初步显现。

“未来,这种由内部跨向外部并逐步发展为行业云或供应链云的模式,将会一些行业内更多的出现,例如保险业、零售业、物流业等。”在VMware公司大中华区CTO张振伦看来,这种模式很有希望在国内率先获得成功。

让云看得见

说了这么多关于云实践的话题,但实际上,除了少数实践应用外,更多的仍停留在纸面。对于很多用户而言,他们仍不能直接感受到云,触摸到云。“云的概念、方法已经听了太多,现在我们想要看到、摸到实实在在的云。厂商虽然宣称有很多的成功案例,但我们又不能去现场参观!”一位中型制造业企业CIO如是说道。

确实,虽然每个厂商都在说云计算应该从实践应用开始,也有很多用户现身说法,但这距离绝大多数用户,尤其是中小用户而言,仍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现在需要做一些事情,能够让用户直接地感受到云。”张振伦说。

VMware首席技术官兼研发高级副总裁Steve Herrod也表示,在VMware公布的云调查中发现,很多用户都认识到云计算是当前发展的大趋势并积极计划采用(64%),但因为毕竟云计算解决方案毕竟不像实物那样浅显易懂,云计算是否能真正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否符合自身企业的特点以及现有的部署环境等,用户难有直观感受、体会和判断。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近日VMware在中国推出了其云计算体验中心战略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渴望走入云计算时代的客户提供可以实时体验各种云计算应用场景的场所和平台,与其分享云计算解决方案在不同行业及应用环境中的成功部署经验,同时支持其现场模拟符合自身情况的云计算部署环境,帮助客户选择满足其实际需求的云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 VMware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宋家瑜认为,当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本土用户将云计算看作提升其业务竞争能力的关键性因素,正在加速采用云计算。

不过,VMware在推动云计算普及的过程中发现,除了一线城市的本土用户,大量处于二三线城市的中小企业用户对云计算的需求也非常迫切,他们希望有机会直接体验先进的云计算技术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同时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产品及解决方案,“鉴于以上需求,VMware将与本土合作伙伴合作,在全国各地建立面向更广大范围用户的云计算体验中心,支持他们近距离感受云计算魅力,尽快享受云计算技术带来的收益。”

有趣的是,思科公司也把云计算体验中心的建设作为其云计算落地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这也体现出这些领先的IT厂商在思路上转变的一致性。

今年4月,思科全球首个云计算体验中心正式落户上海,“体验中心的任务就是让实现、体验、云享落到实体上。目标是‘化祥云为春雨’,将云落地。思科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全球化官Wim Elfrink这样形容体验中心的重要作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思科云体验中心通过虚拟演示能力,后端数据中心对演示环境的支撑,通过演示场景模拟思科如何与云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一起给最终行业用户建设云,并让客户体验到云所带来的价值体现。”

从概念、方法到看得见的体验中心,虽然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进步,但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IT厂商对于云计算业务开拓思路的一种转变:更加注重用户对于云计算的实际体验。显然,相比之前,这种思路更为实际、更为踏实。“也可以说,国内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体验阶段。”张振伦说。

云计算带来的挑战

当然,作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云计算的采用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挑战。其中一些挑战从云计算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但之前由于云计算更多的处于概念阶段,因此这些挑战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并未显得十分紧迫。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考虑进入实践应用期,如何化解这些挑战,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同时也会促使一些处于观望状态的用户踏上云计算之旅。

IT流程再造

企业采用云计算,会对原有的IT流程带来直接的影响,而如果企业IT部门不能快速的适应这种流程上的改变,那么就有可能让云计算的作用大打折扣。

对此,中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副主任李剑峰有着直接的感受,“采用云计算后,在管理层面的冲击之一就是影响到我们的投资模式,包括将来的采购模式”。

以投资模式为例,中石化在全国有十几个油田,如果准备在IT方面投资一个亿,以往的做法是根据油田规模大小,将这笔资金分给各个油田,每个油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采购。但从今年开始,中石化总公司借助于云计算平台,开始实行统一的采购,希望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构建统一的应用。

这种采购模式上的变化,对于企业的冲击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的流程,同时也会对企业内部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带来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有可能是云计算在企业中推行的最大阻力和障碍之一。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领导者的支持必不可少。因此,也有人把云计算称为是“一把手”工程。所以,企业CIO在进行云计算建设时必须要得到企业一把手的全力支持,甚至为此下达强制性的行政性命令和规章制度,这样云计算才有可能在企业内成功应用。

转变数据中心的管理方式

云计算虽然会给企业的业务模式带来创新,但同时也会给企业的IT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特别是私有云,将会大大增加企业IT管理的复杂性。

“企业采用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后,复杂性大大增加,面临着的变化也显著递增,资源和管理用户也呈爆炸性趋势增长。如果没有办法积极管理IT操作,企业将无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成本管理,相反会花更多的时间处理昂贵的系统中断,导致复杂的基础设施缺少透明的了解,无法提供可靠和高效益的服务。”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数据中心管理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叶雷霖分析说。

在叶雷霖看来,云计算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更动态的服务,而服务质量来源于更好的管理,“因此,高效、智能化的管理对于云计算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现在,很多人一谈到云计算,就认为是做虚拟化,其实虚拟化只是提升数据中心资源使用效率的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如何为数据中心搭建一个先进的管理支撑平台”。

事实上,确如叶雷霖所言,企业在应用云计算后,如果不能对云计算进行很好的管理,那么云计算的效用很难真正地落实到业务层面。云数据中心的管理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IT系统的管理,这方面目前比较领先的企业有CA、BMC等;另一块就是物理基础设施的管理,这也是艾默生公司重点关注的方向。目前业内对于云计算一般会分为三个层次:SAAS、PAAS、IAAS,而在叶雷霖看来,在IAAS之下,还应有两个层次:OAAS(运维即服务)、DC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OAAS、DCAAS三层可以统称为基础支撑层。而基础支撑层的管理对于云计算的成功应用与否十分关键。

在云计算模式下,管理和服务都是动态进行的,因此传统的基于静态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很难满足云管理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传统的IT管理方式向云的管理方式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最快速的方式无疑是使用正确的管理工具。

作为业内领先的IT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CA Technologies亚太区云计算、虚拟化及服务自动化副总裁Anna Gong的观点与叶雷霖可谓不谋而合。“投资正确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为企业提供一个有力的云服务管理基础,正确的工具将给企业相同的控制和可视性。” Anna Gong说。

“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应用,将极大提高IT设备的使用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但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会导致IT配置的对应改变,也对物理基础设施的动态匹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IT基础设施和物理基础设施是分而治之的,这显然并不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推出一个涵盖数据中心IT和物理基础设施的整合性运营管理平台。”叶雷霖坦言,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艾默生在今年5月16日推出了Trellis管理平台,“它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对IT基础设施和物理基础设施的整合实时动态管理,满足用户对于云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事实上,叶雷霖所说的整合、动态以及智能化,正是目前云计算管理的三个重要特征。当然,随着云计算在企业内应用的普及,未来在云管理方面的技术和标准也将不断演进,但无论怎样,云管理都将是云计算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标准问题刻不容缓

随着云计算在用户从概念进入实践应用阶段,云计算的标准问题也变得更加重要,甚至可以用刻不容缓来形容。因为标准问题如果无法解决,那么云计算建设得越多,未来所面临的问题就会越大:不同标准的云各自割裂,无法统一,那么云计算与以往的IT孤岛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每个孤岛的规模更大一些而已。

那么,该如何来解决标准问题呢?

笔者认为,在云计算标准中最重要原则应是“用户至上”,对云标准最应有话语权的团体是最终用户,而不是产品服务供应商,或者相关机构。云计算所有的价值,最后都要通过用户的使用体现,然后再通过价值链,使得每一个参与者获得到相应的利益。

对于如何推动云计算标准,IBM公司认为满足客户需求、引领创新、适应实际需求、支持互操作是四大原则。

“云计算标准的第一要位是引领创新的发展,要在‘发明’和‘再发明’之间,即开发新标准和充分利用现有标准为云计算服务之间认真思考。IBM认为云计算标准应走继承发展的道路,将我们的创新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王胜航如是说道。

同时,在王胜航看来,衡量云计算标准的价值是其实用性,“我们不应再用纸上谈兵、理想主义的方式来开发标准。云计算标准应该充分利用客户实际应用,或者开源社区代码实现的方式来推动标准的开发,同时测试和验证相关标准的实用性和价值”。

此外,王胜航认为云计算标准需要有顶层设计,在演进过程不断传承和改进,从而使得云计算的用户、厂商能够有效应对市场的周期性发展带来的变革,有效地保护相关投入。“最重要的是,云计算标准必须是有用户推动的,用于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应广泛采集跨行业的用户需求、应用案例和最佳实践。”王胜航说道。

CA Technologies亚太区云计算、虚拟化及服务自动化副总裁Anna Gong也认为,用户是推动标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在Anna Gong看来,目前并没有单一的权威组织来建立可行的标准。虽然有一系列的组织已尝试去建立一些普遍的基础线和标准,然而责任仍然在于行业自律,“许多云提供商公开地展示产品的性能标准,而且很多提供商将提供服务水平协议,即便在某些例子里,消费者有责任证明服务水平协议违规,但最终,需求和监管标准在于消费者。消费者需要一个有竞争力的,开放的市场,来推动不同类型云服务的成熟和稳定。简言之,行业需要提高标准来达到或超过客户需求以保持竞争力和效益。”

为了进一步说明,Anna Gong举例道,“比如社区云和政府云。在一个志趣相投的客户组成的紧密的生态系统中,围绕安全、可用性和性能规定云标准的能力更容易命令和控制。”

虽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云计算实践应用案例出现。

这意味着,云计算已经跨过概念期,走入实践阶段。不过,现有的实践仍属于局部范围内,在向更大范围的用户普及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多无法回避的风险和问题,因此,需要政府、IT厂商、企业用户以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共同协作,在打造一个健康的云计算生态圈的基础之上,将更多行业用户的业务需求、应用实践与云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帮助中国云计算市场更快地跨越那条横亘在所有参与者面前的无形的“鸿沟”。

上一篇:农业科技管理在胡萝卜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早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