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移动直播车的系统设计和构建

时间:2022-05-11 10:29:08

浅谈广播移动直播车的系统设计和构建

【摘要】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体的竞争更为激烈,广播移动直播车作为广播电台发展中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如何构建适合节目需求的移动直播车是广播媒体事业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简单介绍构建移动直播车时应主要考虑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移动直播车;信号传输;音频系统;供电系统

前言

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快速增长,传统广播媒体的改革创新日趋紧迫,广播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固定的直播室里简单的重复我说你听的模式。在各种突发事件、交通指挥、抢险救灾、体育赛事等重大事件中,广播能否做到快速的响应,移动的现场直播能力,对广播媒体来说尤为重要。应急灾备广播系统也是目前广播人急需研究的课题。移动直播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技术平台更是广播事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构建移动直播车时我们应考虑以下几点问题。

1.直播车系统设计的整体要求

首先明确直播车的使用定位。所谓移动直播车应该具有移动或固定的方式下都能不间断、安全优质地进行现场直播和传输的播出技术平台。构建移动直播车中要充分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和扩展性。

安全性:按照广电总局关于现场直播系统要求配备。播出音频系统都要有主备两套设备,现场直播时主备设备同时能热备份。信号传输链路要求使用两路以上不同路由或手段传输。供电系统应配置独用工艺电源,转播车可配置发电机或UPS电源。

先进性:设备选型要充分考虑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能与广播未来发展相适应,在保障安全播出的基础上考虑应用新技术手段。在配备上要考虑数字与模拟的兼容。能满足广播的新媒体发展需求,具有使用操作简单、灵活、容易维护。

扩展性:首先是音频和传输系统设备的可扩展,另外是根据功能需求,在车辆选型、车体设计改造时要为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留有足够空间。

2.车辆选型和车体空间设计

根据功能设计要求车辆能承载现场直播的所需设备、人员等,在静止或者流动的状态下完成直播任务。移动直播车要有可靠的动力,较强的通过性,能适应各种环境的考验。

大型车辆载重能量,但机动性能不够灵活,适合固定场地直播车使用。

中型车辆在载重跟机动灵活上都具备,比较适合作为移动直播车的选型。可参考的车辆有:奔驰Sprint 524;依维柯NJ6716DA等。

车辆选型后按功能需求进行分区设计。一般分为驾驶区,直播区、设备区、车顶辅助区。

驾驶区:驾驶区可以坐2人;驾驶区与直播区之间安装吸音隔断,以减少直播工作区噪音;在固定场所现场直播时驾驶区兼作热线电话接听导播室。

直播区:直播区位于车体中部,在驾驶区和设备区之间。设计两排直播座椅可供2主持人和2位记者面对面乘坐。中间设有直播操作台。

设备区:设备区位于车体后部,主要作为安装直播设备和UPS电源以及电源、音频线缆盘、车辆支撑控制板等技术工作区。

车顶辅助区:车辆顶部要留有安装卫星天线位置;直播区顶部空调位置,现场扩音喇叭、现场照明灯、前后摄像头,GPS天线,调频接收机天线等。

车体改造安装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工艺要求。

隔热、隔音处理:夹层填充隔声胶板、内层填充环保有机吸声棉板,同时需作铺设镀锌板电磁屏蔽处理。

防水处理:做好车身以及车顶的防水保护,同时要做好制冷空调的排水处理。

防腐处理:车体改造时要做好车身表面的防腐处理。

车内装饰材料全部选用阻燃环保型材料,做到无污染、无变形、无异味;防尘、防水、防磨、防静电、防电磁干扰。车上配置干粉灭火器。

3.信号传输系统设计

广播传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调频发射传输、电话耦合传输、微波传输、光纤传输、卫星传输、3G无线传输等。

调频发射传输:采用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定向传输现场直播信号,在开阔的,有效覆盖的范围内信号质量稳定、可达CD音质。但传输距离有限,只能单向传输,远距离移动直播不适合采用。

电话耦合传输:利用电话耦合器,通过普通电话线来传输音频信号。其特点是只要有电话线的地方就可以通过耦合器双向传输模拟广播信号,其频响范围在300-3400Hz,只适合一般语言类节目传输。无法在行进过程中传输直播信号。

微波传输:目前主要采用数字微波传输现场直播信号的方式一般为直播车上使用全向发射天线,在微波传输距离内可以单向传输优质广播信号。但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增加,微波通信条件有限,很难满足远距离,全向微波传输技术只能实现单向信号传输,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比较大,在城市中使用盲点多。无法双向稳定传输移动的直播信号。

光纤传输:光纤传输的带宽远远大于其他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带宽。光缆传输具有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损耗极低,专业音频光端机一般采用48KHz采样,24比特量化,其动态范围可达144dB,10HZ-24KHz的频响,数据非压缩、高质量实时传输,安装简易、无需调节。容易实现交互式模拟和数字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前提条件是只能在固定场合,光纤到位的情况下,可以传输优质的直播信号。不能移动传输直播信号。

卫星传输:其优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通信频带很宽;通信距离远;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等。因其快速、高效、实时的优势,在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卫星传输也有传输使用成本高,上传天线受到遮挡时传输信号不稳定等。

3G无线传输:通过3G音频编解码器,利用数字编码技术,通过3G无线网络传输广播级的音频信号,其频响可达15Hz―20KHz。可供参考的产品有COMREX公司的ACCESS音频编解码器。这是一台可双向传输数字音频的编解码器。主要的传输路由包括Cable(电缆)、DSL(数字用户电路)、POST(模拟电话线路)、无线局域网、3G数据网络--EVDO、UMTS/HSDPA、卫星终端(国际海事通讯卫星BGAN、Fleet、VSAT)、Internet公共互联网。类似的3G编解码器还有TielineG3等。在车辆行进的状态下可以考虑采用3G无线传输方式。

比较以上几种传输方式后,我们按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全播出管理规定》要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建议移动直播车上可选用:卫星传输、3G传输和光纤传输三种传输系统,其路由可以包含卫星、光纤、3G无线网络,电话线,Internet公共互联网等。

4.音频系统设计

按广电总局关于现场直播系统要求配备要求,移动直播车上主要播出设备我们都要设有主备两套。一般可在直播区安装数字调音台,供主持人直播使用;在设备区安装备份的调音台,二者相互热备份。直播话筒最好配备无线话筒,有线话筒,移动直播车在行驶中最好使用头戴式耳机话筒,避免由于道路颠簸造成的话筒架晃动。其它音频周边设备全部安装在设备区。包括:音频处理器、音频分配放大器,3G通编码器,热线电话耦合器、耳机分配放大器都配置两套。选用防震的CD机,周边音频播放设备可选用手提电脑代替。监听音箱,电子钟GPS自动校时系统(安装在直播区与驾驶区隔离板上)。

5.供电系统设计

供电系统同时采用三种电源配备方案。

(1)驻车时使用外接交流电供电。

(2)备有发电机。

(3)在设备区安装UPS电源。

UPS电源可视车辆载重和空间情况选用不同规格的UPS电源和蓄电池。

普通的铅酸蓄电池:当要求电源后续时间加长到8个小时,相应电池需要增加,UPS和蓄电池组的总重量将远远超过所有适合改装客车的承载能力。满充电时间最快也要8小时,使用寿命一般2年。不适合长时间行驶直播使用。

螺旋式卷绕电池:螺旋式卷绕电池作为近年新出现的蓄电产品,其与普通铅酸免维护电池相比较优势明显。可大电流快速充放电,满充电时间最快1小时,深放电再充能力强(理论次数是普通铅酸免维护电池的4倍),使用寿命是前者的4倍,可以将车载发动机能量快速转换为电能,为技术设备系统供电,即可实现UPS电源续航能力的提升,又可以解决固定直播时外电接驳困难、移动直播时UPS供电时间有限等难题。较适合移动直播车的使用。

6.辅助系统设计

天线系统:车顶应能安装卫星天线,GPS天线,调频接收机天线、3G无线天线(建立车上WiFi无线网络系统,为广播新媒体提供网络支持)。

空调系统:包括行车空调和驻车空调。能满足直播区、设备区和驾驶区的工作温度要求。

防雷系统:设备和电源安装避雷器。每个机架配有接地宽铜带,且与总地连接,配有接地桩和接地铜质电缆线。

照明系统:车内直播工作照明,车外场地工作照明。

电动线缆盘:包括电源线、音频线、网线等共用一套电动(也可手动)线缆盘系统。

电动支撑腿:驻车时防止车体由于人员上下车带来的晃动,也可减轻长时间驻车弹簧板的负荷。

倒车监视:安装导航加倒车监视一体机,方便行车和驻车安全。

在车体改造前做好车身外观LOGO设计。

7.结束语

移动直播车作为广电事业建设的一项重大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电台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并完善设计方案,监督配合厂家做好改造安装调试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重复改造,在交车前把好关。整车完成安装调试后应进行以下测试:

(1)对车体应进行淋雨防水、车辆运行防震,空调制冷测试。

(2)对直播区隔音效果进行噪声测试。

(3)对直播的音频系统和传输系统进行技术指标测试。

(4)对供电系统,包括UPS电源、电池的性能测试。

(5)对GPS自动校时系统测试。

从选型、设计、实施、测试、验收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确保移动直播车能达到整体设计要求。真正能实现“移动”现场直播需求。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播中心实施细则.

[2]COMREX公司《ACCESS Portable Manual》、《ACCESS Rack Manual》、《ACCESS Mixer Manual》.

上一篇:浅谈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 下一篇:基于MB90092的ROV系统视频叠加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