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云端教育新平台,构建教育教学新思路之云端教育平台下的教师备课的转变

时间:2022-05-11 05:06:11

创新云端教育新平台,构建教育教学新思路之云端教育平台下的教师备课的转变

摘 要:在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兰山教育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2013年,兰山区投入1.2亿元,公开招标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和"三通两平台"工程。给全区的所有学校每个班级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多媒体教学平台--云端班班通。云端班班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更新鲜的血液,我们的课堂学习从预习--课前--课中--课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的备课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备课不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它从内容的安排、教授的方法、互动、反馈、评价的设计、课外的延伸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从简单实用出发,把多媒体和数学课堂进行整合,实现堂课高效实用。

关键词:教育云 兰山教育云 电子智能备课

随着云端教育平台多媒体教育的实施,各种优质资源的使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最需要转变的就是教师的课前的准备工作,即教师课前的备课和教学的模式的巨大转变。备课不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它从内容的安排、教授的方法、互动、反馈、评价的设计、课外的延伸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从简单实用出发,把多媒体和数学课堂进行整合,实现堂课高效实用。

云端教育平台下的教师课前备课和教学设计的转变,备课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一、备课方式的转变

由传统纸质备课转变为电子智能备课。兰山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为我们的备课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充分抛弃麻烦的纸质备课迎来了电子智能备课的新篇章。一是将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于一体信息数字化――课件,把课件和与课件相对应的文字教案合并在一起叫做电子教案。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备教学资源,经过提炼、整理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或扩展,以上二者都能对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但它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海量的信息交流,需要教师采用微机、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在集体互动的备课过程中,构架科学的教学环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电子备课,由于运用网络平台,集体备课时引领了全员参与,通过开放式的、论坛式的、互动式的深度对话、大家相互探讨学习,切磋借鉴,深入钻研,精心设计,既提高了备课效率,浓郁了教研组的研究氛围,促进了组内研究的深入展开,又提升了备课质量。

二、备课的内容的变化。

兰山教育云平台的应用,教师备课内容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备课的内容有单纯的课堂教学设计延伸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成为重要的环节。课前教师借助兰山教育云平台,针对学习的不同七点、兴趣,通过编制不同的学案,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可以对预习的主题进行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调控教学的进度,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上的翻转课堂教学辅助系统录制教学视频,课前发送给学习,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一键式空中课堂,还可以对课程进行全程直播,通过多媒体系统终端、电子书包进行课堂互动,也可以远程加入,不仅能看到老师的讲解也能看到板书,还能实时和老师进行互动。课后体现家庭作业的设置和对家长的互动准备。针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层次作业进行个性化教学:作业随时上传,语音作业。

其次电子智能备课把多媒体技术和数学课堂达到了更好的整合。有效地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实现最佳的教学教育效果。教师不仅仅单纯书写教案而是充分发挥云端平台和多媒体技术,把课件的设计和对应文案的设计作为备课的重点。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三、备课的重点难点目标突破上的变化

备课的着眼点更加关注的是怎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优化,备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备课对学习的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对媒体技术的展现方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表现力的特点,可以形象的展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把学习的内容化大化小,化静化动,化远化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太容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时,让学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渗透了“极限”思想),这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想象,学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致使学生对所推导出来的公式的精确性持怀疑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挥云端平台技术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云教育下备课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把我们的电子备课发展到了电子智能备课

教师备课可用资源不仅限于我们的教材和教参。更有强大的云资源做后盾。教师的备课也不是一个人的单独备课。教师可充分借鉴名师的备课,教师之间实现了备课资源备课共享。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课件的设计变得轻松自如。这不仅解放了老师,让老师更多的精力进行课堂教学和反思,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永峰.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13.

[3]史芳琴.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甘肃教育,2014,(07)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基础日语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