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5-11 08:58:56

民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摘要:民法在法学中是一个很繁杂的范畴,它涉及的范围广泛,而且细节繁杂,理论分支多,在实践应用中,容易让人对理论点的把握产生歧义,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论应用往往无所适从。本文力求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对照民法理论说明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Abstract: Civil law is a very miscellaneous category in the jurisprudence. It not only covers a wide range, but also has multifarious details and many theoretical branche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t is easy to generate ambiguity when people grasping theoretical points, and people are often comprehend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ame problem. The importance of theoretical study compared the theory of civil law was stated, through analyzing actual cases.

关键词:民法理论;实际应用;重要性

Key words: theory of civil law;actual application;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67-01

民法是一个很复杂的范畴,而其中的继承和析产问题在民法范畴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的范围、时空、宗亲关系极为复杂。因此,无论在司法实践,还是理论教学中,都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而有关继承的判定又极为复杂,在实践中,案件的表现又各不相同。下面结合二则案例,谈谈法学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重要性。

【案例一】1952年时,杜元与其母共分瓦房四间,1964年其母病故。1963年,杜元与韩云结婚,一年后生育一子,取名杜山。1973年杜元因车祸死亡。1974年韩云带子改嫁安某,杜山改名安山。韩再婚前夕,将房屋租赁给孙某,议定月租5元。1975年,韩见孙生活拮据,将房屋赠予表弟孙某,孙十分感激,备了一桌酒席,请邻居作陪,当众酬谢了韩。1986年韩病故。1990年安山结婚无房居住,继父安某告诉他:“孙某住的是你生父的房。”安山知情后,即向孙某索要房屋,孙某以房屋是韩赠送的为由拒不归还,安山诉至法院。

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这一案例包含几个民事法律关系,以及每一民事法律关系在这一案件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共发现这一案件中共有七个民事法律关系:①共有法律关系:房屋四间,杜元两间,杜元母亲两间。②继承法律关系:杜元母亲死亡,杜元继承其母两间,自己两间,杜元实有房屋四间。③婚姻法律关系:杜元韩云结婚,房屋为夫妻共有,房屋四间,其中杜元两间,韩云两间。④继承法律关系:杜元死亡,韩云.杜山[安山]继承杜元遗产,韩云原有房屋两间,继承杜元一间,实有三间,杜山[安山]继承其父杜元一间。⑤租赁法律关系:韩云将房屋租赁给孙某,此关系与本案析产无关。⑥婚姻法律关系:韩云改嫁安某,与本案析产无关。⑦赠予法律关系:韩云赠予孙某房屋四间,韩赠予的四间房屋,其中属于自己的三间,属于安山的一间。

所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韩云赠予的四间房屋,属于安山的一间,赠予无效,应该归还给安山。这一案例的分析结果就是通过民法基本理论得以解决。

下面的这个案例更为复杂:

【案例二】管明松老人已经60多岁了,他无儿无女。几年前,村里把他定为五保户,管吃管住。1999年,管明松忽然得了重病,就把自己的两张存折,交给他的大侄子。侄子马上去找村干部,帮忙送老人去医院。可是,村干部柏其洲刚到,老人就去世了。

之后,老人的几个侄子陆续赶到,又翻到了老人的另6000元存折。看到这么多钱,大家都动了心。于是在村组长柏其洲的主持下,老人的丧事还没办完,26000元钱就被分光了。自始至终都在场的大侄子和三个侄子,每个都得到了4000多 ,主持分钱的组长也得到了3000元钱,剩下的钱一部分分给了在场的其它亲戚每人1000元,守夜的500元,其它的用于给老人办丧事。

知道了此事的死者的哥哥认为弟弟死时并没有立下遗嘱,按顺序,自己最有权力拿这笔钱。大侄子认为老人死时把存折交给了自己,就是老人的遗愿,自己就有权力继承这笔遗产。他把钱分给其他几个弟弟是出于人情。几个侄子也认为平时他们也对老人尽了一些赡养义务,因此,继承叔叔的一部分遗产,也理所当然。

村民们认为,正是当年没有人赡养老人,村里才把他定为五保户,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是由村里照顾。当年,村里还和老人签了【五保户供养协议书】,协议里明确写道,管明松老人生前的一切生活由村里负责,老人死后所有遗产都应归村里所有。大多数村民都有相同的看法。有些人为了表示不满,甚至采取了极端的做法,这下子惊动了村委会。

村委会随即展开了调查,村长柏其洲认识到了自己的做法有问题,退了钱并交了1000元罚款。但要想从死者的几个侄子手里拿回钱就不那么容易啦。村里也为难了,按亲戚关系老人的哥哥应该继承遗产,按老人的遗愿,应该几个侄子得到这笔钱,按供养协议,遗产又该给村里,到底该如何处置,还真让人头疼。钱该给谁呢,只好诉至法院。

法院经过调查,取证,最后开庭审理做出判决:除了为老人治病和办理丧事所花费用,要求将老人剩余遗产全部返还给村委会。法院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决呢?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要弄清楚以下问题:①所谓五保户,主要是对于被保的某个人在吃饭、穿衣、住房、医疗和死后丧葬等方面给予的一种特殊保障。享受五保待遇的通常是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法定抚养义务的老人。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在继承时,有遗嘱继承的按遗嘱继承,但遗嘱应合法有效,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③对于本案,如果按遗嘱继承,就看老人有没有遗嘱。那么,老人在死前将两万元存折交给其大侄子,是否可以认定为遗嘱呢。法院认为;这种行为应当是一种遗赠行为,但这种遗赠是无效的。因为,在这之前,老人已与他所属的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签订了五保供养协议。这份协议当中,已经把他死后的遗产留给了村委会。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再做另外的遗赠,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和前面的协议是有冲突的,等于是把一笔遗产作了两次处理。在这个案件中,只有在对死者生前履行合同,尽了赡养义务者,才有权取得这份遗产因此后面的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当然是无效的。④在这个案件中还有一个特殊人物,就是死者的哥哥。按照法律来讲,如果发生法定继承,他当然是合法继承人,但是这种法定继承只能发生在没有遗嘱继承,同时也没有遗赠、没有遗赠赡养协议的情况下。那么有了五保供养协议,遗产应该处分给村委会,因此,他虽然有法定继承资格也无权进行继承。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第一个案例是在弄清民事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下,依据相关民法理论,才能明确产权归属;第二个案例,则是在弄清继承法的原则和适用顺序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决。因此,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的全面掌握,在实践应用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的研究,合理运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法学理论,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秀敏.五保户的遗产该给谁[P].今日说法.

上一篇: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条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碳纤维加固桥梁技术实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