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时间:2022-05-11 05:00:11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摘 要:要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作点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教学效率;学习兴趣;教学情境

近年来,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引下,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注意做到注重自主探究,注重体验感悟,注重合作研讨,注重求异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但是,经常一节课下来感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课后就经常思考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努力构建和谐乐学的氛围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他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情境和精神氛围。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9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9=2(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2-9=3(个)……“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切实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注重学生天性兴趣中“动”的利用。在思考、发现的探索过程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纸上谈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动手空间,才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完成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例如:我在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就采取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片等学具,借助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求这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由于要自己动手发现真理,他们的积极性格外高,很快的展开了活动,最后他们用多种方法创造性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整堂课中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只要通过教师演示,通过剪切、平移,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进行各种面积计算的训练,那么学生一定会有较高的解题能力。但这样做学生真正得到发展了吗?所以,创设这样新奇有趣,富有竞争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学生走出了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三、设置多层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是学生学习成果体现的载体,也是检验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学生在练习中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的积极性。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因此教师要重视练习的设计,对思维敏捷、基础扎实的学生,应为他们选择一些难度大、易于开发思维的题目。对学习一时有困难的学生,作业量要小些,题要容易些,总之要力求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几个这样的听写分数的练习:1.一个分数分母是十,分子是一;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份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是多少。这样逐层次的将难度提高,层层递进,层层深入,便于学生将本课的知识灵活掌握。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评价学生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性差异。要立足孩子的发展,信任孩子所拥有的潜在力量,发现学生有了成绩就及时表扬,使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使用激励性语言,挖掘他们的点滴进步,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次课堂上,一个学困生经过讨论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而且回答正确,于是我这样评价他:“你进步可大了、你已经能和同伴讨论问题,有了解决问题的本领,要是你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课堂练习,就更棒了。”从此这名同学爱发言了,练习作业也不拖拉了。在作业评价时如果学生作业书写认真无错误,就有一个笑脸娃娃迎接他,你看学生喜滋滋愉快地完成下次作业。如果作业潦草或有错误,就有一个瞪眼娃娃看着他,学生就知道作业存在问题,立即认真检查,一丝不苟的改正。这样不费一唇一剑,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种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用胜过苦口婆心的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提高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效率,关键是在教学理念上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小学数学的教育的新天地,把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做精、做实”,使数学教学上一个新台阶、走向新阶段。

上一篇:跨学科教育与王阳明研究 下一篇:在德育工作中融入亲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