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美学教导诌议

时间:2022-05-11 01:19:47

语文教育中美学教导诌议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是通过启发和实际感知的方式,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发现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这就使得教育本身具有美的特点,让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均趋于积极化,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向上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促进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思政教育,从而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术教育的必要性语文是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中的基础性学科,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反映着社会、自然和艺术各个方面的美。语文教材汇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在不同时代、国家、民族背景下的审美情趣和要求,极大地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在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同时,对于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满足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美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势在必行。

具体渗透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加强品味,激发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增强是美学教育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应该深入到文学作品的阅读品味中。语言是语文的灵魂,体验语文语言的美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感悟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可采用巧设悬念、投石激浪、旁敲侧击等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牵引学生步入美的殿堂,从而使学生自觉成为审美主体。在课堂上,教师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的表情,和同学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二)加强感悟,引导情感体验情感是美学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中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和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要引导学生遵循文章思路,认识文章的艺术形象,运用形象感染学生。(三)加强指导,启发思考探究语文教材选用文章都是典范作品,是作家运用文字表情、达意、载道的结果,它的内容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是学生品味意境美的主要载体,而这些美又需在教师的诱导下使学生逐步理解和领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思考情境,把教材内容形象化,把疑难问题简单化,把讨论探索发散化,把运用表达生活化、个性化,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兴趣中求知,在训练中成长,在思索中成熟,获得语文学习最大的美感体验。(四)加强鼓励,培养美感创造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为语文美的创造作准备。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去追求美、创造美,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美的创造,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同时要坚持语文美的标准,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成果,尊重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

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之一,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人文特色,是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情感教育和个性化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教学背景下,新课改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感的重要性。因此,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不断拓展教学范围,加强审美体验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现代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常文侠

上一篇:自塑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导释解 下一篇:文化创意商品设计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