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语文教师教学低效的现象及思考

时间:2022-05-10 07:07:57

青年语文教师教学低效的现象及思考

【摘要】青年教师是未来教学的主力军,但因为经验欠缺,会发现许多效率低下的教学现象。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呢?笔者思索,目前语文教学低效与过于强调表面热闹而不关注学生实际有深切关系。

【关键词】低效成因 开拓思维 关注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33-01

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开拓思维,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当前青年语文教师的教学实际中存在不少低效现象。

一、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活动存在的低效现象

1.一味追求课堂的表面热闹

多数青年教师在大学师范教育中,受到新课标的影响。注意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重视师生互动的运用,如,制作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课本剧表演、网络辩论等等。

如,粤教版必修四文言文《劝学》一课,有位老师让学生模仿“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的动作。堂下学生哈哈大笑,笑得是什么呢?应是表演者的滑稽动作。再如,教学初中《散步》一文时,先播放音乐《有爱住我家》师生合唱引出课题;后上下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展示课件画面:三个场景中的老少三代人、儿子驮着老母、母亲背着小儿在前行。然后学生上台模仿、表演、朗诵;最后总结: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在你身边还有哪些这类故事呢?(学生争着说)

这些课听得热闹,我们佩服教学环节衔接顺畅,师生间配合默契。但我们不清楚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于漪老师也表达了困惑:学生好像学了,又好像没学,花里胡哨一阵,没在脑子里留下多少痕迹。究其原因,教法多样化但流于形式,对话、讨论只是一种低层次的互动。体现不出学生思维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

2.问题和讨论铺天盖地,但教学效果低的现象

在青年教师教学中,许多人误把“满堂问”等同于启发式教育,或是误把实施众多的任务看作解决问题的活动。也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讨论。笔者总结了课堂讨论时,教师有如下致命的表现。

有的教师为了取悦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来安排讨论。有一次公开课,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每次讨论最长的有3分钟左右,短的仅几十秒;讨论的问题往往是一些很容易解决的问题。而有的老师在宣布完讨论内容后,学生便匆忙行动,热闹非凡。可实际观察,小组或“你争我夺”,或搞“一言堂”,或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而教师在一旁急促地追问“完成了没有?”。这些讨论的实质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二、青年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的建议

1.兼顾教法的多样性与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为了新课标后的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除了教法的多样 性,还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就要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入手,激发学生在良好的对话交流氛围中促进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为此,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叩开一扇思维之门。

如,教学战争小说《荷花淀》时,因为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鉴赏对话,从对话中体悟到人情美。并让学生将其与《地道战》《小兵张嘎》等战争电影进行比较,从比较中领悟出主题。再如教学《荷塘月色》时,需要语文老师领会叶老所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这“意义”和“情味”,就是思想的本质。综上,高效的语文课堂要帮助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去完成作品的二度创作,实现自我的思维解放。

2.化课堂讨论表演化、形式化为切合学生实际化

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讨论也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一因素。以上所举的青年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致命的课堂现象。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因材施“讨”、因生施“讨”的课堂讨论的基本原则。讨论不切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导致形式化和表演化。并且,讨论的时机没有与学生的思维同步。甚至忽视了讨论的前提必须是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如教学《离骚》一课时,设置延伸问题讨论探讨。屈原遭遇放逐,最后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自己的政治理想。你是否赞同屈原沉江的行为?为什么?中国现代文人有如王国维、老舍也是沉水自溺的?你是如何评价文人的这种人生选择?像这样比较深奥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每人先写一篇小文章,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后,再进行讨论。

3.学会课外拓展,将学生引向生活大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世界丰富多彩,语文内涵深广。如果青年语文教师将语文局限于课堂,教师学生都必然成为井底之蛙。如有的老教师在教学《关注社会》这一单元,开始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实际,选取一个论题作为研究的对象,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搜集资料,形成观点,写一篇论文,然后出一期板报。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积极性特别高,一个星期后,每个班都出了板报,并且涉及的话题很多。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学会关注社会。在新的世纪,需要我们给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大语文教育”。

三、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反思我们的教学,保留好的方法,改正不足的地方,我们才能真正的提高语文的课堂活动教学效果,让我们课堂有效、有深度、有情趣。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金丹华.有效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原则.山西:语文报社,2011.6A

[3]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上一篇: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家庭根源与对策 下一篇:浅析从毕业生到职业人的完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