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毕业生到职业人的完美升级

时间:2022-10-24 06:59:12

浅析从毕业生到职业人的完美升级

【摘要】走出学校,走向职场,毕业生或多或少都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每个人都在考虑自己的职业前途,每个人都面临择业的机会,而职业的发展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又时时在威胁着每个人。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型,主动适应职业生活。

【关键词】毕业生 职业人 角色转换 主动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38-01

当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毕业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时,最大的适应问题就是学习如何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型。刚踏进职场的毕业生总是感叹工作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对于新环境、新同事和所承担的责任有着诸多的不适应,感到无所适从,压力倍增。作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初入职场,如何尽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呢?

一、很多人在求职时,由于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导致求职难以成功,典型的就业迷思有以下几点。

迷思1:理想的工作是轻松而没有压力的。

解析:工作压力是永远存在的,而且也是必须存在的。适当的压力能激发出人的潜能,造就最佳的工作表现。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因为有考试的压力才认真地学习;因为有竞争的压力才努力地工作。适当的压力造成一定的紧迫感,促使我们不断地做出努力,从而取得成绩。因此,找工作的时候,必须放弃寻找完全没有压力的工作的念头,而是努力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心理调试能力,让自己面对挑战的时候,越压越有力。

迷思2:好工作不能单调乏味,而应富于变化,让自己乐此不疲。

解析:理想的工作应当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但这并不代表工作就必须一直非常有趣,因为你永远也无法找到“一直有趣”的工作。即使是最高领导,他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也都是“例行公事”,并不见得多么有趣。这才是工作的常态,如果真的存在变化无常的工作,它不仅不会让你觉得有趣、乐此不疲,反而会令你倍感压力,无法长久地从事下去。维持令人乐此不疲的工作秘诀,在于自己觉得工作有崇高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与帮助他人、创造社会价值联系起来,你就会从本质上热爱自己的工作。唯有对这些例行公事赋予深层次的意义,才可能在工作中创造出新的变化,这才是让自己热忱不灭的秘诀。

迷思3:正确的工作态度是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

解析:成熟的专业人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知道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他善于和团队的其他成员沟通、配合、协作,一起高效地完成工作,在从事自己工作的时候,也能考虑如何将团队的效率最大化, 为了团队效率和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而不是局限于本职工作。

二、接到用人单位的录取通知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事实上,一切才刚刚开始。

很多人都会在试用期“卡壳”,在试用期被淘汰出局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因为你失去的不仅是工作,还有自信和再次寻找工作的勇气。新人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在这段时间里给上司和同事一个良好的印象。在起跑线上,如何起跑,决定了今后的比赛成绩。

那么,如何尽快得到单位的认可,顺利通过试用期呢?

1)尽快地熟悉新的环境,要学会当听众

初入新环境,多了解“状况”、“原则”、“规矩”,留心观察,但不要妄加评论,以免言多语失。

首先,尽快认识你的新同事,同时也要设法去让他们认识你。在10天内认识你同部门的所有人,在30天内认识与你工作有关的绝大多数人。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积极主动一点。遇到人要主动问好,并简单介绍自己,通过寒暄一点一点地熟悉起来,你很快就可以和他们打成一团了。

其次,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就是组织做事的先后顺序和各环节的衔接情况。简单地说,就是你需要弄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岗位上,你的岗位与其它哪些岗位有着工作的对接和协作,为了完成工作,你需要和哪些人经常打交道。

最后,铭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哪些是你的日常工作?哪些是领导安排的工作?哪些是你不必要做的工作?哪些是你不能做的工作?这些你都要清楚地记在心里。

2)不要和外界比较薪资和福利

试用期的薪水并不代表今后的薪资水平。简单地和别人比较薪资福利,往往会影响你的心态,成为顺利转正的绊脚石。某公司的人事行政总监说:“在我公司内,每次招聘,都会有20%-30%的人过不了试用期。这几年,企业很少会招应届毕业生了。因为新来的大学生经常和同学、老乡联系,打探外界是不是有更好的收入,经常互相盲目攀比。这样的心态不是很好,工作不扎实、不稳定,他们大多过不了试用期。而那些工作了两三年的应聘者在外面碰过壁,对自己的定位就比较清楚,稳定性就比较好。”如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表现好,薪水自然会节节攀升。

3)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有些新人在工作最初容易犯的错误是只说不做。相比于职场前辈而言,他们有着更新的知识背景、结构和观念,但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实战经验,导致他们眼高手低。新人们必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再先进,也得用于实践后才有意义。公司招聘新人,为的是弥补职位的空缺,分担来不及完成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听人说教。对于新人而言,脚踏实地地感触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一名职校生来说,纵然对现实的工作不甚满意,也不能一心二用,而要立足本职,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职校毕业生一定要明白:作为刚刚走上社会的一名新人,要学会主动调整自己,尽快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度过试用期。

三、真的没必要在乎第一份薪水的多少,只要能保障基本的生活,让你能生存下来,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马克思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一份薪水少,并不代表第二份、第三份……薪水也会少。从本质上说,薪水代表着你创造价值的多少。要想提高薪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设法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当你的能力足够强,创造的价值足够多,薪水也就自然高了。因此,刚毕业的大学生,应当更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完全不必计较第一份薪水的多寡。

毕业生初入职场,应当主动适应职业生活。职校生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养,积极塑造自身的优良品质,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做好进入职场的准备工作。在初次就业后,应当立足本职,努力做好工作,尽快适应职业,并了解社会,认识自己,积累人生的经验和技能资本,从而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杜喜亮主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山东人民出版社。

[2]潘竞贤著.《凭什么有好工作》.金城出版社。

上一篇:青年语文教师教学低效的现象及思考 下一篇:浅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后心理现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