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如何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

时间:2022-05-10 05:26:12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

摘 要: 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是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国际环境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化学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给人类解决当今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通过学习,中学生了解化学的应用价值,初步树立STS的观念,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实验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一、可持续发展与中学化学教学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作为中心科学的化学及其生产技术,在过去20世纪起到了推动人类进步的决定性作用。目前,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前六年新合成和发现的化合物的数量(1000万种)相当于有历史记载以来到1990年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总量。在化学科学和化学知识为人类带来无数便利和希望的同时,它也带给了人类黑色的污水,浓浓的烟尘,形形的废弃物,还有看不见的毒物……

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将对人类自身的健康甚至生存都造成严重威胁。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寻找一条不破坏环境,不危害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今,冠以“绿色”的名词成为最时髦的名词,从绿色蔬菜、绿色产品到绿色科技、绿色化学,绿色话题成为人类最具共识的话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化学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主要是普及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

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是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国际环境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教育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具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观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提高认识,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思想,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与化学教学的切合点,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探索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情境等,适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师观念要更新,要重新认识化学,认识化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和内容,增强环境意识,注意收集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信息,以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污染问题,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普及、宣传、研究“绿色化学”的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要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21世纪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对绿色化学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把绿色化学教育贯穿中学化学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钻研教材,挖掘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化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找准与环境及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阅读有关资料,广泛涉猎,精心备课,适时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介绍温室效应时,让学生认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来源,以及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照此下去,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20~165厘米,许多人口密集的沿海城市将被淹没,造成重大损失。号召学生行动起来,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改善能源结构,努力降低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为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宇宙中的绿洲”尽责出力。让学生经常了解、关注身边的、国内外的环境热点,从而激发其深入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树立防止污染、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培养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化学领域的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关键,而实验教学是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首要手段。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体现绿色化学实验的新要求:省资源、无污染、无废物、多循环、多利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在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尽可能推广微型实验,要努力改革实验,平时多注意收集各种教学杂志中刊登的有关实验的改进资料,并将其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将常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节省试剂,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降低能源消耗等优点。如铜跟硝酸的反应:在注射器中加少量铜片,吸入约0.5mL浓硝酸,用橡胶塞封住,观察铜跟浓硝酸的反应;当生成2mL~3mL红棕色气体是,取下橡胶塞,吸入1mL左右的水,套上橡胶塞,可观察铜跟稀硝酸反应;压出溶液,吸入少量空气,可观察NO被氧化的情况;再吸入少量水,可观察NO2的溶解状况;取下橡胶塞,把液体与气体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让学生了解氧化亚氮与二氧化氮气体的吸收。整个过程无NOx泄露。

2.将有毒实验改成封闭实验。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实验:用30mL的无色细口瓶收集一瓶湿的二氧化硫气体,塞上橡皮塞,取50mL的注射器,收集硫化氢气体,用小胶头套住针筒;实验时将针筒(拔取胶头)套上七号针头,插入橡皮塞中,把硫化氢气体慢慢推压到细口瓶中,瓶壁上很快有淡黄色固体出现。本实验完全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无任何有害气体逸出,实验现象更清晰。

3.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效果;改进实验装置,减少实验污染。

对部分中学化学实验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可以节省药品,缩短时间优化实验。

如浓硫酸和铜反应的实验:使用铜片,不便控制反应,容易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为此可将铜片改成铜丝在玻璃管里上下抽动,直接控制反应。

4.注重循环、再用,降低实验成本。

对某些化学试剂回收循环再用,可以节省资源,减少污染,降低实验成本,如O2实验室制法,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回收到的二氧化锰再用做催化剂或用于制备氯气。

(三)与习题教学相结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从化学角度分析社会热点、环境问题、生活问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绿色化学”的习题教学,可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例: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某省为筹建一个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

B.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C.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的远离城市的郊区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把可持续发展教育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全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中学化学教学是普及化学知识的开始阶段,如何把绿色化学、绿色意识融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绿色化学成为21世纪化学教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化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培养学生树立防止污染、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新课堂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中学卷中).世界知识出版社.

[2]何克抗,李克东.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6.

[4]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4.下.

上一篇:例谈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