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9-11 01:04:39

例谈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的早期阅读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研究表明,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从兴趣的培养、环境的创设、阅读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幼儿对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情感。因此,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唤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阅读。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阅读的需要和深度都不一样,因此,顺应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对书产生好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第一步。小班的幼儿注意力不稳定,有意注意水平低下,他们不能长时间保持安静地阅读,他们在看书时通常是随意翻书,翻完一本马上又换一本,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们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阅读活动中,跟幼儿一起阅读,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翻阅图书,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述有序观察书中的图案、人物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中班幼儿已养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是他们在阅读时还不能很好地将图书中的内容有序地联系起来,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指导时,要循循善诱,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注意到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环境的变化,并能根据这些比较典型的特征,判断人物的情绪、季节的变化等。这一阶段,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独立阅读图书,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让幼儿体验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兴趣。

二、给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引起幼儿阅读的愿望,还有助于幼儿保持注意力,专心阅读。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阅读的物质环境:选择一个相对安静又光线明亮的区域,放置一张书桌或铺一块地毯,让孩子一坐下来就有安静舒服的感觉。这样,幼儿不容易被外在的环境因素吸引,就能更专注地进行阅读而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在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教师要选择远离“娃娃家”、“小吃店”等比较吵闹的游戏区。选择采光比较好的角落,可以用书架或橱柜隔离出一块阅读区,保证阅读区安静的氛围。图书架要适合幼儿的高度,便于幼儿自己取放图书,书架上最好做好分类记号和编号,让幼儿按照分类和编号收纳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指精神环境的熏陶:比如组织孩子参观图书馆,或者图书阅览室,让幼儿感受阅览室安静的氛围,知道看书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他人阅读。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室是怎样分门别类收纳图书的,知道分类收纳的好处,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学会按类摆放。在阅读区域,用一些文字或图片,提醒幼儿注意保持安静,图书要轻拿轻放。

三、为幼儿提供合适的书本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是让幼儿爱上早期阅读的基础。适宜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幼儿把阅读活动和良好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在阅读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逐步爱上阅读。

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想象世界密切相关的事物。如果故事中讲的就是幼儿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或是他们经常喜欢想象的情形,幼儿就容易理解,更愿意读,我们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阅读材料。另外,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因此色彩鲜艳、画面形象清晰的图书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小班幼儿选择页码相对少一点,单页单幅,图案简单、清晰,故事情节简单、重复的,并且文字大而少的图书,便于幼儿跟老师一起说一说、念一念。中班幼儿应当选择画面表现力强、故事内容生动、情节发展有序的图书,图书中配的文字可以是简短的一两句话,可以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简单讲述故事。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提高,因此为幼儿选择的阅读材料可以更加丰富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过早认字。我们选择的图书文字可以小一些,尽量不要让幼儿看着文字阅读,应该将故事交给孩子,鼓励他们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编故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早期阅读对幼儿大脑的刺激是全方位的,是一把为孩子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教师作为幼儿早期阅读的引导者、合作者,目的是让每位幼儿都爱上阅读,体验阅读的乐趣,形成主动阅读的态度,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上一篇:班级责任制度与班级管理效率 下一篇:中学化学教学如何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