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教在学校 育在家庭

时间:2022-05-10 04:16:13

孩子是教在学校 育在家庭

摘要:正确处理家长、学校、社会三者的关系,对于我们办好家长学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孩子是一块白板,孩子们的发展需要我们去描绘。根据行为主义代表华生和白板学说代表洛克的理论,孩子的后天培养至关重要,这个后天培养就包含我们的家长学校。传统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而现代的教育观念更注重多种因素的整合。本文就如何处理和权重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任务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教育任务;侧重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310-01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没能力做事,能有什么用呢?]

《三字经》: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三字经》寥寥数语已经把为什么学习,学习的目的意义讲得很明白了。为了通过“壮致身”,达到“上匡国,下利民”,人就得不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

人生学习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并影响人的终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家庭教育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孩子出生后,你就得开始养育。

“养育”――“养”《说文解字》从羊从食,供养也。“育”:养子使做善,《虞书》曰:教育子也。并注解曰:不顺子。不顺子亦教之,况顺者乎?

“养育“组成词汇,“养”有供养、养抚、养形、养心、养志、养性、养忠、养恩、养德等。 “育”有哺育,培育,陶育、爱育、训育、教育等词汇。从这些词汇中你就可以知道,家长的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引导教育, 并要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生,为孩子的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孩子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这种引导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主导性。如人的习惯大都是从小养成,愈是幼小时养成的习惯,愈难以改变。最初形成的人格品德,是非观与价值观,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而这些正是人生命运的决定性因素。而学校主要承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两者相比前者更重要。

据专家研究,家庭教育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影响也是惊人的:

在幼儿园期间,家庭教育占80%,幼儿园占15%,社会占5%;

在小学期间,家庭教育占70%,学校占20%,社会占10%;

中学期间,家庭教育占40%,学校占30%,社会占30%;

大学期间,家庭教育占10%,学校占30%,社会占60%。

可见,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和人生行为模式影响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调整好孩子的学习态度,以便让孩子的身体,心理和行为模式都得到健康地成长,让孩子健康成人并顺利融入社会。

现在人们一说到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报补习班,让孩子学会认几个字,数几个数那么简单。,家庭教育一定要 “养”中有“育”, “育”中有“养”。 “养”、 “育”结合。也就是说,家长不仅对孩子要养“形”,更要育“情”。否则,还会出现北大才子卖肉、南京博士做乞丐,武汉博士自杀,还有考上大学后才一个星期,就因嫌食堂饭菜味道不好,觉得这样的日子没法过而跳楼自杀的大学生;有在家没有受到和弟弟一样待遇的自杀的高中生,有一次考试没有排名排在第三名而没有排在第一名子的初中生,有找家长要100元钱买礼物送给同学,而遭到家长拒绝后以自杀抗议的小学生等。有人说养育孩子是为了防老,像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谈上为老人防老,学习“上匡国,下利民” 就更谈不上了!

有人会说,我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学校管教育。据调查,这种想法的家长占70%,尽到责任的只占5%,还有25%的已经认识到有责任,但没尽到责任。你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样教师,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一些呢?差别在于父母,在于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个体生命的摇篮,孩子先有家庭教育后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就没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学校教育的好坏。如有一个上一年级的寄宿学生,拉屎拉到裤子里不知道换衣服,一直穿了4-5天,屁股都烂了,还不知道怎么办,直到老师发现才解决了此事。有的课程学校是不开的,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些。因此,家长对孩子“养”是基础,“育”才是是根本,“爱”贯穿始终。家长,不能把“养”代替 “育”,把“爱”囊括为所有的教育培养。

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任务各有侧重,关注点不一样。

教育――“教”:会意字。从攴( pū),从孝。“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基本字义传授:你教我做。本义:教育,指导、训诲。《说文解字》:上所施下所效也。《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

当动词讲时,组成词有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诫),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管,教诲(教导训诫)。所以老师在学校教,就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方法,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循序渐进,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传道不仅是讲道理,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品质,比如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等。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

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教师能否有效地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

解惑的潜台词是:学生先主动学习,有疑问,老师再及时解答。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在“教”与“授”的过程中,“授”是重点,“育”在其中,即我们常说的渗透贯通。

再者,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独特性。

家庭教育可以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是集约化的,工厂式的,是批量,一名老师要面对整个班级,就不如家里2个甚至多个人关注一个孩子;学校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力不从心,尤其是城镇学校大班额,一个教师一节课要面对上百的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力不从心,这样不利于发展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只有家长对孩子的特点、特长最了解,所以培养更有针对性。

另外,家庭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一个家庭固有的血缘、伦理道德、感情上的内在联系,使我们的家长在担任教育者的时候,有许多方面是学校教师无法超越或替代的优势。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虽然我不敢完全苟同,但也说明了一定的道理。有家长用忙推脱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这是不对的。什么叫忙啊?心亡为忙啊!哀莫大于孩子误入歧途。过去人会说,过生活就是过人的,意思是说,一代比一代强,生活一代比一代好。因此,我借用冯国庆老师的话:种田不好一季荒,养子不教一世苍。

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孩子教在学校,育在家庭的关系,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上一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几点忠告 下一篇:如何分析把握物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