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广东卷阅卷手记

时间:2022-05-10 11:18:14

高考作文广东卷阅卷手记

笔者有幸参与201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的作文批改工作,现今工作结束,便作此文,以兹总结,并希冀此文对明年高考作文有所裨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考题解析]

此为新材料作文,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是汤因比的话,第二段是居里夫人的话。汤因比的话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为汤因比选择出生的年代,愿意生在中国新疆以及汤因比选择中国新疆的原因。深层意思为汤因比对文化的态度,他喜欢多种文化交汇,重视文化,醉心于古文化研究。他在研究中感悟到文化之于生活的重要影响,人的生活不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精神。

居里夫人的话也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汉娜愿意生在前个世纪和伊蕾娜愿意生在未来的世纪,居里夫人不在乎生在哪个世纪,因为每个时期都可以过有意义的生活;深层意思是生活不是被动地受制于时代,而是个体主动去创建的,居里夫人认为每个时期的生活都是有意义且有趣的。

材料的两个部分有着共同的深层意义:即时代与生活的话题。其三者一致,时代影响生活,人在哪个时代有哪种生活,而居里夫人认为人们在每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且有用的生活,二者均无对错。

此段材料限制了写作范围,即题干材料明确提示材料与作文有密切关系,不能脱离表层意与引申意,可以使用材料信息引入,也可以不用材料信息引入;可以从材料的第一段自选角度,或从材料的第二段自选角度,也可以将第一段和第二段结合起来自选角度;可以在材料的表层意中自选角度,也可以在深层意中自选角度,四者没有优劣之分。

如果从表层意角度立意,就可以在材料文字中找一句话作为角度,如“选择出生的时代”、“选择出生的地点”、“选择多种文化交汇的地方”、“愿意出生在过去”、“愿意出生在未来”、“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怎么有趣,怎么有用)”等。

如果从引申意角度立意,可以在准确理解材料表层意的基础上给予引申话题,如“文化与生活”话题:“拼物质不拼文化”、“文化对于幸福有多大作用”、“谈人类的生活为何不能缺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地方生活是有趣的(具体有趣的生活)”等。如“时代与生活”话题:“唐代与唐代的生活”、“改革时代与当代人的生活观”等;“人与生活”话题:“人是主宰生活的,能够过有趣的生活,不在乎时代,而在于你能否创造”、“我的生活我做主”、“不必将自己归类”、“有趣的生活需要我们来创建”、“务实创造当下生活”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选择“某个词”来作角度,如“责任”、“勇敢”,说“文化”不说“生活”,如“写信”等。不能任意引申“话题”,如“论享受生活”、“论中国文化的辉煌”等。

[阅卷现场]

1.拟题

作文拟题需要做到简明,简明不是“简单”。以此次作文为例,有考生拟题“选择”,此作文题似是而非,看似“简洁”,但是宽泛空洞,且有离题之嫌。平时练习时,多想想如何用“词组”的方式围绕作文的立意来拟题。

2.立意

一篇作文用大量素材只是“有血有肉”,如果没有“立意”,那么它可能会成为行尸走肉。“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深浅决定着文章的深刻与否,也会影响作文的选材。一篇好的作文无疑是在立意上占尽优势,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今年高考作文高分层缩水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作文没有很高的立意,很多考生写“如何过有趣的生活(如何享受生活)”、“如何过有用的生活(如何不被命运打败等)”,这些思考的角度本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阐述时无法深度挖掘,也无法充分表现出考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精神。

对备战2013届高考的考生来说,相对于积累素材,积累“思想”更为重要。

3.内容(素材)

教辅市面上充斥着各种素材类材料,学生也是抱着素材“好读书,不求甚解”。可在改卷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学生使用的素材竟然都是“耳熟能详”的很大众的材料,平时死记硬背才“积累”下的素材看上去根本没地方用。

考场作文能被使用到的素材基本上还都是语文书本上的材料或“感动中国”新闻人物以及著名历史人物,那些生僻冷门的例证实际上是非常少见的。由此可见,平时“积累”或“搜集”材料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我们必须得先保证这些素材真正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系统,否则它就永远不可能在“紧急”情况下被恰当使用。

4.作文结构

社会上有种说法是改一篇作文只有一分钟,阅卷者只看文章开头和结尾,是跳读阅卷。这种说法有失偏颇,高考阅卷时间很紧张,批阅作文的速度加快是可以理解的,“平均下来”是有可能一分钟批阅一篇作文,但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很多作文(空白卷,跑题卷,只有标题卷等)不值得“一分钟”。

但是此误解说法一旦产生就以讹传讹,导致一部分考生产生投机心理,平时训练就专攻开头和结尾,希冀用“凤头豹尾”就能一鸣惊人,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阅卷时发现很多作文开头和结尾,文从字顺,辞藻华丽,但作文核心内容却材料堆砌且游离于论点之外,整篇文章结构危如累卵,经不起推敲。

作文讲“结构”并非是上述说的“套作”,文章结构是章法,是逻辑思维的外化。个别考生作文随意性较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种作文比“老三段”、“八股模式”还要糟糕,因为冗长或混乱的文章架构让阅卷者看后一头雾水,不知考生想要表达怎样的中心,难以理解某些段落的存在价值,以致于有“金玉其表,败絮其内”的感觉,得分自然不高。

上一篇:组群通信实时密钥分发在军用移动自组网中的应... 下一篇:污水工程施工中常见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