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的广告困局

时间:2022-05-10 09:44:14

理财产品的广告困局

理财产品的传播陷入这样一种困局,为了和同业竞争,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预算,然而这些预算可看得见的回报却始终是水中花镜中月。叹息之余,回顾一下这几年从事银行市场企划工作的难点疑点,自我鞭策并与同行共勉。

星期五的下午,我和同事们在办公室里捧着最新一期的“轻松理财宝典”广告自我欣赏沾沾自喜,这本册子汇集了行内几个“头牌”产品经理的精髓,也凝聚了市场企划团队的思想火花。精美的封面、详尽齐全的理财产品介绍、图文并茂的形式,轻松简洁的沟通语言……在欣赏完毕后,我向广告公司确认了即将投播的新春刷卡促销活动电台广告排期。一周的工作愉快结束,走出办公室,在大楼的电梯间,恰如预期地,再次“欣赏”了新股直通车15秒Flash广告。

所有这些表象都在给我们这个市场企划团队一种暗示: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们的产品貌似更接近目标客户了。

在晚上的朋友聚会上,我那点自满的小宇宙遭遇寒流。

首先是作女Angela向我抱怨开了“累了一周,下班一点不得清静,电梯里要被迫听无数广告,出租车里想听听音乐嘛,放出来的又是广告。真让人抓狂!你们做marketting的人是感受不到还是毫不同情?!”

小刘见我脸露尴尬,出来帮腔:“她的银行算好了,还没有直接让我反感的广告。你去登陆一下XX财经频道,那家国有银行的视频广告窗老是弹出来飘啊飘的,挡着我看新闻,完全是我的视觉!”

大家哄堂大笑,我没敢接腔,因为心虚。弹出式广告、浮层广告,多好的形式啊,之前我正极力在内部推荐呢。

正在热恋的佳佳比较现实,逮着我讨教婚前如何理财,直白点说,是如何管好男朋友的钱。我不失时宜地掏出最新的轻松理财宝典,谁知被她扔到一边“谁有工夫看这些,你就直接告诉我,最近有啥好的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可观,就可以啦!”

看着我们精心编辑制作的宝典,我只有一声叹息。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产品包装看上去很美了,但其实这一点不管用。目标客户,比如佳佳这样的,她们只有从可信的人这里得到信息,才会促成自己的购买行为。

不是第一次了,我们面对以上的困惑。用心包装产品,把那些原本复杂的理财产品尽量说得简洁易懂,精心选择投放渠道,把有限的预算“撒”到尽可能多的传播渠道,让尽可能多的目标客户接触到我们的信息,媒体方提供的数据是皆大欢喜,是啊,有那么多人看到听到我们的广告了,还愁产品卖不出去么?!可事实上,我们自己的身边就潜伏着那么多的目标客户,他们,却从未反馈过有哪一次哪一个产品广告曾经让他看到、知道,更不用说形成购买动机。

理财产品的传播陷入这样一种困局,为了和同业竞争,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预算,然而这些预算可看得见的回报却始终是水中花镜中月。叹息之余,回顾一下这几年从事银行市场企划工作的难点疑点,自我鞭策并与同行共勉。

首先在产品包装方面,和过去相比,如今的理财产品广告已经在形式上、沟通语言上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真正有感染力、打动客户的却为数不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资源越来越稀缺,他们接受到的信息太多太多,理财产品如何捕捉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要达到感染他们的效果,这需要企划人员既要懂得产品,又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和理解产品,切忌“以己度人”。一个理财产品的包装往往会经历这几个环节:产品经理――企划经理――广告公司――客户。这中间企划人员是最重要的沟通桥梁,要做到比广告公司更懂产品,比产品经理更了解客户。我们已经做的“理财宝典”、“轻松漫画集”都是一些尝试。同时,理财产品的包装又不能一味地追求“感染力”而浮夸鼓吹,毕竟,建立信任感是首要的,让客户真正读“懂”你的产品也是首要的。由此,如何在求新求变的传播语言中,保持严谨的值得信任的那些符号气息,是企划人员必须把握的“度”。

其次就是传播渠道。无论人们的财富得到何种方式的增长,他们的时间,却从来没有增长过。每个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时,人们本来已经有限的空余的注意力被各类新媒体切割得支离破碎,碎片式的注意力,让我们觉得困惑:怎样将产品信息送达目标客户眼前?广告学理论里提到广告业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消费者还处于消极的层面,广告主只要把商品推出去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到了第二阶段,消费者开始不再对任何看到的商品都感兴趣;而第三阶段,就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定向行为分析才能实现广告的最大价值。如今广告业朝向越来越精准的方向延伸,我们已不再被不停冒出的新兴词汇所迷惑,我们需要的是自己产品广告的有效性,我们也应了解到,我们的目标客户们,不需要每家传媒都塞给他们同样一些不感兴趣的广告信息。

并不是简单增加预算就能提高产品信息的到达率。在传统媒体方面,我们尝试过在CCTV投放品牌形象广告,后来却发现对于我们的预算来说,那也许是个无底洞,除非有长期的可观的预算投入,否则是杯水车薪。纸媒体的选择,受限于决策层的种种偏好,财经、管理类报纸杂志成为首要选择,而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都市白领,他们的注意力却被分散在时尚、旅游、摄影、甚至心理类的各种读物。投放电台广告的目的在于击中驾车一族,在短至十几秒的时间内,复杂的理财产品如何能阐述清楚?这些,都并不是简单地增加预算能解答的问题。

我们也积极地关注到新媒体。很多新媒体在对外宣称投资价值的时候,都会强调精确锁定高端价值目标受众、高到达率等,但是光有这些并不能解决我们对于产品销售提升的需求。比如说,精准手机短信,到达率确实比较高,但是站在银行产品的出发点,并没有完全掌握客户的理财需求和理财行为等,将短信发送给对方时,还没有产生相匹配的需求也就会立马被删除,有时候还会引起客户的厌恶和反感情绪,使得银行形象大打折扣,根本无法带来好的广告效果。

再有就是博大精深的网络媒体,博客、威客(Witkey)、维客(wiki)、播客(Podcast)……显而易见,客户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消费者”的角色,由于人们天生的创造、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吸收那些制作精良的广告,他们希望参与到产品建设中,讨论、建议、发表评论,甚至自做广告,与众人分享,获得参与的满足。理财产品如何在这些群体中激发其参与的动力、制造传播分享的动机,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上一篇:我们需要怎样的金融营销 下一篇:现在需要怎样的金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