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三踝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05-10 05:44:54

中医护理在三踝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三踝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术后住院日比较,伤口甲级愈合率比较,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三踝骨折;中医护理 ;效果评价

每个人的行走都需要踝关节的参与,踝关节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1]。三踝骨折是严重的踝部骨折,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就会对伤口愈合及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12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三踝骨折患者100例,对其中50例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并将护理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三踝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新鲜骨折。男58例,女42例;年龄16~82岁,平均(53.6±2.8)岁;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71例;损伤跌倒16例,道路交通伤58例,高处坠落伤26例。按照性别组成,年龄结构,骨折伤口类型及损伤原因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骨折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且均经DR检查确诊。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三踝骨折术后常规护理。①术后仰卧位,抬高伤肢3~5 d,抬高30°,利于淋巴和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对于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症的患者,其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肿胀、缺血、坏死[3]。踝部肿胀减轻后,观察石膏有无松动,保持石膏清洁干燥,以维持石膏固定的持续有效性。如发现患肢的血运或神经功能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②指导患者积极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有文献报道[4],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静脉回流,也是消除肿胀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按摩是一种有助于主动锻炼的被动活动,术后早期指导家属给患者按摩足背,采用向心手法,由轻到重。同时指导患者主动活动足趾,以减少肿胀发生。先练习膝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股四头肌活动,限制踝关节跖屈,跖屈不超过20°,防止骨折处不稳定。患肢肿胀减轻后,可以开始站立拄拐行走,进行患肢不负重功能锻炼。3 w后可行部分负重行走,要循序渐进,依患肢不疼痛、不疲劳为标准。4~6 w如骨折愈合良好即可去除石膏托,嘱患者行踝关节主动活动。整个锻炼过程应严格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禁止做强力的被动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5]。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措施。

1.3.2.1情志护理 骨折多为突然发生,由于疼痛和肢体活动受限,担心落成跛脚,患者易出现烦躁情绪。从而引起阴阳失调,气血瘀滞, 筋脉失于濡养,不利于骨折愈合。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指导患者调节情绪,告知骨折愈合的转归过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2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发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护。①早期:术后1~2 w,由于瘀血阻络、气血阻滞,患处肿胀、疼痛,此期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瘀消肿为主,故饮食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不可过早进食肥甘厚味,如骨头汤等,因甘腻之品易腻膈碍胃,影响气机通畅,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②中期:术后2~4 w,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活血止痛、接骨续损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因肾主骨生髓,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补肾、活血之品,如骨头汤、田三七炖鸡等,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钙及蛋白质。③后期:术后4 w以上,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开始有骨痂生长。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1.3.2.3中药外敷护理 根据辨证分型制成不同中药制剂。中药研成粗粉,用黄酒搅拌均匀后入布袋制成中药包,放入锅中蒸30 min取出,中药包温度在45℃左右,患者感觉不烫为宜,置于穴位上,保留30 min。药袋温度过低时要及时更换。外敷可以缓解或消除踝关节处的淤血、肿痛。外敷时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如发现异常,即刻停止操作。避免烫伤。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日、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①术后住院日指手术日到出院日的天数。②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按外科一类伤口愈合标准来评定。甲级愈合: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乙级愈合: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但为化脓;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③患者满意度,通过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术后住院日比较 观察组(12±3.3)d;对照组(15±2.9) 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2%,对照组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三踝骨折是严重的踝部骨折,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就会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影响关节功能的康复,造成残疾。观察组在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及中药外敷等中医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情志护理疏导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由于术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来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故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6],饮食调护促进了骨痂生长,尽早恢复关节功能;中药外敷可以降低血黏稠度,改善骨折断端的血供 ,促进骨折的愈合; 升高血清钙磷乘积, 促进骨折断端形成大量的胶原纤维,加速钙盐沉积;促进骨折断端内外骨痂形成;提高骨折断端骨痂的生物力学性能;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及指数;能明显刺激骨生长因子的分泌[7]。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提高了伤口愈合率,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并且有利于远期关节功能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故三踝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加用中医护理 ,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74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0.

[3]黄鸣红.三踝骨折66例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55-57.

[4]张艳,孔祥燕,李银雪,等.主动功能锻炼联合静脉泵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1-243.

[5]诸新兰.69例三踝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4):560.

[6]蒋国凤.老年下肢骨折的中医护理[J].现代医院,2014,14(3):87-89.

[7]彭谊.中药外敷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2):191-192.编辑/张燕

上一篇: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球的CT征象分析 下一篇: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