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新机遇

时间:2022-05-09 12:26:40

浅析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新机遇

摘要:中国电视纪录片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播放的《英雄的信阳人民》开始,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其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整个中国电视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电视纪录片曾也繁荣一时,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却呈现出疲态。抓住机遇,寻求出路,即成为我国电视纪录片当下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电视纪录片在生产以及运营方面的探索成为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市场运营;困境;机遇

0前言

电视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做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上世纪90年代,随着纪录片纪实浪潮的回归,纪录片进入繁荣时期,电视纪录片瞬间成为了时代热点。之后,各大电视台组织专门人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拍摄出了一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作品,用镜头真切记录下了新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由于电视纪录片资金筹备困难,发行渠道单一,以及国外优秀纪录片的强势冲击等诸多因素,目前的电视纪录片市场面临诸多挑战,甚至一度走入了低谷,但并不是走向死亡,意识到自身生存困境的时刻,中国纪录片人也看到了困境背后的机遇和突围之策。

1电视纪录片生产制作的革新

1.1组建一支高质的纪录片创作队伍

提高纪录片的水平不仅仅光是提升拍摄和制作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培养社会公德。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要研究观众心理、受众习惯,同时也要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创作的规律和法则来丰富电视纪录片创作,改变目前过于个性化的创作倾向,使纪录片在中国影视市场中占有应有的地位。[1]

1.2选择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纪录片题材

1)受众:大众化是市场化的第一张面孔,不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的作品是难以生存的。追求收视率与可看性,这对纪录片的创作者、创作方式、创作观念都提出了变革要求。伴随着电视专业化内容的细分,纪录片所针对的目标受众,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不论是何种题材的纪录片,都应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并能反映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商业利益:创作优秀的电视纪录片选题,需顾及到其市场和商业利益。不论是独立拍摄,还是合作拍摄,都要遵循纪录片艺术创作的要求和市场化运作的规律,更好地平衡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取得收益,达到预期的商业目标。

3)文化价值: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价值,更是纪录片创作的重点。选取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题材作为纪录片创作的内容,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更是能唤起观众的共鸣,达到了互动的境界。那些以真实为生命的纪录片,在对人所表现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思考的层面上,具有其他普通电视节目所无法达到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感染力。

1.3增强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

纪录片低收视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可看性。由于纪实主义的原生态理论的影响深远,长期以来纪录片一直是重过程而轻故事。

2电视纪录片市场运营的探索

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已成为不可更改的趋势,中国巨大的市场则吸引了国际的关注。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日益紧密,中国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传媒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发展的背景与历史机遇。

2.1推行制播分离的制度

制播分离是我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的关键词,它也是实现纪录片批量生产的前提。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在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应该可以把一部分节目的制作权转移到节目制作公司。我国现有的制作公司,大都集中在影视剧、娱乐节目和信息类节目上,竞争激烈。如果开放纪录片市场,允许一些制作公司、中介组织、非媒体机构参与创作与经营,不但能够实现纪录片的集约化生产,还可以在融资、制作、营销等方面获得商业经验和动力。

2.2电视纪录片的频道化发展

电视纪录片的栏目化是目前纪录片发展最常见的形式,而频道化则是纪录片栏目化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栏目化走向频道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规律。

2.3构建电视纪录片的网络播放平台

在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网络化的设想渐渐浮现,发展纪录片网络播放平台也成为纪录片栏目化的突破口。在全国建立一个纪录片网络播放平台,把这些纪录片进行整理分类,完全有能力成立纪录片影库,以这样一种公共形式让更多的人看到优秀的纪录片。同时,它也能为纪录片的频道化发展提供节目保证,从而促进纪录片影库的繁荣发展。

2.4增加民众的参与,开拓纪录片的片源

随着家庭DV的普及,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技术日益发展,更多的普通大众也热衷于用影像的方式纪录生活。纪录片题材内容的多样化被大大拓宽,电视台也可以开办由观众自己制作的专栏节目,增强纪录片观众的参与热情,使得观众成为纪录片节目的主人。

2.5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国际纪录片市场

寻求国际合作共同拍摄纪录片是融入国际市场的重要策略。与海外经验丰富的制作公司合作,不但可以吸引外资,锻炼自己的创作与营销队伍,还能熟悉国际市场的需求与标准,走入国际视野。目前,较好的国际融资和营销策略是采取节目“预售”的方式。纪录片的“方案预售”(Project Pitching)形式是欧洲较为流行的融资方式,制作者首先把自己的计划和构想向一些投资商展示,通过进一步地洽谈,把部分版权等利益出售给投资商,从而获得一定的资金,这种方式将纪录片的投资风险大大降低了。但我国纪录片通常还是制作者先去拍,再考虑市场和推销等问题,这就降低了前期题材规划的市场化程度。[2]

3结语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虽然艰辛重重,但并不是没有机遇与希望,从国际与国内市场上来说,都呈现一片方兴未艾的形势。国内电视频道的内容栏目化、专业化的趋势,及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兴起,将造就中国电视节目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纪录片节目的栏目化和频道化及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推广,纪录片节目的需求量将会愈来愈大。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虽然艰难不易,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它会在色彩斑斓的电视屏幕上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马嘉,海燕.中国纪录片路在何方[J].传媒,2005(1).

[2] 杨凡,王雪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J].视听界,2005(6).

[3] 欧阳洪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036.

[4] 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2331.

[5] 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79103.

[6] 庄明.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探究[J].新闻爱好者,2005(10).

[7] 吕新雨.谁在扼杀中国电视纪录片[J].现代传播,2002(10).

[8] 李蔓.电视纪录片的战略突围[J].声屏世界,2006(2).

[9] 段一.电视纪录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新闻知识,2007(4).

作者简介:李瑾(1983―),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电影学硕士,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助教。

上一篇:浅谈美学的本质认知 下一篇:论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角色身份的转变与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