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时间:2022-05-09 10:30:20

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塑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是陶冶学生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举措,是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校园文化建设 结合

校园文化指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历史、育人环境、办学特色等,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的形成过程。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能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建树更加纯净的校风,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依托语文教学营造校园文化气象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校园内最生动、最富有活力的文化现象。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载体常常是历史、传统、现实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在特定的物质景观里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常常发生明显的变化。语文教学对校园文化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校园文化的反映、点染和创造上。校园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供学生思考、解读和反映。中学语文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语文教师有着更多的书卷气息,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语文教学为突破口,改变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活跃学习形式,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教师和学生加人点染,创造校园文化形态的行列,必能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神”的和谐统一。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和素质培养,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美的感染,即使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篇课文的讲解,也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的气韵,内在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精神。师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对完善校园文化形态,促进校因文化系统协调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语文教学可以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变革师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可以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促进校园文化系统协调发展。

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学生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接受较快,其中也接受了一些糟粕,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学校一心抓教学,忽视了学生心理的需求,导致有的学生厌学,一进学校就厌烦,一到考试就头疼。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文化熏陶,阅读水平、写作能力不高。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吹拂着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要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道德熏陶氛围,语文活动就肩负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

三、利用语文教学中的经典作品激励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次小小地讨论就是一次很好地引导。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看过《潜伏》吗?《人间正道是苍桑》中攻打惠州,淡水是第几集?不经意的引导就很好地转移了视线。中央电视台的《状元三百六》多少技工的故事,吊车比赛、点钞比赛、车工比赛、钳工比赛。多少看点,引导学生去关注,教他们去欣赏。这些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其实起到的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适时的引导,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教育学生胜过平时千言万语,《我的青春谁做主?》《奋斗》这些与“90后”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看的津津有味,如果再配合上台讲故事那就是一箭双雕了,何乐而不为?

四、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人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让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感受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唐诗宋词“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辉煌灿烂,获得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开阔学生的视野,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目前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采用重读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的诵读之声不绝于耳,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做法。如果语文教学参与其中,不仅仅停留在读的层面上,读中有讲,读中有释,把握精髓,使学生真正理解,可能会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教师的评讲,也能让学生辨别古经典中的精华与糟粕,增进学生判断能力。现在的语文课本也选录一些古典诗文,如《论语》《老子》《庄子》,李白、杜甫等名家的作品。这些都是精华所在,语文课中的精讲,会增强学生阅读能力,这是授之与渔,而不再是授之与鱼。它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

总之,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得益彰。大张旗鼓地宣讲,发挥其正面作用,校园文化就会蓬勃发展,一荣俱荣;淡化弱化语文教学,校园文化就会一损俱损。

上一篇:警惕“恶性互动” 下一篇:英语教师怎样批改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