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时间:2022-05-08 07:31:59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摘 要: 作者认为传统色彩构成教学模式因存在偏离色彩构成的宗旨,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审美认识能力的提高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我们在改革中,应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工具相结合,以色彩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利用多媒体工具,重视传统色彩的解构与融合,达到紧随时代步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关键词: 色彩构成 创造性思维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

在设计领域里,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即三大构成。色彩构成是继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地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色彩构成应以色彩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不断拓展学科的新内涵,并通过有效的应用训练来培养未来设计师的色彩艺术素质。色彩构成不是终结,而是设计创造的开始。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决不是让我们仰止于西方诸流派的色彩理论或去印证色彩的现有认知,而是需要我们大胆去发现、去尝试、去思考和创新。今天的艺术及设计院校不应是传统技能的传授之地,也不应是传统色彩理论的消费大餐,而应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交流场所。但由于对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内涵缺乏清晰的认识,片面重视技能训练和抽象几何构成趣味,用艺术的风格、形式代替艺术教育的目的本身,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一、传统色彩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1.偏离了色彩构成的宗旨。

色彩构成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思维训练与造型训练上,这才是构成课程的宗旨所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教师课堂授课,学生接受教学内容,通过手工实践,最终以作业形式表现出来,由教师进行品评。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手工绘制工具的熟练掌握,但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由于手工制作作业费时、耗神,拉长了教学的实验课时,使学生把精力放在了画面的精工细做上,忽略了对造型的研究与探讨,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训练,而且作业一旦完成,改动困难,造成教学上的遗憾。

2.学生无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设计当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讲授色彩原理(如两种或多种色彩的对比及调和效果)时,学生只能通过联想加以比较,直观性较差,尤其对一些色彩感觉较弱、对色彩知识了解也较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后期的实际应用中,很难把构成中的色彩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创作中。特别是近年来中职学生入校时自身艺术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生能较快领会适应且思路正确,有的则反应相对迟钝,显得力不从心,有些学生直至课程结束,仍然云里雾里,不太清楚自己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没有起到培养基础设计能力的作用,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埋下了隐患。

3.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审美认识能力的提高。

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的色彩构成教学中形成了一种过于程式化的训练方法,整个教学模式只追求理论的完整性,注重对色彩理论的试验分析,偏重已有理论成果的再现,不注重对色彩运用的感性分析,不明确色彩构成学习的目的,不注重对学生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大量的技法训练,如三要素对比(如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以及视知觉对比(如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等,虽然有利于明确把握和积累颜料的色彩经验,但往往会使作业显得呆板、乏味,缺乏新意,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助于将精力和时间运用在更广阔的色彩领域,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自我提高。

4.影响我国色彩构成教育的特色发展。

我国的色彩构成可以说在思想观念层面仍停留在30年前引进构成教育的水平,没有自己的理论特色和体系,这和我们一味向西方学习而不从传统中继承和吸取营养是有关的,因而才会有传统图案教学与构成教学的冲突,有些学者甚至担心后者有取代前者的趋势。

二、色彩构成教学的改革措施

1.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工具相结合。

电脑时代的新技术,为色彩构成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和巨大的表现潜能,能快捷地把想法转化为视觉图像加以体验,所以更倾向于直观体验和理性思考,有效地把学习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首先,电脑使得色彩构成从绘画中分离出来。从单一的颜料为介质到可以是颜料,也可以是显示器、光或其他介质,其终端介质载体为打印机或多媒体装置。其次,使用电脑制作不仅能大大节省制作时间,而且随时可以对作业进行改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起到开拓大脑、活跃思维的作用,有效地把学习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造型训练上。再次,借助于电脑软件使得许多传统的训练手段变得易于掌握,而且效果也更丰富、更显现。例如,Adobe PhotoShop软件作为影像处理软件,在色彩的使用及调控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快捷的填充,灵活的色彩更换方式,每一项都简便易学。把PhotoShop应用于色彩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对色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形象讲解,学生通过真实的色彩表现,轻松掌握色彩搭配规律,在作业的制作上,可免去学生手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涂色不均等问题,并可衍生出多个方案,便于比较,扩大练习范围。最后,还可用视频展示仪将优秀色彩案例、学生作业投影出来,以便进行直观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迅速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色彩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

色彩构成的教学,应该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这种创新思维方式的开发,使色彩构成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更加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我在教学中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一,启发式教学。用大师作品或以前学生的优秀习作,借以为学生提供创作思路、创作题材。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其二,提问讨论。讨论是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进行联想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出有关讨论的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互相交流想法,对草图进行批评和建议,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为主的环境。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开拓思路、激发新的灵感,而且能够深化作品立意,逐步确立自己的创作构思或构图。其三,联想教学。设计色彩的灵感可以从美术、文学作品中汲取,也可以从音乐、舞蹈中获得。因为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音乐。因此,我在要求学生完成作品的时候,有时先让他们欣赏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然后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把所听转化为形状、色彩。如爵士乐是柔和、舒服、轻松、懒洋洋、浪漫的;交响乐是震撼、恢弘、磅礴的;低沉的旋律是暗黑的色调、高亢的音乐是明亮的色调、抒情的轻音乐正如每季的流行色……通过训练,使学生对于色彩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顺利发展到理性的高度,形成一种对色彩敏锐的感知和轻松驾驭的能力。

3.重视传统民族色彩的解构和融会。

其实,要真正开拓我国的色彩构成特色的教育,与其抛弃传统,不如承续历史文脉,以中国传统图案和色彩为主题设计去挖掘和重构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色彩构成教育之路。可以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色彩构成理念融会起来,借鉴民族色彩中的精华,有效地运用到现代构成理念中去,丰富中国特色的色彩构成教育,以服务于现代设计。引导学生观察传统的色彩和那些过去他们曾熟视无睹的色彩搭配,唤起他们对色彩的地域特色的感知,帮助他们认识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规律。中国传统色彩典范(如建筑彩画、宗教壁画、民间年画,以及中国服饰、京剧脸谱,等等)是当代设计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它给人们以许多的启迪和广泛的内涵。这些典范凝聚着人类对色彩规律研究的智慧与经验,是我们学习民族风格的极好途径。而民族风格仍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课题,可以提升我国现代色彩设计的精神内涵。

4.紧随时代步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能光靠纸上谈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分析、综合才能逐渐深入,从而得到检验、总结和完善。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心业界动态和专业领域的新动向、新思想,并针对新思想进行探讨学习,拓展思维。并且布置与社会、市场密切联系的主体创作作业。针对当前绝大多数在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意识的现状,我通常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再将作业在多媒体教室向全体同学演示,由大家提问并参与讨论,教师点评并与组长共同评判成绩。通过集体工作方式,强调了“团队精神”,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研讨与互动性演示环节,增强学生应用色彩为设计服务的能力。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我还让学生将学到的色彩构成知识运用到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中。

三、结语

新时代新技术赋予我们新观念,色彩构成教学也不例外。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应建议并鼓励学生保持传统的绘制能力,如对画笔、色彩等工具的使用,灵活地把一些自然的、凸显传统手法的素材通过扫描仪输入屏幕,使两种设计语言有所沟通并相互补充。社会在发展,设计教育自然要随之改进。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并始终以此为目标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逵.看见的不重要:从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教学谈起[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2]吴向阳.改进色彩构成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06,(10):89.

[3]邓国萍.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圈,2007,(2S):68-69.

[4]冷德彤.从色彩构成教学看艺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4).

[5]刘青峰.《色彩构成》:训练学生色彩应用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上一篇:对中职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内隐学习理论对学校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