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

时间:2022-05-08 06:05:04

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

摘 要 好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学生快乐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幸福的班集体。当前教育实践中教育评价分数化、管理方式刚性化、师生关系对立化、同学关系复杂化严重影响着幸福体验的获得。为此,建设幸福班集体一要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自我认识与评价,二要引导学生开展民主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三要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四要积极建设融洽的同学交往模式。

关键词 幸福班集体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27-03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算了一笔帐,一个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他将在班级里度过他生命的六分之一。高中三年,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年,除了睡觉,学生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校园里、班级里,他在班级里的生存状况决定了他生活质量的高低。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学生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他并不喜爱的班级里,他会产生怎样的心境?一个经常没有幸福感的孩子,怎么可能成长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呢?怎么可能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呢?因此,我认为,好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学生快乐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幸福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应该成为班集体幸福生活的建设者和引导者。

一、影响学生幸福体验的主要因素

幸福心理学认为,幸福与认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幸福感的产生首先需要个体感知来自环境或自身状况的刺激。作为和外在环境存在多样化联系的生命个体,学生幸福体验的获取和感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学生主要生活场景的班集体,其价值取向、运转方式、关系状况对每个学生的主观幸福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1.教育评价分数化

学习竞争的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品尝不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虽然我国正在通过多种教育改革实验改变教育现状,但是,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转化还有待经济基础的提升,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学生命根的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代表着学生素质、能力与水平的标尺。为了在班级名次、年级名次上胜人一筹,班级生活中充斥着残酷竞争的氛围。教育评价分数化在造就少数“精英”的同时,造成大多数人收获的只能是失败。基于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产生厌学心理和自卑情绪,对于学困生来讲,上学就意味着痛苦的开始,他们往往游离于班集体之外,成为可有可无的一员。

2.管理方式刚性化

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感是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的预测量表。幸福心理学认为:要变得快乐并不是因为你能得到什么,而是你能控制什么。正如人们常说“能为自己作决定的人是最快乐的”。但是,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内,学生仍然是被管理的对象,各个学校种类繁多的常规考核、评比,轮番上阵,从校服、发型、坐姿到向教师“问好”,一律成为刚性、强制约束,强加到学生身上,作为理应个性张扬的个体,其个性被一次次强行抹杀,稍有“出轨”,则被视为集体中的“害群之马”、“另类”,遭受教师的批评和集体的孤立。张扬个性、自我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行为(以不触犯法律、道德为界限),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社会个体幸福体验的重要来源。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关键阶段,渴望像成人一样获得张扬个性的权利,而在现实生活中,过多看似合理的外在刚性约束,正在一点一滴地剥夺着学生展示个性、体验幸福的权利。

3.师生关系对立化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拥有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引导的职责和权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具有直接或潜在的重要影响。师生关系(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幸福体验的获得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即将跨入成年人行列的高中生,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伴随着家庭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所养成的行为习惯和关系模式,必然同学校管理中所要求的“师道尊严”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新课程的实施,尽管从理论上提出了构建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要求,但要全体教师真正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据笔者对某省重点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61%的学生曾经受到过教师的呵斥和责骂,而另一项针对辍学学生的访谈也反映,不想继续学业的重要原因是师生冲突。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师生关系对立已经成为了当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重要因素。

4.同学关系复杂化

学生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而存在的,同学关系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场”,其内在的结构状态、舆论氛围、价值取向对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个体都有着显著的吸引和同化作用。融洽、和谐的同学关系,亲身感受来自同学的温暖和友情,是学生幸福体验的重要来源。当代高中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几辈人的呵护下长大,“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秉性在大多数同学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同学关系紧张同时又缺乏有效缓解紧张局面的能力,必然造成个体或双方的不安、愤懑和忧郁,从而造成个体情感体验的不幸。某省重点高中问卷调查显示,在同学交往中感到孤立、无助缺乏的约占18%,感觉同学关系淡漠的占41%,感觉缺乏安全感的占7%,感觉同学关系和谐、融洽的占34%,由此可见,学生群体内的关系状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充满团结友爱,一些非正式团体正在对群体内的相互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二、增强学生幸福体验、共创幸福班级生活的主要途径

针对当前影响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主要因素,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采取切实行动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及环境,通过幸福班集体建设不断增强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1.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自我认识与评价

“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比较”,自我评价、社会比较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认知因素。对于高中学生来讲,自我意识正从青少年时期依赖成人(教师、家长)评价,逐步转向依赖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但是,这样的转变和过渡是渐进的,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既来自于教师、家长,又来自于同伴和自我,当来自多方面的评价是正面的、一致的,个体就会比较顺利地得出正面的评价结论,从而产生自我满意感和幸福感;如果来自不同方面的评价是负面的,或者有的正面、有的负面,那么个体就会否定自我或陷入自我怀疑,这样,个体的幸福感就会下降。所谓社会比较,就是一个人与其他人在其能力、感受、状态、观点等方面进行比较的心理过程。当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就是进入了一种新的社会比较中,原来在初中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位序被打乱,每个学生在班级里的相对地位都会发生新的变化,这个时期的社会比较也会对学生的幸福感产生很大的影响。

2.引导学生开展民主的自我管理和教育

提高人们的控制权能显著地改变他们的健康和活力,从而间接地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尝试开展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主动变刚性约束为民主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首先,建立班长轮值制和班干部轮流制。由同学们推荐7-8名能力强威信高的核心人物,再由他们分别组阁建立若干届班委,要求把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组织进来,人人都有机会管理班级事务。其次,建立班级活动策划团。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策划团的活动创意和实施方案经全班讨论通过后,交由班委执行。第三,通过多种班团活动、个别教育等形式,促成校纪校规内化,引导学生从做人准则、集体形象等角度正确认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在纪律约束的范围内合理张扬个性,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在班级重大事件的处理上开辟“听证会”,班级所有同学都可报名参加,发表意见。对于犯错同学的处理建立“申诉制”和“辩护制”,允许被处理的学生申诉,也允许其他同学为他开脱。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使所有同学都能获得合理展示特长和张扬个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创设了民主的氛围,使同学们不再因为单纯的服从权威而产生压抑感和消极情绪,而能够从积极参与班级事务中获得一种控制感和自主感,从而提升幸福感。

3.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体验到愉快的感觉,不仅是学生幸福体验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实现班集体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是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和谐。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虽然《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文规定,教师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但种种违规行为仍然广泛存在(甚至一些家长也认为,呵斥、责骂、适当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尊重学生的人格――一个谁都明白的道理,在教师面对那些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时,变得荡然无存。作为班主任,必须抛弃师道尊严、权威和“金口玉言”, 平等、礼貌地对待学生,真实地把学生当做人格平等的个体,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学生的认同。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每一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差异是个体存在的基础。这种差异既体现为认知的差异,也体现为行为的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就是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带着他既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许是模糊、不稳定甚至于是错误的)进入高中校园,在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也必然会在行为特征上呈现各自特点。只有承认差异,在内心深处认识到价值多元时代认知差异存在的必然性,才能摒弃成见走向和谐。

再次,要尊重学生的错误。学生有犯错的权利,也正是因为学生必然犯错,教师才具有了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尊重学生的错误,要求班主任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到学生正是在一次次错误中,在教室的教育与引导下,逐渐找寻到人生的真谛。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倾听,换位思考,冷静分析,帮助学生在迷途中找到“回家”的路。

4.积极建设融洽的同学交往模式

心理学家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对于中学生来讲,社会支持包括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和与同伴的关系。同初中生相比,高中学生更加倾向于同伴交往,同伴交往对学生情绪波动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促进班级成员和谐交往,需要班主任创造更多机会,让同学间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在交往中增进感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和班委会一起组织了多次以交往为主题的班团活动,从开学初的“认识你我他”到“相亲相爱一家人”,从知识竞赛到元旦晚会,同学们在其中收获的不仅是开心、快乐,更多的是友情和关爱。

在增进班级团结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过去,大多数人对班级非正式小群体比较多的持否定态度,认为非正式小群体会破坏班集体的凝聚力。但是,如果我们从健康心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小群体都会干扰班集体建设,那些与班集体建设目标相一致、或者不相冲突的建设性小群体,有着不同于班集体的特殊功能,即能够提供给它的所属成员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感情归属。

基于以上认识,我改变以前在班级中有意瓦解和淡化学生小群体的做法,而是通过深入了解,鼓励建设性小群体的存在,引导偏离性小群体的发展,教育和转化消极性小群体,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选择的、自然结合的、自己喜爱的小群体,并结合班集体的活动给小群体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鼓励以小群体为单位开展活动,引导小群体创意开展假日读书活动、绿色郊游活动,并在小群体之间进行学习竞赛等活动。建设性小群体不仅是一种学生共同活动的形式,而且是学生情感的港湾,在这里信息得到交流、快乐得到分享、苦恼得到倾诉。通过建设性小群体,引导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积极建设融洽的同学交往模式,在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正不断显现。

追求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积极创造条件,引领学生过幸福的班级生活,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需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开拓创新,直面影响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负面因素,有的放矢,为学生的幸福成长而努力探索、大胆实践。

上一篇:幼儿阅读发展水平及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职业中专“后进生”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