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5-08 02:49:28

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仓储活动是产品生产流通中的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仓储业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衔接企业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国民经济与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仓储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仓储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仓储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仓储业;物流;问题;对策建议

一、 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

(一)仓储用地少,仓储成本高,仓库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仓储企业普遍存在投入多、收益率低,能够直接带来的就业机会有限等问题,地方政府往往不愿意将闲置土地用作仓储用地,而是分配给住宅及商业规划区,和能够带来收入、就业增加的企业。不可逆转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仓库用地随之减少,不断外迁仓库地点。这些因素无形中推高了仓储成本,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物流协会的数据显示,仓储成本占整体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仓储成本逐年上升,这些现象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抬高了商品价格,降低了消费者生活质量。

(二)仓储信息化程度低,技术发展不平衡。

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技术:自动分拣、自动货架和自动识别系统,以及R F I D、条码技术等是发达国家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受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限制,仓库技术和硬件设备水平相对较低,很难满足急剧增长的现代化仓储需求。如楼房库、立体库等新型库房数量短缺,信息技术、集装技术、配送车辆、拣选技术等急需改造和提升。

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仓储技术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各地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仓储技术还处在落后与先进并存状况,各仓库拥有的设备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技术和设备,如:仓储管理系统、高层货架、;而有的仓库还处在人工作业的原始状态,仓储主要是人工作业,设备老化;企业资金不足,设备更新难以跟上,造成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带来较多安全问题。仓库设备状况总体水平偏低,且相差悬殊,各仓库作业效率差距较大,这些现象难以提高我国仓储业的综合效益。

(三)仓储管理人才缺失

目前大多仓储企业操作型人才所具备的技能普遍老化,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严重落后,缺少复合型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由于我国物流培训和教育起步较晚,虽然一部分具有物流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已进入相关企业,但是其中绝大部分缺少实践经验,在短时间内很难综合掌握并运用物流技术和管理知识。在仓储人才市场上,不管是在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人才的供给不能满足现代仓储业对人才的要求。

(四)仓储管理法制、法规不健全。

在仓储政策法规方面,我国虽已建立了不少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但随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有些规章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需要进行修改。在仓储管理法制方面,我国起步较晚,缺少与仓储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和规划。同时,我国仓储管理从业人员缺乏法制观念,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和工人利益的意识较弱。

二、 我国仓储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利用政府规制,合理规划仓储用地,发挥中仓协作用,整合仓储资源。

在现代物流发展进程中,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美国、德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物流发展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其发展经验广为借鉴。我国物流水平较低.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仓储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和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职能,完善物流仓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控制仓储用地,将仓储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加强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应制定仓储业导向型发展政策,向仓储业发展落后地区适当倾斜资源,缩小地区产业发展差距。

加强和完善仓储业的统计体系,统计已有和新建各类仓库数量,将仓储规划和建设与当地GDP相挂钩,为建设新仓库提供科学依据,平衡仓库供需市场。降低仓储行业营业税和土地税税率,减少企业负担;制定鼓励发展措施和规划,明确仓储业的发展阶段和目标,为仓储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在形成规范的良好的市场文化和市场秩序后,放松政府规制,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以形成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提高仓储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实现仓储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之上的。我国仓储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现状,积极引进先进仓储技术和设备,如:可进行射频扫码的叉车、温控装制、自动化货物传送装制、监控装制、可存放不同种类货物的货架、有效的作业平台、喷淋装制、高平台的立体仓库等。

实现仓储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搭建信息网络平台,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合理有效地指挥、组织物资的入库、出库、储存、装卸、搬运、等各项活动,实现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对高科技设施和技术操作人员的培养,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三)重视对仓储人才培养,制定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首先,社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要高度重视仓储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工作。仓储企业应加大对现代化仓储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培训力度。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业务运营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规划和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管理,确保培训人才质量。

仓储企业应主动制定相应的人才吸引战略,对于企业生产业务急需的人才,应积极通过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及时引进。同时,更应积极采取鼓励和激励机制,留住企业已拥有的优秀人才,避免自身人才流失。(作者单位:1、2山东大学经济学院;3、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会杰,李菁.我国仓储行业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以发达国家仓储行业发展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1,(8):81-84.

[2] 孙立新.物流仓储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市场,2007,(49).

[3] 姜超峰.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0,03.

[4] 郑莉.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管理特点及借鉴[J].甘肃科技,2012,28(4).

[5] 郑克磊,郑克俊,倪志敏等.浅谈我国现代仓储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物流科技,2009,32(2):12-14.

上一篇:河北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下一篇:在育体中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