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措施

时间:2022-05-07 04:23:13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措施

【摘要】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变革,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构建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土地流转;社会保障;城乡经济一体

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最主要的社会保障。当前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是关系到保障农民权益、稳定农村发展的大事。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农用土地流转为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全部或部分地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进而成为失地农民。建设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需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村家庭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来源,在我国农村社会和农业产业中始终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社会保障功能,承担着农村低收入者最低生活保障及进城务工农民定心丸的职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许多人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失地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生活、生产的土地,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据统计,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万人左右,随着今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失地农民虽然得到了不等量的补偿金,但对于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或年龄偏大的农民,缺乏就业和创业能力,失地后就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他们便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最脆弱的社会群体。如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阻碍土地流转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而且会给正常的党群关系及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农民工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失地农民保障方式单一。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失业保险等其他保障方式则鲜有涉及。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调查资料,仅有20%~30%的城市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满3年以上。农民工就业的流动性、不稳定性和低收人性,使现行的城市保障制度不能对其提供有效的保障;现行城市社会保险缴费比例过高,且不具转移性,不符合农民工就业特点;为失地农民提供专业培训、知识技能学习等非农产业素质的保障制度更是极个别地方实行;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还处在探索阶段,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急需完善的地方。这些都极大地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阻碍着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2.农村社保水平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涉及面较小。最低生活保障是全体国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我国广大农村,除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等实行"五保"制度外,绝大多数失地农民还处在无保障或者低保障状态。从我国总体上来说,占人口总数20%的城镇居民享受89%的社会保障,占人口总数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强化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不畅。

3.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中。2009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给予老龄农村居民以生活保障。目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而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有些地方只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农民养老仍主要靠家庭收入,必然使农民将最后的保障线压在土地上。

4.安置方式单一,失地农民就业困难。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主要包括:货币安置、农业生产安置、重新择业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等多种方式。而实践中80%~90%是“一脚踢”式的货币安置。这给被征地农民埋下了诸多隐患。没有工作机会、稳定的收入来源,失地同时失业。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完善措施

1.创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既不享有农民的土地保障,也不享有城市居民拥有的社会保障,但最低生活保障是全体国民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合理界定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不是全部的失地农民,而是失地农民中基本生活无保障人员。二是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等多方面。三是要确立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除了地方政府、基层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失地农民共同负担之外,还应该借助社会的力量,以社会化帮扶的渠道募集资金。宝鸡市采用政府帮养老、培训促就业的办法,通过创新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编织社会保障网络,在新推出的针对失地农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又新增了"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费"项目,即政府除了向农民发放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之外,征用土地者还必须再支付这两项之和的20%资金存入失地农民的社保账户,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兜底性的最低生活保障,确保他们不至于衣食无着。对其中确实生活困难的,基本参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给予最低生活补偿。

2.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要分清对象:对超过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力的,可以在一次性缴足保险费后直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对于尚在劳动年龄内的失地农民,等其在城市就业后就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补足以前的差额和利息以后,与同年龄段的城镇职工一样采取分期缴费的逐渐积累模式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探索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让社会流动起来,使农民工无论在哪里参保,社会保险关系都可以随之转移。用征地中土地补偿安置费及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作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金的主要来源,建立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资金筹措机制,逐步将失地农民中符合政策条件的人群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3.建立多元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长期来看,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生活水平会更加贫困。贫困又往往与疾病相伴而生。得不到及时救治,将陷入贫困、疾病恶性的循环。加快构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使之覆盖所有失地农民人群,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保险基金可采用政府出资一部分,征地补偿款中筹集一部分,失地农民所在村组织出资一部分的形式筹集。同时,把商业保险作为作为一种补充模式,为失地农民投保团体大病保险。

4.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扩大覆盖面的有效办法,逐步将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确保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与城镇就业面的同步扩大,把更多的劳动者纳入失业保障的体系中。设立一个失业保险过渡期,在这个期间内政府从征地补偿费中扣除一部分作为失业保险基金,个人不再交纳失业保险费,同时政府出资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并提供就业信息,过渡期结束后,如有就业愿望并努力找过工作仍失业的农民,就发失业救济金。在被征地劳动人口未能就业或就业后又失业的情况下,政府有义务为其提供不超过24个月的失业救济,领取失业救济满24个月仍未就业的人员,进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拓展培训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农民的各项技能,特别是通过“订单式”培训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就业。长期以来,农民由于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强化就业培训,做好农民离土后转向非农产业准备,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平稳过渡,实现失地农民的充分就业。需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及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对培训的需求。要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坚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失地农民创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希勇.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8(8):86

[2]谷亚光.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10(5):62

[3]魏培元.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保险研究2006(12):4

上一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下一篇: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与GDP协整检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