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民忆将军

时间:2022-05-07 01:36:37

家乡人民忆将军

• 李德生将军去世了,河南新县家乡人民都在悲痛,很多人都在回忆。老将军的堂弟媳说,她下了两锅荷包蛋,老将军一口都没尝;村民说,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老将军给村民弄来一台打米机,解决了方圆十几里村民的“打米难”问题;陈店乡党委书记说,老将军捐建了两所学校,还一直念叨着要给家乡建座图书馆……回忆是痛苦的,是甜蜜的。

放牛娃拴牛的树 成了“将军松”

2011年5月8日,记者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陈店乡胡子石村李家洼。

山顶上,一棵直径六七十厘米的松树随风摆动,发出“呜呜”的声音。

在陈店乡乡长吴昌斌听来,这是松树在呜咽――为逝去的李德生将军。

这棵松树树冠庞大、树干粗壮,有着黄山迎客松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它与李德生将军有着一段传说。

吴昌斌说,李德生自幼家境贫寒,8岁时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每晚住在牛棚里,9岁时,母亲因病无钱医治去世。有一天,一支红军队伍路过李德生的家乡,正在放牛的李德生将牛拴在了山上的一棵松树下,让伙伴李念道给父亲带信:“我去参加红军了,不要找我。”

这个传说,在李德生所在的李家洼,可谓是家喻户晓。

李德生的堂弟媳妇胡永秀等人,还专门拉着石头水泥上山,给那棵松树砌了一个台子。这棵树,也被当地人称为“将军松”。

在李德生将军的回忆录里面,却没有这棵松树,也没有拴牛参军的描述。

在《李德生回忆录》一书中,李德生说,12岁那年,红军就解放了他的家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二年他就当上了村童子团团长,并参加了“牧童工会”,心里特别高兴,感到有了自己的组织和依靠的力量。

在当童子团团长时,李德生为红军送信、带路,接触了不少红军战士。经过软磨硬泡,一位红军营长答应他参加红军。

老将军有个夙愿 为家乡建一座图书馆

虽是自幼离开家乡,但老将军对家乡的感情,却始终那么深厚。每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因贫困失学的儿童时,李德生心头总会升腾起另一番感慨:山区的孩子长大后往何处去?

陈店乡中学、胡子石村小学门口,都留着老将军亲笔题写的校名――这两所学校的建设,都与老将军有着很深的渊源。

陈店乡党委书记胡峰说,陈店乡中学建设资金600万元,是老将军争取来的上级资金和社会捐款,而胡子石村小学则是老将军动员几个子女捐款建设的。看到家乡失学儿童背起小书包重返课堂,李德生欣慰不已。

筹资建设陈店乡中学宿舍楼,是老将军生前最后一次为家乡办事。那次,他听说学生晚上睡觉的床,就是白天上课的课桌,遂帮助筹集了80万元资金,以解决学生宿舍的建设问题。

胡峰说,老将军还有一个夙愿没完成,那就是为家乡建一座图书馆。为此,老将军捐出了自己的2万册藏书,而他的子女也都领到了一个任务――为图书馆建设筹集资金。村民李念强说,上世纪70年代,村民打米还是靠人工推磨。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老将军知道后,给村里送来一台打米机。李念强说,当时附近几个村都没有打米机,听说李家洼弄来一台打米机,方圆十几里的农民都挑着稻子前来打米,确实方便了乡亲们。

情牵故乡 关注老区的建设和发展

在李德生看来,千千万万革命前辈浴血奋战,是为了将来让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让下一代接受好的教育更是民族的千秋大计。

李德生从参军直至去世,总共回过4次家,分别是1936年、1948年、1993年和1995年。

陈店乡胡子石村村支书李德意说,1993年那次回家,李将军很精神,自己爬山来到父母、爷奶坟前,而最后这次回家,老将军身体已不太好,是在两位警卫人员的搀扶下,上山磕头的。

李德生将军逝世后,新县法院全体干警于5月12日上午在鄂豫皖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悼念活动,沉痛哀悼李德生将军。新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柳斌说,作为从大别山区走出去的新县籍老首长、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德生将军始终关心、关注着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对新县法院的建设更是关爱有加。据他回忆,1998年那年,在李德生将军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解决了多年来制约法院发展的硬件难题。在法院新楼落成之际,李德生将军亲笔题写了“清正廉洁,为民服务”八个方正大字,寄托了将军对家乡法院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如今,镌刻在法院门墙的“清正廉洁,为民服务”已成为新县法院的院训,它像一面镜子时刻警醒和激励着广大干警。

我下了两锅荷包蛋 他一口没尝

1995年5月,李德生又一次回到家乡,这是胡永秀第二次见到他。此前的1993年,胡永秀第一次与他见面,那一次也是老将军回李家洼。

“虽然只见过一次面,但他还记得我。”胡永秀说,走进屋里,老将军立刻认出了她,主动上前问好。

在院子里,乡亲们挤得水泄不通。老将军情绪很高,给大家讲起了当年吃树皮、啃皮带的艰苦生活,勉励村民自力更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他说着说着就哭了。”胡永秀说,老将军给大家讲了两个多小时。

老将军讲话间隙,胡永秀跑进厨房,手忙脚乱地下了两锅荷包蛋,但是端到李德生面前后,他却一口未尝,都分给了乡亲们。临走时,老将军给胡永秀的孩子说,他喜欢吃“白花菜”(一种野菜),让他弄点带过去。

后来,胡永秀的儿子专程去北京,给老将军捎去他最喜爱的“白花菜”。

老将军去世 家乡人民纷至北京吊唁

得知老将军去世,家乡人民都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

“我是看电视,才知道老将军不在了。”胡峰说,老将军自2000年就开始住院,他每年都会去北京拜访,但老将军一直在住院,他没能见到老将军。

胡峰此次去北京吊唁,一直为如何着装显得庄重而纠结。他说作为家乡治丧的“先遣部队”,一定要装扮得体。

李德意也赶去北京吊唁。在此之前的2002年,李德意去北京拜访老将军,老将军早已住院。隔着玻璃,李德意看到了静静躺在病床上的老将军,他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上一篇:跑步进入红军队伍 下一篇:三千里西征风雨